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當興風起蜀中第四百七十六章奇思破局聽完楊清的計策,諸葛亮閉目思索起來,堂下眾人見狀皆屏氣斂息,生怕驚擾到丞相深思。
在諸葛亮想來,楊清所獻的遣使曉以大義、增兵永安邊境兩個法子頗為可行,唯獨收複長安一法有些過於冒進。
此策若能成功自是可以成為阻攔孫權稱帝的一大製衡手段,可長安乃是魏軍在關中的根本,不僅城牆高大堅固,而且還有魏國名將曹真親自領兵鎮守,絕非輕易能夠攻取的。
因此攻打長安非興大軍不可,可是眼下朝廷已經定下了一兩年內止兵休戈、休養生息的方略,派遣數萬精兵強攻長安已是不可能之事,故而隻有依靠雍州本地的兵馬自行奪取。
然而楊清麾下的雍州軍不過萬餘人,就算加上即將調往關中駐紮的無當飛軍,也不過兩萬多人,憑這點兵力就想收複長安,恐怕有些癡人說夢。
再則,照東吳君臣近兩個月的架勢,孫權稱帝勢必會在上半年進行,雍州軍馬在如此短的期限內攻破長安就更加困難了。
想到這裡,諸葛亮心中已經有了決斷,睜開雙眼緩緩說道:「明之所言甚合吾意,唯收複長安一策關係重大,需要從長計議。
至於派遣使者前往東吳曉以利害以及往永安增添兵力以示天威兩策,吾覺得都可以在恰當的時機施行,諸位以為如何?」
「我等謹遵丞相鈞意。」
諸葛亮道:「好,過兩日吾就會上奏朝廷,請天子決斷。」頓了一頓,又道:「不過我等也必須做最壞的打算,若各種手段都不能阻止孫權稱帝,我等即將麵臨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漢吳兩國的關係該如何處理?
適才不少人已經表達過斷盟、絕交、征討的意見,吾想問一下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
「丞相,這一年多以來,我大漢與東吳兵力北向,連破魏軍,斬將殺敵,攻城略地,戰果不可謂不豐富,足見兩家結盟的好處。
若孫權稱帝,我大漢與東吳斷盟,則國家勢必會陷入兩麵受敵的不利態勢,到那時不僅興複大業難以進行,恐怕就是自保也將十分艱難。
方今天下仍然以曹魏的國力的最為強大,縱使漢吳兩家加起來也隻能堪堪與之匹敵,是以琬認為斷盟絕交乃是最壞的打算,不到最後一刻不能倉促施行,必須慎之又慎。」蔣琬道。
他這番談論稱得上是老成謀國之言,放在平常定會引來不少讚和,可孫權稱帝一事對漢室正統來說屬實是打擊太大,多數人都是怒氣填胸、滿腔義憤,此刻聽到蔣琬似有妥協之意,頓時就有人心懷不滿,立刻站出來反駁。
「蔣參軍此言非是正論,帝位正統象征著天命所在,我四百年煌煌炎漢,上承天命,下合民心,豈有容忍彆國稱帝的道理?縱然我大漢與東吳聯盟好處甚多,但正統乃第一大義,絕不能為了眼前之利而忍讓、妥協。」
「不錯,曹氏篡位已然削弱了漢室正統,我等絕不能容忍東吳再削弱第二次。」
「縱然與東吳翻臉為敵,我等也不能允許或者承認孫權稱帝。兩麵受敵又如何,隻要我等眾誌成城、上下一心,北伐曹魏,東抗孫吳,又有何懼哉?」
......
蔣琬不過稍有為兩國盟好說話之意,就立馬招致數人的反駁,足見眾人扞衛漢室正統決心的堅定,其實這並非諸葛亮所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民意如此洶湧,無奈之下他也不得不避讓一二。
「罷了,今日就先議到這兒吧。君嗣公、明之、公琰、偉度留一下,其餘人都散了。」諸葛亮揮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