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封神:開局被抽龍筋 > 第93章 太乙真人酬機緣,登仙根本煉炁法

第93章 太乙真人酬機緣,登仙根本煉炁法(1 / 1)

推荐阅读:

第93章 太乙真人酬機緣,登仙根本煉炁法

第93章 太乙真人酬機緣,登仙根本煉炁法

片刻,太乙真人又從洞府當中出來,將敖丙迎進去——不過這個時候,他的姿態,比起剛才,便已經是從容了很多。

金光洞作為太乙真人洞府,其陳設,絲毫配不上這位大仙人的身份,可謂是出奇的簡陋。

洞中,隻有一些奇形的山石,天然雕琢而成一些模樣作為這山洞的裝飾。

洞穴的最深處,是一座雲床,是太乙真人修行之處。

雲床旁邊,則是一座蓮池。

池中蓮葉十餘,蓮花二三。

金光洞的頂上,有一處空洞,空洞之間,有專門的法陣將洞穴之外的陽光印下來,使得在白天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時辰,那金烏的光芒,都能照到這蓮池當中。

敖丙入內的時候,蓮池當中的蓮花已經開放,哪吒的魂魄,便被太乙真人放在那綻放的蓮花當中。

這蓮花靈根的氣機,便隨之和哪吒的氣息,合二為一。

朝陽的光芒落下,靈根吞吐這光芒的時候,也就緩緩的滋養著哪吒的魂魄。

“三十萬裡長路迢迢,三太子卻是一路護送我徒兒魂歸乾元山。”

“龍三太子高義,太乙永世不忘。”太乙真人看了看已經在蓮花當中沉睡過去的哪吒的魂魄,當即便是向著敖丙俯身一拜。

拜謝過後,他才又對敖丙開口。

敖丙一路送哪吒而至,保全哪吒的魂魄,按理來說,他無論拿出什麼東西來作為謝禮,都毫不為過。

奈何,他雖然也有些家當,可自己家當當中,值得稱道的乾坤圈和混天綾,都已經賜下給了哪吒,同時,那火尖槍和風火輪,也是一早就決定了傳給哪吒。

除卻這四樣靈寶過後,他身上的靈寶,還值得稱道的,便隻剩下那九龍神火罩了。

奈何,這九龍神火罩,才是妖族的時代,太乙真人搏殺了九隻妖龍過後,用他們的屍骸所煉化而成——太古的妖龍和而今的真龍,雖然分道揚鑣,但也終究是同源同種。

若是將這妖龍屍骸煉出來的九龍神火罩給敖丙作為酬謝,敖丙隻怕也不好光明正大的使用這靈寶,更是徒然引得龍宮那些老龍的閒話。

故此,太乙真人也不好將這九龍神火罩作為謝禮。

而太乙真人一身所學,除卻最得意的秘術之外,其他的都源自於闡教聖人傳授——敖丙入不得闡教門牆,太乙真人也不敢私自將闡教功法外傳,否則的話,這就不是酬謝,而是蓄意加害了。

至於說太乙真人得意的秘術……也就是那乾元九轉反生歸元秘法,敖丙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將其學會了。

用這東西作為謝禮,也實在是太過於的沒有誠意。

思前想後良久,太乙真人,才終於是想到了一個酬謝的法子來。

他推算了一下時間過後,這才肅然對敖丙說道。

“我觀三太子根基已足,卻依舊不曾登仙,想來,是還在猶疑登仙之炁。”

“炁者,萬法之根本也。”

“三太子若是信我的話,可速離乾元山,一路往北過黃河,於黃河邊上孟津渡靜候。”

“待得有一老者負雲霞,迎華彩而至時,三太子送其過河,自有機緣。”

“不過,未策完全,三太子送了那人過河之後,當速速離開才是。”

“登仙之炁?”太乙真人的言語,便如同是一把鑰匙一般,在敖丙的腦海當中一轉。

頃刻間,便是讓敖丙記憶深處,有關於‘炁’的信息,隨之浮現出來。

這是真正的屬於修行者之間的隱秘。

是仙神和仙神之間,真正的區彆所在。

尋常的修行者,在根基穩固過後,便踏破關頭,成為仙人。

仙人真正的能力,在於法力,在於執掌元氣,而這些仙人在蛻凡登仙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執掌元氣的核心。

故此,就算是他們成為了仙人,他們的法力,和成仙之前的法力相比,卻並無本質上的區彆,隻有多寡的不同。

這樣的仙人,除卻法力比凡人渾厚一些,壽元比凡人悠長一些之外,便沒有彆的長處。

——而這種仙人,便是敖丙所說的‘殘次品’仙人。

而那些真正的仙神,則是在登仙之前,便開始謀劃登仙過後,執掌元氣的核心。

修行者們采集湖光山色之美景,或是日月輪轉之浩大,又或者是四季更迭之玄妙等等,將這些東西,融入元氣當中,如此,本質相同的五行元氣,風雷之氣等等,便是化作各有特色的‘炁’。

這各具特色的“炁”,便是仙神們執掌元氣變化的核心。

‘炁’,便似乎仙神們法力真正的本質,有了‘炁’的特色,仙神們的法力,才會有著各自的不同,才會越發的穩固,而不至於對外加的變化,少有抵抗力,被那天地元氣一引,便不由自主。

有了‘炁’的存在,仙神們以此引動天地之間元氣的變化來施展術法的時候,他們所施展出來的術法,便也會在‘炁’的影響之下,變得更加的玄妙,也更加的靈動,甚至,會帶得有一些更加隱秘的力量。

比如說,有人參悟四季更迭之玄妙,將其煉成自身的‘炁’,他們以此而成的法力,便自然帶得有四季輪轉的變化,有著或是令萬物腐朽,又或是削人壽元等等之類的威能。

有時候,一些強大的仙神在對敵的時候,都不需要施展什麼術法,隻是催動自身的法力,便能將敵人製服,這便是他們法力本身,也就是‘炁’的玄妙。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力’,或者說‘炁’,其存在的本身,便是天地之間,最為玄妙的一種法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而天地之間的諸多仙神,也隻有煉出了‘炁’,煉出了‘法力’的仙神,才有機會得到天庭的認可,成為天庭的一員。

正是因為這‘炁’的玄妙,故此,在每一個宗派當中,‘炁’的存在和煉炁法,便是那些宗派最大的隱秘。

這法門,不具文字,口口相傳,除卻宗門掌教以及掌教的傳承者之外,其他的仙神,根本就不會知道。

而敖丙作為龍三太子,有關於‘炁’的消息,東海龍王自然也早早的就對他有所提點。

天地元氣,金木水火土,陰陽風雷雲,都是平等的,並無高低上下的區彆。

但仙神們練炁的時候,根據他們練炁時所采集的氣象不同,以及練炁法的不同等等,他們所煉出來的‘炁’,自然也是有高低上下之區彆。

炁的品質越高,仙神施展法力的時候,所撬動的元氣的變化,也就越發的不可揣度,最終其所施展出來的術法,也就越發的玄妙莫測。

“這煉炁法,還真的是一個問題。”敖丙忍不住斟酌起來。

他而今所修行的法門,乃是祖龍秘傳,升龍禦天經。

但這升龍禦天經,是祖龍於妖族的時代所推演而出的修行法——那個時候,天地之間根本就沒有‘炁’的定義,或者說,那無數妖族身上所自帶的,有著各種特色的‘妖氣’,便是等同於‘炁’一般的存在。

如此,祖龍在推演這升龍禦天經的時候,自然也就忽視了所謂‘炁’的存在,這升龍禦天經中,也沒有所謂的‘練炁’法——至少,第一卷中是沒有的。

龍族傳承良久,龍宮當中,當然不會缺少煉炁法的存在——比如說,每一位真龍,他們自身的氣息和天地元氣相合,便是一種被稱為‘真龍炁’的‘炁’。

敖丙此時,雖然不曾練炁,但真龍血脈之下,也有近乎於真龍炁一般的法力,這才能讓他在施展術法的時候,能輕而易舉的壓製那些尋常的仙神。

問題在於,煉炁法,乃是妖族的時代被埋葬過後的產物,而敖丙所修行的法門,卻是妖族時代的修行法。

這隔了一個時代的修行法和煉炁法,他們之間的相性到底如何?他們之間的匹配度,到底如何?

敖丙先前的時候,也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畢竟,他在找到升龍禦天經第二卷之前,並沒有登仙的打算。

但現在的話,敖丙卻突然發現,這煉炁法,已然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還是得先找一找那升龍禦天經的第二卷。”

“若是那第二卷中,的確缺了煉炁法的話,便看看龍宮當中所傳下的那些煉炁法,和升龍禦天經的相性,到底如何。”

“實在不行的話,以真龍炁為基礎,強行用天地之源來衍化適合自己的炁,也不是不行。”

敖丙思索片刻,有了決定過後,注意力才是又重新落回到太乙真人另外一部分言語上。

“速離乾元山,一路往北過黃河,於黃河邊上孟津渡靜候。”

“待得有一老者背雲霞,負華彩而至時,三太子送其過河,自有機緣。”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