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實力,局勢,判斷,期待
第742章 實力,局勢,判斷,期待
敖丙循著皂歌的目光看過去,便是發現,龍吉公主的身邊,赫然是有了另外的一個‘敖丙’。
其模樣,乃至於身上的氣機,都與真正的自己,一般無二。
而皂歌所看向的,便正是這個‘幻化’出來的自己。
“不愧是龍君。”
“不愧是紅鸞星君。”
“二位出手,果然是手到擒來。”皂歌看著龍君龍吉公主,又看向‘敖丙’,絲毫不曾發現,自己所看到的敖丙,隻是一個幻象。
要知道,從踏進了這潮水連山域過後,他們三人,便一直是同隊而行,彼此之間,不曾有過絲毫的分散。
從頭到尾,皂歌唯一分神的一次,便是龍吉公主反轉寶鏡,將契摩收進了鏡子當中的那一刹那。
這也即是說,就隻是這麼一個刹那的功夫,龍吉公主便已經是以真幻之法,在皂歌的麵前,營造出了一個敖丙的幻象。
而皂歌,對此沒有絲毫的察覺。
甚至於,連真正的敖丙和幻象敖丙之間,那有所差異的方位,在皂歌的眼中,都變得無比的正常。
皂歌,乃是楚國的三位初始妖神之一,受楚國供奉,和人道的聯係,極其緊密,其實力在太乙當中,也算頂尖。
縱然其功體因為楚國的破滅而受損,又因為被秦國擊傷,以至於實力有所削弱,但無論如何,其實力,也絕對是太乙當中的第一流!
可現在呢?
就當著他的麵,龍吉公主便是直接以真幻之法營造出了一個虛幻的敖丙過來。
而他卻沒有絲毫的察覺。
龍吉公主在真幻之道上的造詣,可想而知。
“萬年以來,大家都沒有閒著啊。”敖丙心頭,也忍不住的唏噓。
萬年之前,龍吉公主的實力雖然強,但也隻是尋常的強——就和而今的皂歌,差不了多少。
畢竟,那個時候,龍吉公主更多的,是將心思傾注於四瀆龍庭的事務上,四瀆龍庭的龍神們,也不可能讓龍吉公主去和他人廝殺,所以那個時候,龍吉公主並沒有什麼心思和時間用在修行之上。
但如今……
“我這般的功體,師弟可算是放心了麼?”感慨之間,龍吉公主的聲音,便在敖丙的耳邊響起——就在旁邊,皂歌已經和那敖丙的幻象交流起來。
皂歌在問,契摩被拿下過後,另外的六位古妖,必定望風而逃——若他們一心要逃的話,還真不好將他們給找出來。
是以,敖丙是否需要其他妖神的配合,讓那些妖神們,都分出幾分心力來關注另外六位古妖的動向。
順便也看看,這南贍部洲的妖神當中,有多少人的立場已經偏向了妖族的原旨黨。
那幻象敖丙,則是放聲而笑。
“皂歌道友放心便是。”
“我以風雨令此處,由靜而動——然後我師姐,又以靈寶攝其氣機。”
“若如此,都能讓那幾位古妖躲了起來,難以尋覓,我敖丙這多年的修行,便是白修行了。”
……
“師弟,就如廣成子所言,天地之間,有許多大羅都在關注人皇。”
“在他們的目光之下,就算是廣成子能替你拖住他們,爭取到對人皇動手的機會,但在斬殺了人皇過後,師弟你又該如何離開呢?”
“是以我想著,在這南贍部洲之地,妖氣局勢之下,妖氣遮掩之下,其他的大羅,難以確定你我行蹤。”
“這個時候,我以幻法演你之幻象,和你的幻象一起追獵妖族的六位古妖。”
“而師弟你的真身,則借機從南贍部洲遁去,隱於中域。”
“有我這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師弟你成事的機會,必定能增加幾分。”
“師弟意下如何?”龍吉公主說道。
就本心而言,她是不願意見到敖丙去冒險的。
但從珞珈洞天出來過後,在敖丙演化了那瘟蝗過後,她就知曉,敖丙‘刺殺’人皇的決心,已然是不可阻止。
從那時候起,她的想法,便是從如何勸說敖丙,轉向了如何助敖丙成事——如何讓敖丙從這殺局當中脫身。
那畢竟是人皇。
廣成子和敖丙的約定,隻在於給敖丙爭取刺殺人皇的機會,隻在於讓敖丙遁走拖延那人道的反噬,但卻完全不曾提及,若是敖丙斬殺了人皇過後,若是那些在人皇身上下注的大羅要‘秉承天人之意’對敖丙動手,廣成子會出手阻攔。
誠然,廣成子和敖丙有約定,他也有要保證敖丙活下來的‘必要’。
但萬一呢?
這種生死之大事,豈可平白的托付於人?
若那人,是和敖丙有交情的截教弟子,是楊戩等人,那也就罷了。
可廣成子……嘿!
所以,龍吉公主要做的,便是給敖丙爭取到一個麵對廣成子的主動權。
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刺殺人皇的機會。
然後,才是廣成子的出手——在那些大羅對敖丙出手之時的出手。
此時廣成子的出手,便不是要爭取刺殺人皇的機會。
而是要讓敖丙,從那些大羅的虎視之下脫身。
同時,借用那玉清大弟子的旗號,來宣布,這‘義’和‘權’之爭端的終結。
若是廣成子給敖丙爭取出手的機會,那是其先有了立場,難以公正的處事,更有可能牽扯出更加玄妙的變化來。
可若是廣成子在敖丙刺殺了人皇過後出手,那其便是以沒有立場的公正的身份,來對此事做出一個裁斷。
兩種不同的情況,廣成子所能出的力氣,是截然不同的。
無論是對當下,還是對後來,這兩種情況所引發的後果,都是完全不一樣。
對於敖丙的‘以後’而來,這種區彆,更是堪稱生死攸關。
“我的本意,是和師弟你一起去麵對人皇。”
“奈何,這真幻功體,固然玄妙,可人道之氣一壓,這功體於師弟你而言,便全然是累贅。”
“非但不能助你斬殺人皇,重塑大羅之儀軌,反倒是要成為你的拖累。”
“是以,我思來想去,也唯有以這麼一遭,才既不成你之拖累,也能對你有所助益。”
“師姐。”聽著龍吉公主的考量,敖丙亦是動容。
龍吉公主的這一番考量,是敖丙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細節。
是真正的,關係到他生死的細節。
若是沒有龍吉公主點出這一處細節,說不得,敖丙真的會有極大的可能,死在那些大羅之手——敖丙在天地之間,有著很是獨特的地位,是以,天地之間的任何一位大羅要對敖丙出手,都顧忌重重。
可一旦敖丙斬殺了人皇,那就是真正的‘獲罪於天’。
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位大羅對敖丙出手,便都不會有任何的顧忌。
這也是為什麼敖丙一開始的打算,是在這潮水連山域當中錨定了其他幾位古妖的氣機過後,以幻天之鏡這先天靈寶為橋梁,將七個古妖都給一網打儘——但真的實施起來的時候,龍吉公主卻是打草驚蛇一般,先對那契摩動了手的原因。
……
“陛下,南贍部洲有消息傳來。”
“四瀆大龍神和妖族的古妖動了手,而今,正在追獵那些古妖。”
人間,李斯帶著消息在始皇帝的車輦旁邊低聲,述說著南贍部洲當中的動靜——那是隔空觀望南贍部洲的大羅們,直接將自己看到的消息,傳到了人間。
便隻是消息,而非是判斷——因為,這對局勢的判斷,始皇帝自己會做。
在這位極其多以敏感的人皇麵前,無論是誰,隻要其言語帶了立場,帶了傾向和判斷,都會令這始皇帝對此生出懷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李斯,以你之見,這是那四瀆龍神有意打草驚蛇,還是其實力,已經跌落到了不能無聲無息的拿下一位古妖的地步了?”片刻,始皇帝的聲音,自車駕當中傳來。
“臣不好說。”李斯低著頭。
“且大膽說來,朕,自有判斷。”
“陛下,四瀆大龍神,以能征善戰名傳於世。”
“其出道以來,曆於百戰,無一敗績,更無一紕漏。”
“而且,其更是以青龍之身,主持過天地四方之一的戰局……”
李斯細細的說著有關於敖丙的消息。
其中的一些信息,便是敖丙自己,都忘了個乾淨,可在李斯的口中,卻是無比的詳實。
“臣觀四瀆大龍神之過往,隻見其無論做任何事,都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李斯說道。
“李相之意,是那四瀆龍君,刺殺朕之意,不曾有絲毫消解?”
“其在南贍部洲,打草驚蛇,其所驚,非是那些古妖——而是要讓天地眾生以為,他要和古妖在南贍部洲糾纏,以此令朕放鬆警惕?”始皇帝說道,心情似乎是突然就變好了一般。
“南贍部洲的妖雲覆蓋之下,天地眾神,固然是難以鎖定四瀆大龍神的舉止。”
“但其爭鬥的氣象,卻不可能瞞得過那些仙神。”
“是以臣不明白——四瀆大龍神打算要如何瞞天過海,在天地的眾目睽睽之間,從南贍部洲而至於人間,卻不被任何人所察覺。”李斯疑惑道。
他也認為敖丙並不曾放下刺殺始皇帝的念頭。
但問題就在這裡。
他要如何,才能出現在始皇帝的麵前——敖丙不是張良。
張良要刺殺始皇帝,那些仙神,可以以一種戲謔的心態看著張良出現在始皇帝的麵前。
可若是換做敖丙,那隻怕是敖丙才出現在始皇帝身邊萬裡的範圍,便已經有無數的仙神向始皇帝預警,甚至會有大羅直接在始皇帝身邊顯化化身。
“有趣,有趣。”始皇帝的興趣,被徹底的提了起來。
這一場刺殺,敖丙來與不來,都在兩可之間,來亦可,不來亦可。
這種完全不在自身掌控當中的事,始皇帝還是第一次遇到。
“關於陛下的判斷,是否要知會一番那些仙神?”李斯又問道。
“不必。”始皇帝輕輕撥開車簾,“若是那些仙神,將南贍部洲鎖得密不透風的話,這一局棋,又有什麼意義?”
“就這樣好了。”
“我也想看看,那四瀆大龍君,能不能突如其來的,出現在朕的麵前。”
“若其真能出現在朕的麵前,那朕給他機會,又有何妨?”
然後,始皇帝緩緩收斂臉上的笑意:“人間眾神,還有多少不曾往鹹陽造冊的?”
“傳朕旨意,限期三日——再有拖延不曾至於鹹陽造冊者,皆以邪神論之。”
“朕當遣大秦銳士,伐山破廟!”
“遵旨。”李斯低頭。
這一道人皇旨意下去,注定會在那些仙神當中,掀起腥風血雨。
——限期三日,不是讓那些仙神們,在三日之內動身,而是要在三日之內,趕到鹹陽。
大秦之疆域,席卷整個中域。
就算是沒有人道之氣的覆蓋,尋常太乙功體的仙神,都難以在三日之內,往來大秦的疆土。
更何況此時,這人間的人道之氣,強盛道不可思議?
這一道聖旨一下,以鹹陽為中心,三日的日程——這日程之外的仙神,除非是不計代價的燃燒功體趕路,否則,便絕無幸免之理。
但那又如何呢?
對於這些將死的仙神,李斯的心頭,沒有任何的憐憫。
人皇的旨意,已經下了許久許久——就連天帝,都在人皇的麵前低了頭,將人間,還給了人皇。
從始皇帝第一次下令仙神往鹹陽造冊的時候開始——若是那些仙神們,從那個時候便出發的話,那就算是四海之濱的仙神,他們就已經在鹹陽造冊,然後回轉了自家的府邸。
但如今,卻依舊還有仙神,還在往鹹陽的路上。
這些仙神對於大秦帝國是怎樣一個態度,可想而知。
那麼,既然他們做出了這樣的舉動,展現出來這樣的態度,那麼此時,就該麵對這樣的怒火。
相比於這些仙神而言,李斯更感興趣的,還是遠在南贍部洲的敖丙。
他是法家的人——而法家,乃是最不相信所謂‘人性道德’的學派。
而敖丙所秉承的‘信義’,卻正好就是‘人性道德’的代表。
“四瀆大龍神,你會來嗎?”李斯伸手,感受著自指縫中掠過的風。
這一刻,就連他自己,都不敢確定,他是希望敖丙躲在西牛賀州不來,以證實這‘人性’不過‘法度’的‘法家本質’,還是希望下一刻,敖丙就出現在始皇帝的麵前,讓他知曉,這‘法度’再重再森嚴,也比不過‘人性道德’的光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