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驢中翹楚
於是販馬的漢子起身問道:“老漢,看你是個實誠人,但你這價格倒不實誠了。人說做買賣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我覺得呀,是你不清楚這驢的行市,我張三還個價,你要覺得能賣咱們就成交,不成的話,我想你在這集市也找不到第二個出價比我高的了。”
“就是,就是,這價格太高了。”
“張三你給還個數,貴了我們也不問了。”旁邊幾個圍著的人販子也紛紛出聲幫腔。
看眾人跟著幫腔,張三轉身拱了拱手,為示接下來的出價公允,又接著檢查起來,邊檢查還邊將結果喊了出來。
“皮兒光水滑——!”張三再次檢查了驢的毛色,他發現這頭驢的毛色光亮,沒有破損和雜色,這說明它很健康,沒有受到任何疾病的困擾。
“牙口尚好——!”然後,張三檢查了驢的口腔,他發現這頭驢的口腔黏膜光滑、濕潤,牙齒完整、潔白,沒有任何口腔疾病。這說明這頭驢很健康,能夠承受長途跋涉和繁重的工作。
“骨壯氣足——!”最後,張三檢查了驢的精神狀態。他發現這頭驢雖然有些內向,但精神飽滿,活潑好動,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這說明它很健康、有活力。
“列位也做個見證,我張三做買賣可是童叟無欺的,這盤的裡外清楚,也不會為了壓價故意說這驢不好。”等張三檢查完了衝老漢和周圍圍觀者喊道,張三一喊圍觀者也明顯多了起來,做買賣就是講個人氣兒,把自己好名聲傳出去了,這次買賣不成,以後也會有其他的好買賣。
“三兒,這驢看著不錯,那你給老丈估個價吧。”一個看熱鬨的閒漢插言說道,應該是認識張三的人。
“就是,給估個價吧,看著老漢也是實在人,如果不是遇到難事兒誰賣頂戶的牲口呢,你莫要給人把價格報的低了。”有的人喊道。
“就是,就是。”
農戶的牲口和家人一樣金貴,這話不是平白說的。就像耕牛、拉磨的驢這些,是農戶伺候土地的得力助手。因為很多活計離了這些大牲口是沒辦法進行的。
而這些家畜為家庭出了力,自然是受到特殊優待的。家裡的牛、馬經常都有一間自己的屋子,算是陪房的下屋。農活兒結束了,還要給牛馬貼膘。大水大料,養的油光發亮。這樣才能讓家裡的成員在冬天更輕鬆。所以如果不是遇到什麼難事兒了,很少有農戶賣自己家裡頂戶的大牲口的。
“老漢,這樣吧,我也不屈你的。”張三摸了摸驢頭,咬了咬牙道:“我給你出七兩白銀。”
他對這驢還是比較滿意的,一頭健康的,適合負重和持久需求的驢,隻要價格到位,也比較好出手。
眾人也是議論,張三這價格確實已經是十分良心了,一匹家養的馬,頂格了也就二十兩,一頭驢最多八到九兩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可以說等張三買回去再出手的時候,也就可能再賺個茶水錢。
“五十兩。”哪想到老漢卻完全不為所動,搖了搖頭堅定的說道。
“呃。。。”張三本來以為自己多花點錢討個好彩。老漢得利,自己得名,如果老漢懂事兒的話,少不得要給自己包個茶錢。誰想到這老頭完全不領情啊,這劇情還怎麼往下走。
眾人聽了老漢這天價,也先是鴉雀無聲,再又紛紛議論起來。無非就是老漢著了錢風了一類的,這價錢簡直是離了大譜。
張三愣了愣神,這才回過味兒來,咽了口唾沫苦笑著搖頭:“老漢,你這也是想瞎了心了,這驢有什麼特異之處了,還要賣50兩,你知道一匹馬、一頭牛賣多少錢麼?”
人群也有勸解道:“老漢你不知道行市,騾馬牲口再值錢,也賣不到這價錢啊。”
“就是,一兩銀子就夠你年頭吃到年尾了,五十兩豈不是五十年啥都不乾,管夠吃了。”
“我出50兩!!!”
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來,在正低聲議論的人群中如同一聲炸雷。
一個青年男子高舉著手,得意洋洋的從人群中走出。他身前的人群自動分開給他讓開了一條路,人們也紛紛探頭,想看看這個冤大頭是誰,到底長啥樣兒。
越眾而出的青年二十歲上下,眼睛深邃明亮,鼻梁高挺,嘴唇薄而紅潤,身材高大而勻稱。身上穿著一件華麗的墨綠色長袍,外麵披著一件貂皮披肩,氣質中帶著點自信和傲慢,一看就非富即貴。他黑色的頭發梳理整齊帶著發冠,但頭頂有一縷頭發孤傲不群的筆直站著。
“五十兩,天啊!”
“莫不是瘋了,五十兩買頭驢!”
“有錢果真任性!沒錢隻能認命!”
看到眾人的目光聚攏過來,青年仿佛感到了極大的滿足,點頭示意著走了進來,明顯將眾人的驚歎當做了讚賞。
青年踱著四方步走到老漢和張三身邊,張三看向青年男子的眼神不吝於看到瘋子。但看此人著裝非富即貴,還是沒敢開口諷刺。
“這位公子,當真要出五十兩買這頭驢嗎?”驢子加了重音,意思你彆看錯了,這是驢,這是驢啊!
“比真金還真!!!我蒲化甲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嗯嗯,小人鬥膽一問,為何公子願意出重金買這頭驢啊?是不是。。。是不是看出有什麼奇異之處了嗎?”張三拱手問道。
下麵眾人也是紛紛屏息靜氣,想來這位蒲公子定是看出了些什麼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這下也沒人看雜耍了,也沒人買大力丸了,人群圍的更是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了。
“彆擠彆擠,我剛買的雞蛋!”
“癩子頭,你的藥攤不看著,來這裡湊什麼熱鬨。”
“大喇叭你不是說相聲去了麼?”“嗨,這不人都跑這兒來了麼?我一個人說給誰聽?”
這時青年男子做足了派頭吊足了胃口,哈哈一笑才說道:“哈哈哈。。。列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常言有道是貨賣識家。如果看不出東西的價值來,不吝於明珠暗投,寶珠蒙塵啊。”
說到後麵青年男子還歎息著搖起頭來,似乎感歎如果不是自己看出價值,這寶物不就徹底埋沒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