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臨近三十夜,小小的村莊開始熱鬨了起來。在家門口的那條小路上,李清樂隔三岔五就能看到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來來往往,他們穿著光鮮,提著大包小包,笑容滿麵,和常年在村裡的人比起來他們顯得很“洋氣”。每每看到他們,李清樂總免不了流露出一些豔羨的神色,除了眼饞他們的風光,她還羨慕他們和家人團聚的快樂。這也就引起了她心裡埋藏著的那個期待,她多希望這個時候也能在家門口看到爸爸媽媽啊,隻是這樣的期待已經落空兩年了。今天,她和往年一樣把家務做完就回到臥室去做作業了,快過年了,奶奶通常不會再安排太多活給她做。一時間家裡陷入了寂靜,她在裡屋默默地寫著作業,一麵靜靜地探聽著外屋奶奶的動靜。“今天,奶奶什麼時候才會出去串門呢?”奶奶要是不出門,她就不能自由地看電視了,她還想出去玩雪呢。
突然,她聽見家門口有了一陣嘈雜聲,有汽車的聲音,也有人說話的聲音。“誰家的爸媽又回來了?”她想出去看看,但是又覺得沒什麼好看的,反正他們一會兒就會過去了,也和她沒什麼關係。隻是,這次有些奇怪,嘈雜聲沒有和以前一樣越走越遠,相反離她家越來越近,聲音也越來越大。
“媽,我們回來了哈哈哈……”這聲音她太熟悉了,是媽媽的聲音。
“哎呀,回來了。怎麼都不提前打個電話回來給我們說一聲。”外屋奶奶的聲音滿是驚喜。
李清樂的內心一陣激動,她想出去看媽媽,可是,她沒有出去,她不知道見到媽媽該說什麼,該是什麼反應。
“媽,我們買了好多東西回來。看,這是我給你買的衣服,來,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哎呀,回來了就好了,買什麼衣服,浪費錢嘛。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穿什麼新衣服。”
“咦,說的什麼話。快,穿上看看。”
果然,沒有人想起她。李清樂聽著外屋的歡笑聲,默不作聲,內心慢慢變得平靜,繼續埋頭寫她的作業。她在想著自己什麼時候出去合適,現在出去會不會打斷他們的歡樂,奶奶肯定又要安排她給他們做飯了,每次都這樣。算了,寫完作業再出去吧!
“哎,樂樂和亞亞呢?沒有在家嗎?”聽到媽媽問起她,李清樂瞬間又激動了起來,握筆的手微微顫抖。
“亞亞出去玩了,樂樂在裡屋寫作業呢!”
奶奶的話音剛落,李清樂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高跟鞋的聲音響起,匆忙地朝著裡屋走來。
“妹兒,你在家啊?媽媽回來了,你怎麼不出來看媽媽?”在裡屋門打開的同時,李清樂看到了媽媽熟悉的臉,依然是白白淨淨的,身上的穿著還是那麼時髦,應該說比以前還要時髦,整個人也多了一些光彩。
“媽。”對上媽媽滿是笑意的眼睛,李清樂也笑著喊了一聲媽媽,然後她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她甚至忘了站起來走向媽媽。
“哎呀,你這孩子,我還以為你不在家呢。”媽媽說著走過來緊緊地抱著她,摸了摸她的頭,又拉著她的手走到外屋。
“嗐,你們看這孩子。我們都回來半天了,嘻嘻哈哈說了那麼久的話,她一個人在裡屋一聲不吭。我還以為她不在家呢。”滿屋子的人一臉驚訝地看著她,哈哈大笑。
看到她出來,爸爸也停下手裡的活,走過來摸了摸她的腦袋。“爸爸媽媽回來了,你怎麼不出來呢?”對於爸爸的問題,李清樂不知道怎麼回答,隻是傻笑著看著他們。
“咦,她就是這樣,誰來她都不管。”奶奶穿著新衣服看著指了指她,拉下了剛剛還笑著的臉。
聽見這個話,李清樂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很快就被媽媽塞到手裡的零食衝淡了。
“樂樂,你快去拿一塊肉出來煮,我去買點菜。你爸媽,還有這些叔叔阿姨應該餓了。”
她就知道!
“媽,不用。我們來的時候在城裡買了很多菜回來,我們燒就行了。”李清樂還沒有來得及放下手裡的零食,媽媽就開口阻止了奶奶。“妹兒,你吃你的。我和爸爸做飯就行了,你哪能做這麼多人的飯。”聽見媽媽的話,李清樂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奶奶。
“她能做,你們彆看她這麼小,她能做八九個人的飯呢。我們請工程掰玉米的時候都是她做飯。”這樣誇耀的話李清樂聽了不止一次,以前聽見的時候她會有些開心。但是,現在再聽到,她卻覺得很委屈,瞬間,鼻子一酸,淚花模糊了眼睛。
“哎,伯娘,你彆忙了,我們這麼多人呢。怎麼能讓一個孩子給我們做飯,我們來做,我們都會做飯。”在滿屋的嘈雜聲中,一個陌生的叔叔也開口製止了奶奶。最終在大家的圍攻下,奶奶沒有再說話。
那天,李清樂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邊,聽著媽媽給她講他們在外麵的事情,看著媽媽麻利地收拾著家裡。清冷的家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鬨了。
下午吃完了飯,那些和爸媽一起回來的叔叔阿姨就回去了,家裡的喧鬨減少了一些。媽媽卻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妹兒,把你的臟衣服都抱出來,媽媽今天給你們把臟衣服全洗了,我們乾乾淨淨過年。
李清樂回到裡屋很快就拿了兩件衣服,一條褲子出來。
“你的臟衣服就這些嗎?”看到她手裡的那幾件臟衣服,媽媽瞪大了眼,一臉的不可置信。
“嗯,就這幾件,沒了。”
“你的衣服都在哪兒呢?我看看。”
李清樂放下手裡的衣服,帶著媽媽來到裡屋,指著衣櫃裡的兩個袋子,說:“我的衣服都在這兒,這些都是乾淨的,有一些我還沒有穿過。”
媽媽把她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拿出來,細細地端詳,還時不時拿到鼻子邊聞了聞。
“你這些衣服都是誰給你買的?怎麼全是舊的,你沒有新衣服嗎?”媽媽的語氣疑問中好像帶有一些怒氣。
“這些都是奶媽拿給我的,她說這些是姐姐穿過的衣服,小了,但是又沒有破,扔了可惜,就拿來給我了。”李清樂不知道為什麼剛剛還那麼溫柔的媽媽會一下子生氣了。繼續說到:“我有新衣服的,之前奶奶給我買過幾件,我都穿破了。”
“都是奶奶給你買的嗎,買了幾次?”
“都是奶奶買的,去年和今年都買了兩三次。”
媽媽沒有在說話,隻是臉色變得格外難看。李清樂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什麼,臉紅紅地看著媽媽。媽媽在那一堆衣服中挑挑揀揀了半天,最後選出了一件衣服和一條褲子。
“不洗了。這些衣服全扔掉,明天媽媽帶你進城去買衣服!”媽媽把挑選好的衣服褲子拿給她,然後一股腦地把其他的衣服全部塞到袋子裡,拎起就往外屋走。
“這是怎麼了?”正坐在院子裡的奶奶看見媽媽一臉怒氣出來,不解地看了看媽媽,又看了看她。媽媽沒有說話,把手裡的衣服呼地一下子扔到了垃圾堆裡。
“哎呀,這些都是她奶媽拿給她的,你怎麼扔了,多可惜啊!”看見散落在垃圾堆的衣服,奶奶叫了起來,站起來指著站在門外的李清樂急切地說道:“你還站在那裡乾什麼?快去撿起來,那些衣服都是你奶媽拿來給你的,都還能穿。”
“不許撿!明天我們去買新的!”媽媽鐵青著臉,看了奶奶一眼就要往裡屋走。
“哎呀,你錢多了不是?她又不是沒有衣服穿,那麼多衣服呢,還買什麼新衣服,那不花錢啊?你就是這樣亂花錢!”媽媽的話也激怒了奶奶,她憤憤地指著媽媽的背影吼著。
“我出去打工賺錢就是要給我孩子花的,我又不是賺不了錢,我的孩子還用不著穿彆人穿過的衣服。誰愛穿就誰拿去穿!再拿彆人穿過的衣服給我妹兒穿,我一把火燒了!”
那天晚上,李清樂躺在裡屋的床上,聽見外屋的爸媽小聲地說了好久的話。他們說的什麼,她聽不太清,但是她大概能猜到他們會說些什麼。
隔天早上,李清樂就看到媽媽紅腫的眼睛。
新年前的最後一次趕集人山人海,媽媽緊緊地拉著她的手,不停地和姑姑商量著要買的東西。表妹和李清樂興高采烈地跟在她們兩個大人的後麵,不用擔心人群的擁擠。她們逛了很久,從街頭擠到街尾,從這條街竄到那條街,從這家店出來,又跟隨著人群擁到那家店。一路上李清樂手裡的零食就沒有斷過,媽媽隻要看見她往哪個小吃攤看,就毫不猶豫地拉著她去買。
“樂樂,你要少吃點啊,你已經很胖了,再吃下去就更胖了。你看你表妹就吃得很少,所以她就很瘦,穿衣服也好看。”
姑姑刺耳的調侃聲傳入她的耳朵,這讓李清樂很不高興。
“沒事,妹兒,吃吧吃吧,又不是天天吃。衣服那麼多,總會有適合你的。”
還好媽媽不甘示弱,給她解了圍。
等到她們把吃得東西買得差不多了,媽媽和姑姑就張羅著要給她和表妹買衣服了。走進服裝店,李清樂既開心又難受。如姑姑所說,因為她胖,又長得不好看,總是買不到好看得衣服。漂亮的衣服她穿著不合適,穿著合適的衣服又不夠漂亮。而苗條又漂亮的表妹買衣服就很快了。就這樣,因為她,她們進進出出了很多服裝店。
“哎,算了吧。嫂子,我看是買不到樂樂的衣服了。要不,就隨便買一件合適她的衣服吧。漂亮的衣服給她穿也是浪費。”在她們再一次空手走出服裝店的時候,姑姑終於忍無可忍地對媽媽開玩笑似的說道。
姑姑脫口而出的話讓媽媽一頓,有些疲憊的臉變得嚴肅了起來。“三妹,要不你先帶思思回家吧。我和樂樂再逛一會兒。我已經兩年沒有給她買過衣服了,怎麼能隨便買呢。樂樂雖然胖,但是穿漂亮衣服也不是什麼浪費的事。”說完就拉著李清樂向另一家服裝店走去。對於姑姑的嘲諷,李清樂有些難過,但是沒有覺得有多大的憤怒。姑姑不喜歡她,甚至看不起她,這是她早就知道的。她記得有一次在街上看到姑姑的時候,她高興地向姑姑打招呼,姑姑看了她一眼就把頭扭向一邊,假裝沒有看到她。可是在見到奶奶之後卻一次一次地說李清樂看見他們都不說話,奶奶轉頭又在電話裡向爸媽告狀。慢慢的,本就內向的她再見到親戚們到家裡做客,也就隻顧著埋頭做飯招待他們,不再和他們聊閒。於是,李清樂見人不會打招呼,愛擺臉色的名聲就在親戚間傳開了。有一次,表哥表妹來家裡玩,奶奶為了教她規矩,讓李清樂端著水站在他們後麵,在吃飯的時候,給他們端飯添飯倒水。那場景李清樂隻在電視劇裡看過,她有憤怒、有委屈、有疑惑,更多的是覺得可笑。明明表哥表妹和她年紀相仿,她卻要這麼卑躬屈膝地服侍他們,可是她從來沒有在彆人家看見過誰是這樣招待客人的。奶奶卻說這是以前的規矩。即使這樣,每逢親戚來家的時候,李清樂也免不了成為他們飯桌上討論的話題之一,客人走後奶奶的指責和告狀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環。當然,姑姑對她也不是沒有溫情的時候,在農忙時節,奶奶總會打發她和二哥去給姑姑家幫忙。每到那些時候,手腳麻利又勤快的樂樂就能看到他姑姑姑父的笑臉,感受他們的熱情,在他們一聲聲的誇獎中忙完他家的地裡,再忙他家的家裡。此時,漂亮的表妹、嘴甜的二哥、帥氣的表哥在他們的嘴裡都變成了好吃懶做的討厭鬼。尤其是漂亮活潑的表妹,明明就比李清樂小了不到一歲,但是他們卻說她太小了,不讓她去地裡乾活,怕她被太陽曬,怕她被雨淋。而李清樂就要像個小大人一樣風雨無阻地跟著一群大人下地乾活。有時候她和二哥去姑姑家玩,姑姑麵對一群正在玩樂的孩子,也隻會叫她去做飯。她說其他人手腳不利索,不會做,做不好。可是,那明明不是在李清樂的家裡,她明明應該是客人。
“樂樂,姑姑有沒有帶你買過衣服?”
“沒有。”
“媽媽,姑姑為什麼要帶我買衣服?”
媽媽奇怪的問題讓李清樂不再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姑姑為什麼要帶她買衣服,姑姑又不是她的媽媽。她的衣服要麼是奶奶給她買,要麼是奶媽拿給她的。
“我打過電話給姑姑請她帶你買衣服。你這麼小,不會買衣服,奶奶年紀又大,買的衣服都是又便宜又老式的。我就寄錢給奶奶,請姑姑找奶奶拿錢帶你去買,我以為……”
媽媽沒有再往下說,李清樂也終於知道了今天早上媽媽為什麼要問她有沒有新衣服,又為什麼看到奶媽拿來的那些衣服時那麼生氣。
她的心臟一陣緊縮,她不知道該說什麼。
“走,我們去買衣服!”
媽媽拉著她的手更緊了一些,嘈雜不已在街道中,李清樂還是聽到了媽媽乾脆的聲音。
她們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吃罷晚飯,李清樂就沉沉睡去,她很累,比乾活還累。可是她很開心,因為媽媽給她和二哥買了好多新衣服。她清楚地記得,姑姑走了之後,媽媽腳穿一雙新買的平底鞋,手拎著從家穿來的高跟鞋和她把三條街的服裝店全都看了個遍,媽媽一遍一遍地問她喜不喜歡,一次一次地讓她試穿。她從來沒有看見過那麼多的漂亮衣服,更不知道原來有很多衣服穿在她身上也很好看。一天的時間,她知道了她喜歡的衣服顏色不是隻有黑灰色,她能穿的褲子也不是隻有麻袋樣式的,她還能穿小裙子。對了,她還問媽媽要了一雙她在街邊看上的毛茸茸的漂亮拖鞋。
後天就是三十夜了,她從來沒有這麼強烈地期待過三十夜的到來,因為她能穿新衣服了。
“哎喲,這是樂樂嗎?變得這麼漂亮了。”
“嘿,沒想到我們樂樂打扮起來也是一個漂亮小孩哈。”
“今天的樂樂不是小老太了呀,小孩子還是要有爸媽在身邊。”
“你看看,這孩子還是那天我們剛來的時候看到的那個嗎?哈哈哈……”
……
三十的下午,親戚們陸陸續續地來了,幾乎每個人看見李清樂都是一臉的驚訝,繼而是此起彼伏的誇讚。就連姑姑也難掩驚異之色。從未被誇讚過漂亮的李清樂心裡開了花,害羞地躲在媽媽身後。
當電視機裡三十夜零點倒數的最後一聲停止時,村裡蓄勢待發已久的鞭炮聲霎時間響起,李清樂家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已經缺席兩年的團圓飯也正式開始,李清樂坐在爸爸媽媽中間,爸爸媽媽在和親戚們談笑之餘,也沒忘了給李清樂的碗裡夾來各種各樣好吃的。新年的氣氛在大人們推杯換盞和小孩們嬉戲玩鬨中到達高潮,團圓飯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李清樂注意到媽媽已經喝了很多酒了,臉紅紅的,眼裡滿是醉意。
“哎,嫂子,你們過完年就要回去了吧?打算哪天走啊?”
一個端著酒碗的叔叔突然提到了年後返工的事,飯桌上喧鬨的聲音少了一些。
“打算初六走,你們呢?我們一起回去啊?”還沒有等媽媽說話,爸爸就說完了。
“哎,初六我們走不了,我們今年打算把大兒子也帶去,他爺爺奶奶舍不得,還得等幾天。”
“我們也一樣,今年也打算把小兒子一起帶回去。”
爸爸的話讓李清樂吃了一驚,沒有人和她說過爸媽這次回來要把二哥帶走。要是爸媽把二哥帶走了,那家裡就隻有她和奶奶了。她看了看爸媽,又看了一眼坐在對麵的二哥,他也一臉的迷茫。李清樂頓時覺得很失落,但是沒有說什麼,隻是低下頭吃飯。見狀,爸爸又給她夾來一塊魚,輕輕地放在她的碗裡,媽媽伸手撫摸著她的頭,輕輕地說道:“隻是要委屈了我們妹兒了。她二哥也不是讀書的料,老是在家裡混日子也不是個事兒。我和他爸把他帶在身邊還能少惹點禍,也能教他學一門手藝,讓他以後能自己養活自己。”
媽媽的話李清樂聽得很清楚,但是,她想不明白,為什麼爸媽不帶她一起去。之前他們把大哥帶走,現在又要把二哥帶走,就留她一個人在家裡。她多想和爸媽一起出去啊,她不想和奶奶待在家。李清樂的頭越來越低,眼淚開始往下掉。
“隻是我們把她二哥帶走了,家裡就她和她奶奶了。我婆婆年紀大了,這孩子性格又內向,還希望大家有時間能來幫我看看她。”媽媽的聲音開始有些哽咽,這讓李清樂的眼淚掉得更快了。但是她努力地控製著自己,不讓自己哭出聲音。
“我知道我家妹兒不懂事,嘴笨,性格也不討喜。但是這不是她的錯,都是因為我和他爸沒有時間教她,沒有把她教好。如果以後這孩子做了什麼事讓你們不高興了,你們就罵我和他爸,彆說這孩子。要不是有她奶媽,她可能都來不了我家。”說罷,媽媽端起酒碗搖搖晃晃地走到奶媽麵前,重重地碰了一下奶媽的酒碗。“姐,我替妹兒感謝你,我們一家都感謝你!”說完仰頭一口就把碗中的酒喝個精光。
“妹啊,你喝醉了,去睡覺吧!”奶媽一隻手扶著媽媽,一隻手端起酒碗喝了一口。放下酒碗就要去奪媽媽手裡的酒碗。“我沒喝醉,我清醒得很。我給你們說,我家妹兒命苦。從小就離開爸媽,好不容易回家來了,我和她爸又把她丟在家裡出去了……”媽媽話還沒有說完,已經泣不成聲。
那一年的年夜飯是怎麼散場的,李清樂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她記得,最後爸媽還是留下了她,帶走了二哥。爸媽和那些人一樣,如候鳥一般,來了,又走了。短暫的歡樂之後,又是一片冷清,應該說是多了一分冷清。這次,李清樂沒有再追車,也沒有再撕心裂肺地哭喊,人總要學會接受一些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