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北海暫平
第816章 北海暫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數年過後,在這越發沉寂的天地之間,第一個得道之人,趙公明得道,可以說是巧合。
第二個得道的人,太乙真人,也可以當作是其奪取了闡教權柄過後,闡教氣運的回應。
那這第三個得道的人,青龍敖丙,又該怎麼說呢?
這諸多的大羅,無數的太乙,都在思索——尤其是,當他們發現,三個得道的人,三個得道的時機,都和敖丙相關的時候,他們心中的思緒,就更加的複雜了。
無數的人,都思索著,都沉吟著。
“天規,天規……天地之勢,竟是以如此之局而動嗎?”
最終,所有的人便都確定,這一個殺劫的大勢,其一必定就應在那天規之上!
這樣的心態之間,這無數的練氣士們,他們對待天規的態度,便又有所不同。
從最初的排斥,然後是敬而遠之,到如今,敖丙成道之時,便已經有不知道多少的太乙,思索著往司法大天君神殿一行,還有那些並不將天規當一回事的大羅們,也同樣考慮著,是否要將自家的弟子,也調遣到那司法大天君神殿當中,以謀取機緣。
同樣,在這個時候,亦有更多的大羅們,在心頭生出了慶幸——還好在先前的時候,有人提議,不可令那司法大天君獨掌天規,從而使得大家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的機會。
畢竟,那天規的內容當中,除卻死律之外的生刑,才是更加複雜,更加多變,也更加耗費心力的東西。
若是這天地的大勢落於天規之上,那毫無疑問,那生刑之間所承載的大勢份額,絕對超過了死律!
“當儘快定下生刑之章——就算其不完善,但也當儘快推出,好讓眾仙有度可依。”
“至於說其內容,瘲有所缺漏,可如死律一般,後續增補便可。”一位大羅緩緩出聲。
另一位大羅,亦是點頭。
“道兄言之有理,生刑不如死律,縱然出了錯漏,但也有彌補的餘地。”
“玉皇陛下可立一司,觀天地之風物,查萬靈之人情,但凡天地聖靈對生刑死律有所感,有所亂,有所惑,便可將這諸多情況,逐一彙來。”
“我等以此對天規加以增補,調整,便有據可依。”
“道友此言,實乃上善。”又一位大羅唏噓,“我輩大羅,縱然竭儘全力體察天地,會於萬靈,可我等,終究是大羅。”
“我等的視角,那那些尋常練氣士,和那芸芸眾生,終究是有區彆的。”
“我等所以為的難處,在他們看來,或許隻是笑話。”
“我等所以為的尋常事,在他人看來,或許便已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與其我費儘心機,思量諸般,不如定好框架,合眾生之智,填充補全。”
“先將大略傳下——之後,若有人勾動細節,我等,再與之磋磨細節。”
“發現什麼,便補充什麼。”
“如此,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終有一日,能令這天規,儘善儘美。”
“可我隻怕,若天規不全,便有人以天規無禁,則悉可為之為由,戕害眾生,最後責於天地,罪於天庭。”片刻,又有大羅出聲,言語之間,可謂憂心忡忡。
天規所代表的,並不僅僅隻是權柄——還有責任。
往昔的時候,天庭不曾製定天規,故此雖然天庭立於雲端之上,可天地之間的生靈,也隻當天庭是一個大一點的山頭,而非是將天庭當作一個管理天地的存在,天庭,也從未如此對天地之間的生靈,做出過宣告。
這樣的情況下,天地之間,無論發生什麼變故,便也和天庭無關,天地之間的生靈,也不可能因此怪到天庭的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玉皇沒有擔當的原因。
因為他不敢,也不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而如今,在時勢的推動之下,天規‘應運而出’,天庭,亦是借此宣告了自己的對天地的統治——於是,那無比沉重的責任,自然也隨之而來。
——出聲的這位大羅,顯然是和玉皇比較親近的大羅,他便是以這種方式來提醒玉皇,是否已經做好了承擔這責任的準備。
若天規完善也就罷了,可若是天規不夠完善的話,那所造成的後果,那帶給天庭的衝擊,絕對會比玉皇所想象當中的大。
無量生靈的不滿和怨恨之下,就算是大羅的道果,都要為之崩潰!
“那就需要天帝出麵,警醒眾神,令他們多多體察天地之間的變化,及時增補天規,以消弭眾生之怨恨了。”提議先推出天規的那大羅以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道。
“自當如此。”
“不過,在這個問題之前,各位道友是否應當先將天規的框架商議出來呢?”
“這天規之律,是如死章一般,一文而蓋於天地,還是稍做權變,令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各有區分呢?”
“又或者,諸位道友的道統,各有法度——若是天規與諸位道統的法度相悖,又當如何呢?”
……
人間,端坐在雲端上的敖丙,已經將自己的目光,從戰局之上移開。
北海的戰局之間,聞仲麾下的大軍,在開局的吃虧過後,隨著袁福通一方的那些練氣士們,或是被逼迫著踏進界空廝殺,又或是直接死在界空之間,又或是直接逃離戰場,袁福通麾下那些看起來精銳無比,在素質上碾壓聞仲一方的士卒,便也逐漸的顯現出自己的本質。
那是源自於生機本源層次的,不調與不諧。
——雖然長生魔賊的練氣士們,在這層麵經曆了無數年的積累,但那些積累,終究是都立於紙麵上,他們的研究,也從來都不是為了大規模的戰爭而存在。
而在北海,便是長生魔賊顯化於天地以來,第一次成規模的,將自己的成果,用於人間的戰場。
這種從紙麵落於實處的結果,注定需要用諸多的時間和性命來調整其間的細節,如此,才能令這些東西臻於完美——但很顯然,這突然席卷起來的戰爭,並沒有給那些長生魔賊們調整的時間。
戰爭的最初,那些在倉促之間調製的甲士,還能借助那些太乙仙神們的法力,維持著身上的不屑,避免他們身上那些不屬於人道的東西,和人道的力量發生衝突。
可隨著戰局的推進,隨著袁福通一方的太乙練氣士們,逐一的退場,那些精煉甲士身上的問題,便也逐步的顯現出來。
然後,那高歌猛進的戰線,便在所有人都不經意之間,轟然崩塌。
而在袁福通一方的諸侯們,察覺到了這種情況,想要逐步後退的時候,便赫然是發現,他們的退路,已經被聞仲給截斷。
二十八個節點,幾乎是卡在了袁福通大軍後退的每一個節點。
而當袁福通的軍勢崩潰的時候,以這二十八個節點為根本,一個龐大無比的,介乎於人道軍陣和仙道法陣之間的陣勢,便隨之展開來。
這陣勢的玄妙,便隻有一個,便是引霧。
此霧,非是尋常之霧氣——而是當年,軒轅和蚩尤相爭的時候,蚩尤所引動的霧氣。
霧氣當中,不辨南北西東,隻是最基礎。
更玄妙的是,霧氣混淆感知,加速生靈精氣神的消耗和流失。
如此,那霧氣當中的生靈,便不知曉自己位於何處何地,亦不知曉,自己已經趕了多少的路,和友軍還有多少的距離,周圍又有多少的敵軍等等……
逐鹿的時候,蚩尤便是張開此霧,席卷三百八十萬裡,霧氣當中,軒轅麾下的兵卒,仙神,便被徹底混淆於大霧當中,再也無法走出來。
若非是彼此,軒轅黃帝造指南車,遙感穹天之星辰,合於南北二鬥,又有星辰之上的神聖,強行將星辰的力量落入迷霧當中,在那迷霧當中演化周天星象,使得指南車能借此而動的話,說不得軒轅麾下的精銳,連同那些相助軒轅的仙神,都要被蚩尤給徹底剿滅。
而此時,聞仲借助截教陣法,將軍陣與之相合所引動出來的這霧氣,雖然隻得十二萬裡,遠遠不足以媲美蚩尤之霧所席卷的三百八十萬裡,但在這太乙之輩都難以乾涉的戰場上,這十二萬裡的霧氣,便已經足以斷絕袁福通麾下大軍的歸途了。
“戰爭要結束了。”看著袁福通麾下的大軍,在混亂之間闖進濃霧,然後又從濃霧的原處走出來,敖丙便是知曉,這一場戰爭,已經是到了終局的時候。
本來就士氣低落的大軍,在那濃霧當中幾個來回,體力又被折損的同時,更是讓那士氣,近乎於崩潰。
尤其是,當聞仲一方的練氣士,也就是金靈聖母他們從界空當中出來,各自在軍陣之間顯現自己的存在感。
然後,聞仲再度溝通人道,讓人道將袁福通陣營當中的那些奇形怪狀的類人生物,都展現在人道之前。
於是,袁福通一方的大軍,和人道的關係,亦是被隨之切斷。
也就在這一刻,那本就跌至穀底的士氣,便徹底的崩潰。
原先還能提起來的幾分力氣,在頃刻間消失得乾乾淨淨。
原先還能忍受的,身軀當中,因為本源對衝而生成的痛苦,亦是在這一刻,化作了無法忍受的折磨。
便是勾連在身上的機甲,都化作了無比沉重的負擔。
“輸了啊!”濃霧當中,袁福通看著身邊和那些軍隊聯係的信號,一個一個的消失,整個人,都變得癱軟無力。
“君侯,人還在,就還有希望。”
“以北海的疆域,就算這一次輸了,我們也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聞仲不可能一直守在這裡!”
“這一次過後,長生仙庫對甲士的改造,也會更加的成功!”
“君侯,不可輕易言棄!”袁福通身邊,有太乙道君顯現。
他是袁氏的先祖——袁福通反叛過後,他便一直守在袁福通的身邊,既不曾參與人間的戰爭,也不曾去往界空廝殺。
他的責任,便隻是保護好袁福通,僅此而已。
“沒有機會了。”袁福通搖著頭,“北海七十二國,絕大多數的精兵,都在這裡。”
“丟了這些精兵,七十二國,便隻能坐地自守,再也不可能有進取之力。”
“就算我從這裡離開了,但七十二國,也會讓我給他們幾個交代。”
“這一場大敗的後果,除了我,除了北海國,還有誰能背得起來?”
“我若活著離開,北海之國,必定被直接,祖先宗廟,都難以延續。”
“我若戰死於此,那些諸侯,還會看在我戰死的顏麵上,對北海國,網開一麵——至少,能保住祖先宗廟。”
袁福通沉下心。
“先祖,我該擂鼓了。”
“我要在此聚將。”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這蚩尤霧氣之下,雖然不辨南北,但我為人間諸侯,我敲動的鼓聲,是能穿透這霧氣,給那些陷於霧氣當中的氏族指引方向,將他們聚集於此的!”
“這裡,便是決戰之地!”
“先祖,你離去吧——我將死於此,但北海一脈的後人,還需先祖庇護。”
言語之間,袁福通便已經是取出了自己的印信,將其托付給麵前這位太乙,然後踏上聚將的高台,以腰間的劍器,將掌心割開,將自己的諸侯之血塗在戰鼓和鼓槌之上,然後用力敲動了麵前的大鼓。
於是,厚重無比的鼓聲響起,帶著牽動人心的力量。
戰鼓之間,要徹底放棄北海的‘人道’,都似乎是為此猶豫了一二一般。
也就在這猶豫的刹那,戰鼓之聲,便已經是循著血脈的引導,越過了這蚩尤之霧的指引——或者說,就算是這蚩尤之霧,都不願遮掩這位北海諸侯的死戰之心,任由這諸侯以血敲動的戰鼓聲,在這霧氣當中擴散,在這霧氣當中,替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大軍,指引方向。
“袁福通,你既然有此心意,本太師,又何妨成全於你?”
“你要決戰,那就決戰好了!”袁福通的戰鼓聲中,聞仲同樣是敲動了自己手中的戰鼓。
兩種截然不同的戰鼓,便在刹那之間,震蕩天地。
——袁福通的戰鼓,是如同地火一般,起於山川大地之下,以無比的覺悟,背負一切。
而聞仲的戰鼓,便是驚雷,自蒼天而起,浩蕩而落,以冷酷森然的姿態,席卷一切。
兩種戰鼓聲的交錯,便是天與地的碰撞,雷與火的交融。
而那沛然的人道,便是在這戰鼓聲中,再一次的‘接納’了北海——縱然這些北海士卒的人體,屬於人的部分,已經不多,但他們的心,卻還依舊是屬於凡人。
天雷地火的交錯之間,便是無比慘烈的廝殺,廝殺之間,那蚩尤之霧,都被染上了一層血色——而在那血色當中,便有龐大無比的意誌,緩緩蘇醒過來一般。
如此,又半個月,此間的廝殺,終於塵埃落定。
北海袁福通一方,除卻少數的幾個諸侯帶著麾下的親兵從此間突圍而出之外,其他的諸侯,以及那無數的大軍,都是和袁福通一起戰死於此。
待得蚩尤之霧帶著血光散去過後,還在戰場上的大軍,那無比恐怖的殺氣,便是將大軍上空的天穹,都化作了一片仙神禁絕之地——就算是友方的太乙從此間而過,都被那衝霄的殺氣給震散了雲光。
而在這一場大戰過後,此間的山川地脈,都是在沒有任何練氣士影響的情況下,自發的發生了偏轉。
“此後,天地之間的那些練氣士,但有參研殺伐之道,凝練殺伐之炁的,怕是都要來這北海走一遭了。”聞仲帶著大軍越過戰場,繼續往北海諸國而去的時候,,金靈聖母的身形,便在敖丙的身邊顯現,她的目光,亦是緊盯著麵前那一片龐大無比的嫣紅,思索著,將自己的金霞冠投入其間蘊養的可能。
那是一片席卷數萬裡的血色楓林。
楓林當中,每一片的楓葉,都如同兵刃一般散發著森森的鋒銳之氣。
楓樹和楓樹之間,又有蚩尤迷霧漫卷。
而就在血楓林的邊緣,已經是有一些腿腳快的太乙,將自家的弟子帶到了此間,以為試煉……
“當年軒轅和蚩尤角逐,蚩尤敗亡過後,被分屍鎮壓——據說,鎮壓其屍骸之地,便是血楓成林。”
“而今,這北海之地,亦是布滿血楓。”
“青龍道友以為,此間是否和蚩尤有關呢?”
蚩尤,那是天地之間最大的恐怖之一,亦是天地之間最大的隱秘之一。
蚩尤被分屍鎮壓——但,除卻人族的那幾位人皇之外,便是那些大羅,都不知曉蚩尤的屍骸,到底被鎮壓於何處。
甚至,蚩尤到底有沒有被分屍,有沒有被鎮壓,都沒有人能確定。
那傳說當中的,血楓林,更是沒有任何人見過。
然而此時,那傳說中的血楓林,卻是突兀的出現在了這決戰的戰場過後,而且,其出現之前,聞仲還恰好在此間引動了蚩尤之霧——這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一片血楓林的顯化,和蚩尤有關。
同時,也很難讓人難以壓製去探索這血楓林的欲望,去尋覓此處可能存在的,‘蚩尤殘屍’。
“北海龍宮,毗鄰於此,若此處真和蚩尤有關,隻怕而今過後,北海龍族,永無寧日了。”
金靈聖母說著,又帶給敖丙一個消息——那是還存在於人間的九黎部族,蚩尤苗裔,都在這血楓林顯化過後,去往了朝歌拜見人王,然後派出了幾位長老,正往這北海而來。
“蚩尤之事,暫時和我無關。”敖丙的目光,越過這血楓林,落到了更加遙遠的北海當中。
相比於這血楓林而言,北海的情況,才是他更加關注的。
此戰雖勝,但全勝的,隻是人間——而在練氣士的層次,不知道多少的長生魔賊和那些魂魄邪孽,借著妖族的關係,從界空當中,遠遁於北海,踏進了妖族的領地。
換言之,這一次對長生魔賊的清剿,對那些魂魄邪孽的清剿,其實並不算成功。
“但北海從此多事,或許我要在北海鎮壓一段時間了。”鎮壓北海,即是保證北海龍宮的安穩,同時也是要鎮壓北海疆域——那些長生魔賊,食魂邪孽,他們落於北海之後,必定不可能安穩,本就混亂的北海,也必定因此而變得更加的混亂。
而敖丙要做的,便是將這種混亂,鎖在北海之內。
“道友不回天庭?”金靈聖母詫異的看著敖丙。
雖然這北海之戰未竟全功,但天規,卻已經深入人心,天庭的權威,也已經初步的在天地之間顯現——所以,在聞仲和袁福通的決戰過後,天庭的那些仙官神將們,都已經是帶著傷勢回轉了天庭,等待著玉皇的“封賞”。
而在這將要再次召開的淩霄殿大會當中,敖丙,便是毫無疑問的,當之無愧的主角……
除卻這將要再次召開的淩霄殿大會過後,還有那即將落成的天牢,以及司法大天君神殿的門前,已經準備好了的,試煉心性的陣法,亦是等著敖丙回去主持。
而這個時候,敖丙的回應,卻是不打算回天庭?
“法陣之事,我在北海亦是可以主持。”
“至於慶功,我隻怕若是沒有人在這北海壓著,那些妖孽,就要在天庭慶功的時候,在北海鬨出天大的動靜來了。”
“至於說讓彆的什麼人來鎮守北海——不怕告訴金靈道兄,這件事,我是真的信不過旁人!”
這北海的大戰,天規的威嚴得以鑄就,敖丙更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得道,青龍之炁與青龍之象相合,懸掛於天穹之上,這樣的聲勢,可謂是一時無兩。
而接下來,天地之間的仙神們,都能想得到敖丙要做什麼——無非便是整肅司法大天君府邸,點選巡天使者,‘清算’舊賬。
這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的仙神,等著找機會給敖丙一個狠的,將他的風頭給壓下來——若是能讓天地之間,合理合法的出現一些亂子,令敖丙無暇他顧的話,自然是更好。
所以,敖丙相信,就算是自己接下來親自守在北海龍宮,這北海出問題的可能,也依舊是非常之大——若是他離開了北海的話,出問題的,就不隻是北海了,甚至是整個北海龍宮,都要被卷進深淵當中。
“話雖如此,但這天庭難得的慶功之會,你若不去,怕是玉皇臉上難堪。”
“道兄放心,我已傳書天帝,告知了我於北海的考量。”
“天帝亦是準許我與北海龍庭坐鎮,隻以青龍之炁顯化化身立於天庭。”
“須知,天帝亦是等著有人擾動北海之局,以此在天庭當中立威。”敖丙說著。
靖亂——除卻那些長生魔賊之外,天庭內部,自然也是需要處理一部分仙官神將的,不然的話,不足以彰顯天規過後的萬象更新之勢。
而處理那些仙官神將,便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翻舊賬,隻會惹得人人自危。
可若是在翻舊賬之前,先有仙官神將試圖擾動北海的話……
“你和玉皇之間,倒是君臣相得。”聞言,金靈聖母的眉頭,亦是一挑,神色莫名,然後忽然一笑。
“話說回來,道友在往北海龍宮之前,怕是還有一樁麻煩要處理。”言語才落,便有一道劍光,直奔著敖丙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