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都中有叛逆(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車廂低矮,幸好有狗兒眼疾手快,用手掩住朱肅的頭頂,突然站起的朱肅這才沒有撞上頂棚。

然而,朱肅卻已經顧不得這些細枝末節了,他瞪大了眼睛,急切的詢問狄猛身邊的那位府裡的門子道:“怎麼回事?”

“回殿下,小人……小人亦是不知。”那門子有些畏懼的應道。“那海事司的官兒得知殿下不在府上,便火急火燎的離開了。”

“小人也沒來得及問個明白……”

“……殿下,這……”狄猛始終追隨在朱肅左右,眼見朱肅麵色凝重,雙目幾欲噴火,知道這是朱肅怒極之時的表現。

那阿比蓋爾,是殿下吩咐讓海事司接觸的人物,而今竟不明不白的死了。

便是狄猛,也覺得其中必定有什麼蹊蹺。

“殿下,我等是否要改道海事司去,尋楊大人問明究竟?”狄猛想朱肅建議道。

“走,改道海事司……不,等等。”朱肅本下意識的想要答允,但轉念一想,卻又推翻了剛剛的想法。

他舉目看向車外,雖說夜色漸深,但秦淮河畔,仍是燈火通明,街道兩旁仍有攤販正叫賣著,三五成群的書生與喝酒了酒的紈絝時不時走過,遠處,河上花船裡的唱曲聲隱約傳來,教人如癡如醉。

這裡是應天,是天下一等一繁華的所在。也是最為人多眼雜的地方。

若自己星夜馳入海事司,被有心人看了去,會不會打草驚蛇?

念及此,朱肅又在車廂內的錦墩上躺了下來。

“不過沒了一個番人,多大點事?”朱肅恢複了方才懶洋洋的姿態,向著狄猛擺了擺手,仿佛阿比蓋爾的死,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在咱大明滯留的番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死了便就死了,番人難道還能比我明人高貴不成?”

“繼續……繼續打道回府!”

“本王醉了,你等先快馬去報王妃,給本王燒一碗醒酒湯……”

說罷,朱肅便閉目靠在了錦墩上,開始呼呼大睡。車外,狄猛和車內的兩名內侍狗兒、三保紛紛對視了一眼,頗有些心領神會,便喚來親兵副將,招呼了一聲。

“殿下醉了,正在車內安睡。你等將車馬趕穩當些,本將先行一步,好讓府中為殿下備好醒酒的湯藥。”

“是。”副將向狄猛行了個軍禮,狄猛於是便先行一步,離開了大隊。其餘人馬則仍舊趕著朱肅的馬車,慢悠悠回到了周王府。

馬車到周王府時,府門口王妃狄猛帶著幾個府內的親兵,早已在此相侯。見朱肅到達,狄猛和親兵們將一身酒氣的朱肅小心翼翼的攙下馬車。周王朱肅似乎當真醉的不輕,即便被攙下車,整個人仍然在呼呼大睡,讓這一大幫人很是耗費了一番氣力。

等到府門關閉,被一群人攙扶著來到了後院,朱肅睜開了眼睛,離開狄猛的攙扶站了起來,眼中儘是凝重之色,問狄猛道:“如何,是怎麼死的?”

狄猛與朱肅相處許久,是何等的默契,殿下忽然裝醉,他馬上便領悟過來殿下是要隱秘行事,不想打草驚蛇。是朱肅的馬車在路上磨蹭的這一會,他早已先行一步,通過王府的渠道,和仍在海事司的楊士奇取得了聯係。這時候他拿出一份從海事司取來的密信,從容道:“殿下且看。”

朱肅將密信展開,認出了這密信正是自己門下楊士奇的手筆。他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有些不敢相信的皺眉道:“醉死?”

第(1/3)頁

第(2/3)頁

“是。”狄猛點了點頭。“據楊大人所言,他親自探查了這阿比蓋爾的死狀。其人渾身酒氣,蜷縮於城外臨時居住的窩棚之中,手中仍有一壺尚未飲完的醉仙酒。”

“且其身上並無外傷痕跡。想來除了醉死,也無其他可能了。”

“嗬,和李太白一個死法?這番鬼倒是好生瀟灑。”朱肅冷笑一聲道。

楊士奇在信中,雖然論斷了阿比蓋爾的死是因為醉死……但字裡行間,卻也有諸多猶疑不定的模樣。

而朱肅,就更是完完全全的不相信。

阿比蓋爾隻是賴酒,並沒有犯其他事,海事司亦沒有拘捕訊問之職權,朱肅隻是提點海事司向阿比蓋爾詢問三佛齊海匪的細節,這點小事也沒必要將這番人抓起來訊問。因此楊士奇也隻是用幾壺醉仙釀作餌,向這番人詢問了一些被海賊俘獲時候的細節,接下來便沒有再做什麼了。

可問題就在這裡,海事司剛剛問過阿比蓋爾,阿比蓋爾就醉死了……這天下間,何來如此巧合的事?

“殿下……”三人之中,最為機警的三保似乎想到了什麼,麵色略微一白,出言提醒朱肅道:“這番人在我大明無親無故,想來和他人也談不上有什麼深仇大怨。若是有人動手殺人,必定有其原因。”

“隻怕……”

“隻怕,便是因為那三佛齊海盜之事了,”朱肅接過三保的話頭說道。他的聲音仿若來自於九幽地獄,冷的足以讓人如墜冰窟。“本王原以為,那三佛齊之地即便真有海寇,也當是來自於某國土著,亦或者是陳祖義餘黨。”

“可若阿比蓋爾真是因此事而死,那麼,就可以說明,這些海寇,勢力甚至延伸到了我大明帝京。”

“甚至於……他們就是出自我大明!”

最後一句話,朱肅說的咬牙切齒。

“這!”狗兒、狄猛二人對視一眼,俱都驚訝。

“這……殿下,應該不會罷。”狄猛思忖著說道。“我大明國力昌盛,四夷賓服,若是外邦之人,不識我大明天威,便也罷了。”

“在我大明治下,又有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等自絕於大明的勾當?”

“這……這完全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不是?”

“然而財帛動人心。每個人都喜歡自詡聰明,但這天下,始終還是蠢貨多。”朱肅道。這兩個猜測,他反倒更加傾向後麵一個。

一夥遠在三佛齊的海寇,能把手伸到大明的應天府裡殺人,這件事始終還是太過魔幻了些。況且,距離海事司接觸阿比蓋爾,也不過才過去了數日。即便那三佛齊的海盜有通天的本事,除非有人覺醒了什麼勞什子係統,不然絕不可能這麼快的在遠在萬裡之外的應天府裡布置殺人。

但若是這夥人就是出自大明,那便能說得通了。出自大明,那麼他們的首腦自然有可能就在應天府內。得知了海事司尋找一位番人詢問南洋海盜的事,這群人的海盜首腦慌亂之下,擔心阿比蓋爾供出什麼蛛絲馬跡,從而布置殺人,這便十分的具有可能。

是大明內部出現了叛徒!

“城外窩棚中死了人,這事是歸哪個衙門管?”朱肅問道。

當務之急,是該先查出阿比蓋爾之死的真相。確定了真相,才能夠對症下藥,選擇相應的辦法。要是這阿比蓋爾當真是醉死的那就最好,一切相安無事,大明該是怎樣,之後就仍是怎樣。可若是阿比蓋爾當真是被人害死的。

那麼,朱肅認為,有必要在大明征伐安南以前,先將大明內部的這些不安定的因素,給好生的清洗一遍。

第(2/3)頁

第(3/3)頁

安南之戰是老朱勢在必得的戰役,也事關大明本土的擴張和底蘊,若真有一夥在南洋頗有勢力的大明叛徒潛伏在應天府,指不定就會引發出某些讓朝廷意想不到的狀況。

萬一,這夥叛徒,其實是朝廷日後派去征伐安南的武勳,為了一己私利,將安南又如曆史上那般,給弄的烏煙瘴氣,失儘安南民心……

那麼,對大明而言,這絕對是無法承擔的、極其巨大的損失。

“回殿下,該是應天府尹。”三保答道。“應天府尹,督管應天府周邊諸縣,阿比蓋爾死去的窩棚,該是在應天府尹的轄區範圍之內。”

“應天府尹麼……”朱肅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應天府尹梁淑元,此人朱肅並不熟知,蓋因此人並非新學門下,素來和他的周王府也無瓜葛。真要論派係,此人卻是太子朱標的門下。

據說此老是一個守舊老儒,為官雖然清正端方,脾性卻是又臭又硬。朱肅不認為自己可以說動他襄助,除非去尋朱標。可這事如今還隻是捕風捉影,為了一個番人的事去叨擾忙碌的朱標,也非朱肅所願。

“殿下,阿比蓋爾所屬的棚戶,五城兵馬司亦有管轄整肅之權。”覺察出朱肅臉上的為難之色,狗兒遂提醒朱肅道。“南城兵馬司之中,千總董吉乃是曾經隨您征戰過納哈出的舊部。城外棚戶轄區的安泰,正歸於南城兵馬司的轄製之中。”

“董吉?”朱肅微微一愣,旋即就想起了一位麵闊口方,提著一口戰刀,赤膊朝敵人英勇衝鋒的身影。

這位董吉嚴格來說,並不是朱肅的部下,此人本是薊鎮軍戶,在朱肅當年與納哈出對戰時,立下了諾大的功勞。那一戰,隻是一位百戶的董吉英勇奮戰,以步當騎抵當住了一支納哈出騎兵的進攻。最後反攻之時,甚至因為嫌棄盔甲礙事,妨礙了他追擊賊寇的速度,因而斬斷盔甲上的絲締將甲胄丟棄,提著一把戰刀,如瘋了一般用肉腳去追擊一名騎馬逃跑的蒙古將領。

當時在戰場上,朱肅便注意到了這位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百戶,雖然他殺紅了眼,準備赤膊就衝入敵陣的行為並不可取,但是,朱肅卻仍舊誇讚了他臨敵之時的勇猛。

之後的戰後敘功,更是發現此人竟靠搏命斬下了兩名納哈出麾下騎將的人頭,以步當騎本就難得,竟然還能斬殺敵人將領。朱肅親自為他表功,這份功勞讓他從一名百戶,直接升到了千戶,更是從邊關苦寒的薊鎮,被調任到了如花花世界一般的應天府,可以說是羨煞了旁人了。

隻是,五城兵馬司……

朱肅記得,董吉該是被調任到了京軍才是啊。

其實五城兵馬司在洪武朝也是正軍,隻是這些年來,應天府人丁暴漲,往來商賈絡繹不絕,各種治安問題也隨之紛紛露出水麵。

身為大明帝京,怎能不夠安穩,被往來客商、番人、使節給看了笑話?於是老朱大手一揮,重構了五城兵馬司,讓五城兵馬司負責維護應天府上下的治安事宜。

相對於其他正兵來說,五城兵馬司與其說是軍隊,其實更像是後世維持治安的警察、武警部隊等等組織。城中發生的暴力事件、踩踏事件等,也一應歸五城兵馬司解決。其他軍隊平日裡是呆在軍營裡操演,戰時還要負責出擊殺敵,而五城兵馬司最大的職務,則是負責巡城,不間斷的巡城,這份比正軍輕鬆的多的差使,也使得五城兵馬司被戲稱為軍中的養老之地。

“這樣一位猛將,竟然被調任到了五城兵馬司之中麼。”朱肅有些奇怪的自語道。

不過無論如何,董吉該是一位可以信任的。將此事交托於他,朱肅就可以通過他來推進阿比蓋爾之死的調查事宜。於是,朱肅便吩咐三保明日一早,去將那董吉帶入周王府中。相信以他曾經與董吉的淵源,這種隻是舉手之勞的事,董吉斷然不會拒絕。

(本章完)

d qq

qq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