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鬆兄在嗎?”芸莞難得有空來百靈草堂。
“兄台是?”鄭青鬆不記得見過如此秀氣的公子。
“我啊,你都沒瞧出來?”芸莞一身男裝弄得鄭青鬆很疑惑。
“公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鄭青鬆一邊包著藥丸一邊問好道,要是芸莞繼續低沉著嗓音講話,他肯定分辨不出眼前人竟是女扮男裝的芸莞。
“你這是忙什麼呢?怎麼不讓夥計幫你?”芸莞見鄭青鬆擺了一桌子的藥丸子,不知他在鼓搗什麼。
“公主來得正巧,這是我新製作的藥丸,還尋思有時間給您送去試試呢,都是上好的藥材。”鄭青鬆滿臉討好的表情。
“這些藥都是你做的?有何功效啊?”芸莞拿起一顆藥丸聞了聞。
“補血益氣又養神,適合公主準備出嫁用,到時保證你麵色紅潤,神清氣爽。”鄭青鬆打趣道,他不好意思直接問芸莞婚期訂沒訂。
“你啊,就逗弄我吧,日子都沒訂,我得吃到猴年馬月?”芸莞會心一笑,“那這藥可適合老年人服用?”
“當然了,若是公主用,一日半丸就好,用半個月停半個月,切記每月特殊的那段日子不能用。”鄭青鬆神秘兮兮地,好像這些丸子是他從天庭偷來的靈丹妙藥似的,“要是年長者用,一日一丸,用一個月停一個月為好。”
“哦,那得服用多久?”芸莞裝作沒聽懂鄭青鬆說的特殊那段日子為何。
畢竟男女有彆,女子的例假太過私密,若要外人在場一定很好奇,為何兩個男子會談論起女子每月的特殊日子。
“半年即可,畢竟是補藥不可多食,藥食補之,物極必反。”鄭青鬆突然開始一本正經地說話。
“那這裡都有什麼藥材啊?”芸莞正好想為澤楓老夫人尋點補藥,她總不能空手去澤楓府登門拜訪吧。
“大芸、鹿茸、山藥、白茯苓磨成粉,三蒸三曬後做成的丸子,可是費了我不少功夫呢。”鄭青鬆進了一批上好的大芸,按照楊家給的秘方配了這服藥,隻希望能在帝都賣出點名堂。
鄭青鬆不求在帝都混得能超越大富大貴的世家商賈,但至少也得做到日進鬥金才肯作罷,如今的生意大部分都靠著人情維係。
鄭青鬆最想讓帝都百姓知道有百靈草堂這麼一個神奇藥鋪子存在,他要爭取把百靈草堂打造成為一個沒有想不到的藥,隻有賣斷貨的藥,所以他努力地搜尋著珍奇藥方與奇珍藥材。
“大芸是什麼?”芸莞從未聽過這種藥。
“大芸是西域一種奇珍異草,抗旱鎖水常作為朝貢的藥材。”鄭青鬆也是第一次采購到這種藥材。
“額?朝貢的藥材你怎麼買到的?該不會是……”芸莞不好意思說出質疑地話,她還是相信鄭青鬆的品行,不會搞偷雞摸狗的事,更不會從宮人手中采買不正當來路的藥材。
“公主莫懷疑,我這是托朋友從西域帶回來的,放心的用吧,絕對沒事。”鄭青鬆篤定地很,他可不敢做欺君罔上之事,偷買貢品被抓到可是死罪。
“蒸曬這麼麻煩,是你新學的手藝?”芸莞好奇地很。
“公主真是一雙慧眼,一眼就識破了我這個學徒哈。”鄭青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就是隨便問問哈,我想送給老人服用,給我弄半年的量吧。”芸莞吩咐著。
“若是老人家用,最好與紅棗湯同服,能增強藥效。”鄭青鬆趕忙給芸莞裝了滿滿三包藥。
“這藥可有名字?”芸莞隨口問詢道。
“還沒想好叫什麼?不如公主給賜個名可好?”鄭青鬆光嘗試做新藥,還沒來得及給藥丸起名。
“就叫芸茸丸吧,用了我名字裡的一個芸字配以鹿茸的茸字,讀起來也挺順口,你可滿意?”芸莞對於起名的事信手拈來。
“非常妙,多謝公主賜名。”鄭青鬆將銀兩還給了芸莞,他總算找到孝敬其的機會了,“這次就算付給公主的起名費了,吃好了多幫我推薦推薦哈,我還指著這藥材幫我把祖傳的鄭氏秘方發揚光大呢。”
“好的,多謝青鬆兄,那我就先告辭了,你先忙吧。”芸莞抱著藥就走了,今兒出行一襲男裝讓她很是心安,所以芸莞誰都沒帶,人越少越不容易穿幫。
芸莞一路散漫閒逛總算來到了澤楓府,一進門就碰見了澤楓鐸往外出。
“澤楓大人好。”芸莞略有心虛道,她也不知道多年混跡官場的大人會不會識破自己的身份。
“公子是來府上尋人?”澤楓鐸沒見過此人,更不知眼前人是不是為了找自己才來的府上。
“回大人話,我是來找霖將軍的。”芸莞正思索著合適的借口。
“他在府裡,告辭。”澤楓鐸對澤楓霖的友人或下屬不感興趣,他可不想摻和兒子該交何人?如何交人?
“告辭。”芸莞學著男子的模樣給澤楓鐸作揖行禮後,便往府裡走去,她還不知道澤楓霖的臥房在哪裡。
“請問澤楓公子在哪裡?”芸莞好不容易瞧見個女婢,一時間忘記了自己的裝扮,她快步上前抓住其手臂問道。
“啊~”女婢一轉頭瞧見是個陌生的男子,立馬驚恐地喊叫著,“快來人啊,救命啊~”
“姑娘,莫喊叫,我是專程來找澤楓公子的,告訴我他在哪就好。”芸莞立馬捂住女婢的嘴,生怕她再大聲給自己惹來麻煩。
“嗯……呐嗯……呐……”女婢被芸莞捂住口鼻支吾著說不出話來,她仔細地瞧著芸莞俊秀的模樣,已不似先前那般恐慌了。
“那你彆叫喊了,我鬆手了?”芸莞溫柔地問著。
女婢用力地點點頭,她突然害羞了起來,沒想到自己覺得能與俊美的公子這麼近距離相處。
“放開那個女婢,誰這麼大膽,竟敢在澤楓府造次?是不是活膩歪了?要不要我給你鬆鬆皮啊~”一個身影立馬衝過來給了將芸莞的手反向按住。
茂樹有蠹蟲,雖庇蔭依舊。人心計謀重,奈何皮囊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