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閃點計劃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普通人的生活

第三百一十二章 普通人的生活(1 / 1)

推荐阅读:

“是啊我們是新來的因為不懂規矩亂動了設備才被關到這裡。你這邊什麼情況?“

莎克雅看見敖雪編了個理由,上前回應道。

二人雖然看不見隔壁教徒的臉,但是從聲音上聽,對方也就是頂天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性。

不過說話的聲音比較虛弱,可能是被關了不少時間的原因。

“是啊,新來的,是容易出點狀況,然後來這閉門思過。”

對方的語氣有點無奈和自嘲。

“可能是我還不夠堅定的信仰他們所崇拜的眷族吧。”

男人說完,又沉默起來。

“是、是啊,畢竟空口無憑,就憑語言,很難讓人相信”

莎克雅打破了沉默。

“倒也不是,眷族的力量,我們加入教團的時候都見過。”男人語出驚人。

莎克雅趕緊閉嘴,她差一點說漏嘴。

“不然你們以為我為什麼跑這麼遠,跟著教團跑到這裡?”

“原來是這樣”敖雪聽了男人的話,趕緊自己接上話。

“那你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理由才被”

敖雪問了這個,但是男人又沉默了一會兒。

“沒什麼。隻是在集會的時候,許願想回家看看家人而已。”

莎克雅和敖雪對視了一眼。

果然這教團不是個好東西。人家想看看自己的家人,就把人家關起來。

“這也沒什麼難理解的,其實我們也想。”

敖雪比較會交涉,這次就她來和隔壁這老哥聊聊好了。

“是嗎,但可彆說出來就是了。否則我就是例子。”

男人的語氣充滿無奈。

“有想過退出教團嗎?”

敖雪試探著問問。

“看來你們真是新來的,或者說,你們之前的生活還有退路可走。說實話,我不想退出這個教團,但是又想看看我家人。僅此而已。”

男人的話讓敖雪和莎克雅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之前的警衛也談到過,他們對於教團以外的世界已經絕望,教團裡麵他們反而能找到歸宿感。

感覺他們一個個都是有故事的家夥啊。

“那能夠講講大哥你進教團的契機嗎?我們新來的,還沒怎麼了解過教團和身邊的人。”

終於到了核心的內容了,敖雪希望能夠了解到教團內部的消息。

“嗯我的故事嗎?沒想到會有人對我這種人感興趣。罷了,來了教團裡,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你們要聽,我也可以講。”

男人歎了口氣。不過按照他的說法來看,教團的普通信徒倒真是有些淳樸。

隻是敖雪明白,有時候單純而善良的人,作起惡來才更無可救藥。

因為他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在作惡。

“我隻是個普通人罷了。正因為普通,所以,我沒有熬過去吧。”

男人緩緩的開口,似乎在一邊組織語言,一邊向二人講述。

這個男人,之前隻是一個普通的修車工。

他之所以加入教團,隻是為了給女兒治療癱瘓。

那是幾年前的故事了。

而通過這個男人的故事,莎克雅也突然了解到了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東西。

如果沒有忘記,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中,因為一個普通人的煩惱永遠比快樂多。

和往年回家過年要排隊搶票不同,今年,男人帶著一家回到老家過年。

出行很順暢也很輕鬆,因為男人這次是開著自已的新車回去的。

隨著車離家越近,男人的心情也高漲了一些。

當初不太同意,心痛錢的老婆此時也覺得有車的好處而默不作聲。

村村通工程讓水泥路在丘陵緩坡中清晰起來,伴隨著引擎歡快的轟鳴。

男人兒時記憶中那長得可怕的山路變短了,也變得更加模糊。

車上每個人都四處往外眺望,努力搜尋記憶中鄉場河彎的樣子。

灶堂裡嗶嗶啪啪秸稈燃燒的炸響,把帶著溫度的紅光肆意潑在人臉上。

孩子們爭著來灶膛前燒火,笑聲鬨聲和著鬆枝散發的味道,從熏著臘肉掛著豆豉的煙囪旁漫延開來。家家戶戶的鳧鳧炊煙與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交織在一起。

男人笑了,他知道,回家的感覺真好。

母親在哪,家就在哪。

男人在家中排名老幺,上麵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

哥哥姐姐早已成家立業,都攜家帶口在外打工,一大家人難得坐到一起。

回家過年,是所有華夏人閒下來找回記憶中歡樂的旅程,也是追溯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的認真思考。

對於男人這樣的農村人來說,出手大不大方,出行有沒有車都會成為鄉鄰們的評品這戶人家是否能乾的標準,好在男人沒有讓一家人失望。

在城市呆久了,家鄉的一切變得熟悉而又陌生,山還是那山,樹還是那樹,人卻不是那人了,生活的奔波忙碌,象是衝了若乾次的茶葉,變得越來越淡。

農曆元月初六,農村的大年還沒過完,等不及老屋前滿眼青油油的油菜花變成一片金黃,男人已經催促一家人從老家返回位於城裡的新家。

初七一大早,男人把車停在小區,脫下年前才買的新夾克,重新換上油汙厚重的工作服,在小區門口那不足10平方米的鋪麵前忙開了。

即將入學的學生、城市三輪車夫、小區居民,一撥又一撥,短短新年的幾天,就仿佛堆積了一年的活路……

男人必須儘全力撐起這個家,這個或許在時代麵前,在那些什麼莫名其妙的宇宙深處來的迷之敵人麵前,比一粒灰塵還要不起眼的家。

還有半身截癱的女兒。

這就是男人的動力,這就是他每天活著的意義。

來到城裡已經8年了,對於修電瓶車這一行,又累又臟的工作,不僅城裡人不願乾,很多外來打工的人也覺得算不上什麼正經生意。

不過對於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為什麼不去打工呢?工作不穩定,收入不多,還要看老板的臉色。

男人也算是是見過世麵的。

23歲,新婚不久的他就從遂寧農村跟著村裡人到沿海打工,進過廠,賣過苦力,學過機修。

他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要用雙手和力氣為家裡創造一個未來。

至於未來具體是什麼?

對於十年前,口袋裡揣著單程火車票的他來說,前路注定不會平順。

莎克雅靜靜的聽著男人的講述,語速略帶遲緩。

但她聽得津津有味。

這是莎克雅未曾了解過的,屬於這個文明時代,一個打工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