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也頗為驚訝,不知楊清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掵
而魏延也懵住了,一臉不解地看著楊清,這是要鬨哪樣啊,汝剛才這麼反對某家,現在也讚同從子午穀進兵,適才莫不是特意消遣魏某?
楊清並未理會眾人異常的眼神,拱手回道「正是。」
「說來聽聽。」諸葛亮來了興趣,倒想看看楊清有何妙計。
楊清道「丞相,還有諸公,我大漢蟄伏數年,今日終於能出兵討賊,實乃天下百姓盼望許久之事,一旦王師出現在關隴大地上,百姓必然震動,逆賊勢必膽寒。然中原淪陷已有數年,北地百姓亦不見漢家旗幟久矣。
為了喚醒百姓對大漢的記憶,將振奮人心、震懾凶逆的成效激發到最大,清以為必須如文長將軍所言出兵長安。
長安乃是先漢故都,地位顯著、意義非凡,一旦漢家旌旗飄揚在長安城下,定能鼓舞士庶、威懾敵寇,說不定一些百姓還能聯想到光武皇帝中興漢室的故事呢。」說著,開心地笑了笑。
馬謖道「明之所言自是有理,可是就如君適才反駁文長將軍所言,出兵長安太過危險,容易失敗啊。」掵
「是啊,明之,你到底是何意啊?」關興仍是一頭霧水。
楊清笑道「哈哈,幼常、安國還有諸公,你們誤會了。某之計並非如文長將軍說的那樣出兵攻占長安,而是派遣小股精兵攜帶數百份北伐明詔從子午穀潛至長安,耀兵城下,散發明詔,恐嚇夏侯楙等輩。
這樣一來有三點好處,一是如適才所言那般鼓舞士庶、威懾凶寇,二是軍士可裝作大軍先鋒,謊稱王師將至,迷惑魏賊,三是隻派小股精兵即可長途奔襲靈活作戰,又無文長將軍前計那般恐有使王師大損的風險。
丞相,這就是清改動的子午穀奇謀,未知鈞意如何?」
諸葛亮點了點頭,看向眾人「諸位以為明之此計如何?」
「丞相,若隻派小股精兵從子午穀潛至長安,某以為此計可行。」馬謖拱手回道。
他上首的楊儀也接著說道「此計好處居多,壞處偏少,且不至於折損大軍,比剛才魏將軍的計謀可妙多了,故某也讚同。」說罷,還挑釁地看了對麵的魏延一眼。掵
魏延心中雖然怒極,恨不得立刻將楊儀暴揍一頓,但也不得不承認楊儀說得有理,楊清的這個子午穀奇計確實比他提出的風險小多了,也容易實現。
心中已然讚同,但還是不服氣地強行反駁道「妙計是妙計,但是這對軍士的要求太高了,小股精兵耀兵城下若是被魏軍圍住,怕是要全軍覆沒吧。
這雖是無傷全局的小敗,但一旦長安百姓親眼看到這股軍士被全殲,恐怕好不容易被鼓舞起來的民心士氣不僅會消散,還反而會對王師的戰力和北伐的前景產生疑慮吧。」
聽了此話,眾人均想也有些道理,然而轉念一想,楊清之計收益太大,風險是有,但總比魏延剛才那個計謀小多了,些許失敗可以承受,於是眾人還是紛紛言道楊清之計可行。
楊清也覺得魏延說得不無道理,遂道「文長將軍說得有理,此計對軍士的要求太高,因此須都是善於翻山越嶺的精兵,領兵之人也必須有勇有謀,懂得隨機應變。」
「嗯,明之說得不錯,這一支兵須得仔細挑選人員。」趙雲捋了捋胡須,點頭說道。
楊清見眾人大多支持自己,又拱手問向諸葛亮「丞相,您看?」掵
諸葛亮聽完眾人意見,微一沉吟,笑道「此計可行,可作為第三路奇兵。」
「第三路?」眾人俱是一臉疑惑,目光皆彙於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微微一笑,站起身來,神色肅然「眾將聽令。
」堂內眾人儘皆起立,躬身聽令。
「進兵方略,吾已有定策,現頒下進兵軍令。」
原來諸葛亮心中早已有了出兵的方略,不過他還是想在今日的軍議上集思廣益、查漏補缺,果然有了楊清所獻的子午穀奇計這一收獲。
於是他對原有方略調整了一番,下令道「命鎮東將軍、右部督趙雲為主將,揚武將軍鄧芝為副將,持吾大纛領右軍一萬兵馬從褒斜道出擊,佯攻郿城,作為疑兵吸引魏軍在關隴的主力。」
趙雲和鄧芝抱拳應道「遵令。」掵
「子龍,你們定要多樹旗幟、大造聲勢,儘可能地將敵軍主力牽製住。」諸葛亮叮囑道。
趙雲目光炯炯地望著諸葛亮,堅定地回道「丞相放心,雲明白。」
「待魏軍主力到後,小心在意,防守拖延,不可正麵應戰。」諸葛亮點了點頭,又道。
「諾。」
諸葛亮接著發令「命安漢將軍、後部督楊清從無當飛軍中挑選精兵數百,從子午穀直抵長安,施行奇策,擾亂曹魏視線。」
「清遵令。」
「明之,此計是汝提出來的,就交由汝負責執行。這一路亦是疑兵,小心部署。」掵
楊清鄭重地說道「丞相放心,清自當不辱使命。」
諸葛亮笑著點了下頭,又道「第三路乃我漢軍主力,吾當親自領兵從祁山大道殺至隴右。」
「鎮北將軍、前部督魏延,命汝為先鋒大將,討逆將軍吳懿副之,領前軍兩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直出祁山。」
「得令。」魏延和吳懿出列應道。
諸葛亮接著道「征北將軍、左部督高翔領左軍為主力大軍左翼,中監軍、中部督關興領一萬中軍為大軍右翼,吾自提剩餘一萬中軍居中,楊清領剩餘後軍衛後,大軍依次進發,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眾將齊聲應道。
自從後來漢中新增了一萬兵力之後,諸葛亮就將漢中都督府麾下另外一萬大軍調入了中軍,因此現在中軍有兩萬餘人,可分出一萬護衛大軍右翼。掵
「巨達公,吾走之後,府營和漢中就交給公了。」
向朗回道「丞相放心,朗定保漢中無虞。」
大軍開拔之後,諸葛亮不會將府營的人全部帶走,他隻打算讓幾位參軍、主簿以及幾位從事中郎隨軍作戰。其餘各曹屬將會留在漢中,在長史向朗的牽頭下負責轉運糧草、鎮守關隘等事。
「文經。」諸葛亮又對衛敏喚道。
衛敏出列應道「丞相。」
「遊衛府的情報關乎戰事成敗,還有十日就要出兵,有些事該啟動了。」
衛敏抬頭看了諸葛亮一眼,隨即會意,回道「是,敏明白。」掵
見軍令頒發完畢,諸葛亮環顧眾人,興奮地說道「興複漢室、還於舊都就在今朝,望諸君齊心協力、全力以赴,以立不世之功!」
「謹遵丞相之命。」眾人也是振奮不已,高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