第(1/3)頁
“鬼~鬼啊~”
“來人啊~救命啊~”
“啊~”
“你彆過來~”
“娘娘您饒了我吧!”
“您大人有大量~”
……
永安殿的丫鬟被突如其來的叫喊,嚇了一跳,紛紛朝著驚呼聲跑來。
人就是這樣,越害怕越好奇越想靠近一探究竟。
“怎麼了?”
“好端端地驚呼什麼?”
“大白天的見鬼啊!”
“彆哭彆哭,你好好說~”
……
正當大家七嘴八舌地圍著受到驚嚇的小丫鬟時,哭成淚人的敬怡愫也來湊熱鬨,“這孩子為何哭得這麼傷心?”
“啊~”
“鬼啊~”
“娘娘饒命,娘娘饒命~”
……
原來永安殿引起騷亂的始作俑者就是敬怡愫,她淚流滿麵地披散著頭發,坐在敬妃娘娘的床榻上悼念著敬怡情。
這份悲慟令她緊緊咬著嘴唇,生怕一個不小心哭出聲來,沒成想唇瓣被咬破了竟不自知。
第(1/3)頁
第(2/3)頁
以至於下人看到了淚眼婆娑、嘴角滲血的女子誤以為是自家主子還魂。
“我不是鬼,我是敬妃姐姐的妹妹~”
“彆跑啊~”
敬怡愫沒成想自己會嚇到眾人,她從沒覺得自己與敬妃相像,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兩姐妹身形相似,言行舉止也神似地很。
尤其是哭喪著一張臉,加之淩亂的頭發,莫名其妙出現在永安殿,著實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敬怡愫見大家都躲著自己,內心也有點害怕,畢竟宮內常年陰氣較重,關於鬼魂的傳言一直就沒斷過。
她趕緊跑到水池邊,借著水中的倒影看清了自己的麵容,確實有點瘮人。
敬怡愫噗嗤一下笑了,原來是自己想念敬妃不自覺拔下了珠釵用以睹物思人,弄得發絲淩亂地很,加之滲血的嘴角才鬨出了這場烏龍。
有腿腳勤快,人又機靈的小丫鬟已經把此事彙報給了曹公公,本想討份賞錢,沒成想直接給其嚇得暈了過去。
“他這是怎麼了?”蘇公公關切道,他還以為小曹子中暑了呢。
“蘇公公好,奴婢告知了曹公公關於永安殿鬨鬼的事,公公便暈倒了!”小丫鬟一臉無辜。
“沒用的玩意,礙手礙腳~”蘇公公狠狠地踢了一腳小曹子,見其是真暈過去了,便又有些擔憂,“你留這看著曹公公,寸步都不許離~”
“咗~”小丫鬟到頭來多了個累贅不說,連一個銅板都沒拿到。
蘇公公是曆經過風雨的人怎會怕鬨鬼之說,若宮裡真是有鬼魂沒準都得繞著他走呢。
“哪兒呢?哪兒呢?大白天的就有鬼怪敢來作妖?”蘇公公掐著腰高聲嚷著。
“蘇公公?”敬怡愫一邊整理著頭發一邊跟蘇公公打著招呼。
“娘娘回來了?老臣給皇後娘娘請安~”蘇公公驚出一身冷汗,立馬跪下磕頭請安。
“是我啊!蘇公公難道不認識我了?”敬怡愫蹲下將蘇公公扶起,才發覺其正渾身發抖,“公公生病了嗎?莫不是患了寒疾?”
“多謝娘娘關心……您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封了皇後吧……老奴認得娘娘……”蘇公公低著頭哆哆嗦嗦地解釋著。
“公公認錯人了,是我……皇後娘娘的親妹妹!”敬怡愫忍俊不禁道。
“獨孤夫人?哎呀~您可嚇死老奴了~”蘇公公麵對敬妃害怕主要還是自己心虛。
第(2/3)頁
第(3/3)頁
“我沒想嚇公公啊,都是那些小丫鬟不嫌事大~居然驚動了蘇公公~”敬怡愫有些赧然。
“夫人啊,莫再開這樣的玩笑,對皇後娘娘來說太不敬了!”蘇公公一臉嚴肅,隻為討回些麵子,才剛他是真嚇破膽兒了。
“公公誤會了,我不過就是來這永安殿悼念一下我姐姐,沒有惡意~”敬怡愫也很委屈,她不過就是想看看敬怡情生前待過的地方,沒成想從初春到夏末,她們兩姐妹竟然陰陽兩隔,連最後一麵都沒見上。
“老奴明白夫人的心境,娘娘最後走得確是太急了~”蘇公公的聲音也略微更咽著。
“我姐平日裡過得很是體麵,那瘋魔症把她折磨地人不人鬼不鬼,與其苟延倒不如安心去了……”敬怡愫一邊說著一邊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節哀順變!夫人您是自己來這探望的嗎?”蘇公公十分好奇。
“我是陪我家老爺來的,他正和三皇子喝酒閒談呢,就離這裡不遠~”敬怡愫見她夫君與三皇子相談甚歡,她也插不上話,便出來轉轉,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永安殿。
“哦?莫不是在通光台?太子設宴就是為了招待您二位?”蘇公公隻聽小曹子說了一嘴關於宴會的事,他並不知道太子是要請誰。
“正是,我出來半天了,也該回去了!”敬怡愫掏出手帕擦乾眼淚,嘴角努力上揚著,她不想讓旁人看出自己哭過,尤其是怕她家老爺擔心。
哭過之後就隻能努力去釋懷,生活仍在繼續,活著的人終究要前行,沒有誰能一直停留在原地,等候著再也回不來的逝者。
“夫人,老奴送您過去吧!”蘇公公臨走前特意訓斥了永安殿的丫鬟們,讓她們沒事彆亂傳閒話,不求證真假就跑出去報告說鬨鬼,非要把後宮攪得不安生。
再說了,即便真是皇後娘娘還魂,有何可怕的?
生前都是自己侍奉的主子,除非是心裡有愧,不然能見到前主子歡喜還來不及,有何可懼的?
“多謝蘇公公護送,才剛真是不好意思,都怪我沒顧及旁人,隻顧著自己傷心難過了!”敬怡愫內心略覺愧疚。
“夫人的傷心,老奴感同身受,日後您有時間,多關心關心二公主吧,先皇和先皇後突然離世,讓她最難以接受~”蘇公公好些日子沒瞧見神翊曣了,心中不免惦念多一些。
“多謝公公提醒,我是她小姨娘,自會好好關心她!”
正當敬怡愫覺得自己這姨娘當得有些不稱職時,她一抬頭便瞧見一位頭發斑白的長者正挎著青年的脖頸,意氣風發地喊著,“大哥~你再陪我喝一杯,就一杯~”
年老者自所依,年輕者自所靠。
/52/52538/26795436.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