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頭香(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有宗教信仰的可以跳過67,68兩章,僅個人見解)

初一的淩晨四點,寧波的空氣中帶著絲絲寒意。

林棟輕手輕腳地抱起已經疲憊不堪的蘇雨晴和麗娜,將她們安置在一輛豪華房車的後座上。

房車內溫暖舒適,蘇雨晴和麗娜在柔軟的床上漸漸又沉入夢鄉,臉上仍帶著一絲疲憊卻滿足的微笑。

房車緩緩啟動,朝著奉化的方向駛去。

林棟坐在前排,凝視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色,心中充滿了期待。

每年初一,林棟家裡都要吃素,然後去寺廟裡參加至少三天的禪修。

與其他富豪不同的是,林棟家並不在初一的0點去寺廟上頭香,而是在淩晨四點出發前往奉化,隻需趕上五點半的早會。

奉化的這座寺廟由林棟家全額布施,修建花費至少3000萬,不對外開放,儘量減少世俗乾擾,是專門供養純修行者的。

因此,林棟參加的五點半早會所上的香,便是頭香。

對外開放的寺院比較麻煩,需要在佛教協會登記,並且每年還有指標要求,如果是火爆的寺院,想辦一場法會都很難得到批準。

就比如杭州的靈隱寺,賬戶上躺著50億的現金,住持向上麵申請我們要閉寺7天,辦一場法會,靜心修行一下,不好意思,不批準。

沒有靈隱寺,飛來峰的門票可就沒多少人願意掏錢了。

這次禪修,林宏偉和聞人淑儀並沒有參加,二人在上周剛剛參加完水陸法會,於是讓林棟代表家裡去。

車內靜謐而溫暖,隻有輕微的引擎聲伴隨著車輪滾動的聲音。

林棟閉上眼睛,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刻的寧靜。

他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回到了小時候每年初一隨父母去寺廟的場景。

那時,他還不完全理解禪修的意義,隻覺得寺廟裡的一切都充滿了神秘和莊嚴。

上一世美國留學回來後,心思太浮躁,再也沒有心思跟隨父母來禪修了。

而現在,他已經逐漸明白,禪修不僅是對身體和心靈的淨化,更是對人生智慧的追尋。

林禪寺位於奉化的一處山穀中,四周青山環繞,環境清幽。

房車在清晨的微光中駛入山門,遠處傳來清脆的鐘聲,似乎在歡迎林棟的到來。

5點半,寺廟的早會準時開始。

林棟帶著在房車裡收拾整齊的蘇雨晴和麗娜,穿上海青,來到大雄寶殿,殿內莊嚴肅穆,供奉著一尊威嚴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靜靜地注視著每一個進入殿中的人。

住持法號“智德”,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僧,麵容祥和,雙目清明。

智德住持站在佛像前,開始主持早會。

早會的第一部分是禮佛,林棟帶著蘇雨晴和麗娜一起跪拜禮佛。

禮佛的儀軌非常嚴格,需要先雙手合十,然後跪下,額頭輕觸地麵(蒲團),雙手向前伸展,手心向上。

這個動作要重複三次,行三跪九叩禮,每次都要心存虔誠,心中默念佛號。

禮拜完成後,需要將禮佛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他們都能離苦得樂,早日成佛。

日常禮佛結束後,智德住持帶領眾人開始早課。

早課的內容包括誦經和打坐。

智德住持選擇了一段《心經》,他帶領眾人齊聲誦念。

誦經時,需要全神貫注,心無雜念,聲音要低沉穩重,與心靈共鳴。

如果沒有辦法熟練背誦,也可以看著經書。

一旁的小師傅已經將三本《心經》準備好,遞給林棟三人。

林棟有過經驗,勉強能跟上師傅們的速度,而蘇雨晴根本看都看不過來。

麗娜就更彆說了,沒幾個字認識的,隻能學林棟跪在蒲團上,一言不發。

誦經結束後,眾人開始打坐。

打坐的時間大約半個小時,期間需要保持完全的靜默,專注於呼吸,感受每一次呼吸的進出。

蘇雨晴和麗娜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在林棟的指導下,成功進入了狀態,但又很快被身體的饑餓與困意乾擾。

早會中的打坐意義就是克服困意與餓感,這樣才能進入禪定的第一境界。

林棟在忍者訓練後,對禪定的理解已經加深許多,沉浸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後,感覺沒過幾秒鐘,早會就結束了。

齋飯是寺廟每日的重要儀式,所有人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情用餐。

用餐時,齋堂內一片靜默,隻有碗筷輕輕碰觸的聲音。

每個人都專注於眼前的食物,細嚼慢咽,品味每一口飯菜的滋味。

在用齋過程中,智德住持為林棟三人講述了一個故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禪師,他名叫百丈懷海,是唐代著名的禪宗大師。

百丈懷海禪師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修行原則,那就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他認為,修行不僅僅是在禪堂內打坐、念經,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勞動來鍛煉身心。

百丈懷海禪師每天都會親自下地勞動,無論是種田、砍柴,還是做其他雜活,他都親力親為,從不懈怠。

有一天,他的弟子們看到禪師年紀已高,便勸他休息,不要再親自勞動了。

但禪師堅定地說:“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意思是說,如果一天不勞動,就一天不吃飯。

弟子們無奈,隻好遵從禪師的意願。

禪師的這一原則不僅影響了他的弟子們,也成為後世禪修者的重要修行準則。

齋飯結束後,大家依次將餐具清洗乾淨,恢複原位。

這一切井然有序,仿佛是一場無聲的修行,培養了每個人的耐心和專注。

隨後,智德住持邀請林棟一家到他的禪房內喝茶。

禪房布置簡樸,牆上掛著幾幅禪畫,幾案上擺放著幾本佛經。

林棟與智德住持對坐,蘇雨晴和麗娜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聆聽。

“風起雲湧,心境如何?”智德住持微笑著問道。

“隨緣而動,心安無礙。”林棟恭敬地答道,“此次帶兩位朋友前來,也是希望她們能感受此處的清淨與智慧。”

“修行不在山水之間,而在心海之中。”智德住持點頭道,“你們能來到這裡,便是緣分所至。”

蘇雨晴忍不住問道:“住持,您說的修行究竟是什麼?”

這是她第一次接觸佛學文化,之前她一直認為是迷信來著。

智德住持微微一笑,目光深邃,緩緩說道:“修行,乃是修正行為,淨化心靈。佛法如海,智慧如燈,通過修行,我們可破迷開悟,超越塵勞,得大自在。”

林棟解釋道:“佛學的思想很深奧,很多曆史名人到最後都會研究神學,因為這些經文其實是修行的方法和智慧的結晶。通過修行,我們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超越煩惱,達到內心的平靜。”

“正是如此。佛法不在外求,而在內證。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乃是人間導師。我們當學其道,效其行,而非迷信其名,逐世俗之欲。”

麗娜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悄悄地問蘇雨晴:“他們在說什麼?”

蘇雨晴雖然明白每個字的意思,但串起來她也感到困惑,搖了搖頭:“其實我也不太懂,但感覺很有深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