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拜師(1 / 1)

推荐阅读:

第十七章 拜師

楊少懷:。。。。。。

楊少懷心想,我再同情你我就是狗。

但日子總還得過下去,兩人昨晚吃的毒蘑菇湯,已經用儘了觀中為數不多,還沒被老鼠吃掉的口糧,想不餓肚子就得下山去化緣,也就是道家所說的緣瓢。

但在這之前,楊少懷既然接受了住在道觀的未來,簡單的拜師儀式還是有必要的。

既然要舉行儀式,楊少懷也不能一直光著上身,所以吳老道從衣箱中翻出了以前觀中留下的青色長袍。

青色長袍的外觀雖然簡單但細節卻很精致,雖然是用棉麻製成,但質地柔軟,觸感細膩。長袍的正麵還隱隱的繡有一副精美的麒麟圖案。長袍的袖口部分則采用雙層設計,營造出寬大的袖口,符合道家服飾的寬鬆自然的特點。

吳老道在箱子裡還翻出了一個道冠,外觀雖然普通,是采用木料製成,但上麵也刻有一些簡單的圖案。

這一身衣著上身,簡約而不簡單,楊少懷從殿後轉出,他出塵的氣質頓時讓人感覺似仙人臨塵,更是將道家仙人風範,展現的淋漓儘致。

“不錯,不錯。”吳老道看的欣喜非常,這一身收藏的行頭可沒白出,光這賣相可就值得不少錢呢。

接下來就是拜師儀式了,照理說再簡單的儀式也得準備相應的基本物品,比如香、蠟燭、供品、酒等。但觀裡現在除了香和蠟燭不缺,什麼貢品、瓜果、酒菜、三牲是什麼都沒有,不過如果真有兩人也不至於吃毒蘑菇食物中毒了。

本著物儘其用的原則,一切從簡,除了香燭外,吳老道發揮了天才般的想法,用園裡的泥捏了些貢品的樣子,堂而皇之的擺到了供桌上。

楊少懷下拜的時候不停的默念:列位師祖、前輩,高能大德,糊弄你們的是吳老六,各位師祖、前輩如果不滿意一定去找他,和鄙人絕對無關。

前期儀式的物品算是準備好後,最重要的就是第二部分拜師儀式了。

在進行正式拜師儀式之前,首先需要進行祭祖。這是因為道家非常重視祖先和先賢,認為他們是傳承的源頭,在祭祖儀式中,弟子需要向自己的祖先和先賢表示敬意,並且請他們保佑自己在修煉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

在完成祭祖儀式後,弟子就要進行正式的拜師儀式了,首先需要向師傅行禮。在行完禮之後,師傅會點化弟子,告訴弟子如何在修煉中更好地提升修行,同時還要遵循門派思想,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五講四美三熱愛。

在傳統的拜師儀式中,需要向師父行三拜禮,即先鞠躬三次,然後跪下三次,最後再站起來三次。拜師者需要向師父說出自己的願望和決心,並表示願意遵守道教的信仰和行為準則。

但由於雲築觀目前就剩吳老道一人,他引楊少懷入師門也是代拉師弟,所以更是儀式從簡。

最後,需要師父贈送弟子一些禮物,如道教法器、書籍、禮品等。那金光咒和金丹,此時也就作為吳老道代師傅賜予的禮物了。

一切禮畢,吳老道突然說道:“少懷,現在你就是雲築觀的入室弟子了,我是代師收徒,你就是我師弟,自然也要有個道號,咱們師門崇尚隨意,我見你也熟讀各家典籍,你可有屬意的道號嗎?”

“這麼隨意?”楊少懷一愣,他以為都得論資排輩按字兒取號呢,但自己知道的道號那都可是赫赫有名啊,什麼無崖子、抱樸子、逍遙子、雷震子,還有衝虛子、三豐子、重陽子。各個仙氣十足,一聽就是得道高人,自己哪兒敢隨便用。

“雖然也看你是否有屬意,但首先,道號名字寓意豐富,也可以反映道人修道的個性與品質。因此在道號中,往往蘊含著對世間真諦以及玄妙法則的追求和崇尚。無論是對道的修養、人生境界,道號都體現的非常多。”吳老道難得的正容說道。

“而且你既然已經入了本門,自然要了解本門的溯源,我們雲築觀出自上清一脈,存神二字可謂核心。所謂‘存神’,當存五神於體。五神者,謂兩手、兩足、頭是也。頭想恒青,兩手恒赤,兩足恒白者,則去仙近矣。也就是通過存神、存思,天地之氣才可以進入體內,人體之神與天地之神混融,即可長生不老,飛登上清。我們上清的存思、服氣、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正是清淨心地,以心契神的妙法。”

聽到這裡楊少懷不由想起了那洞中所感,也正容出聲詢問道:“師兄,我最近時有極靜或休憩時,有種能感知身周花鳥魚蟲、雲銷雨霽之感,好像天地萬物都有反饋給我。。。”

“嗬嗬嗬。。。”吳老道說道:“這也正說明你與我上清有緣啊,這靜氣凝神的存神之法,你倒是先知而後覺了。那你可想好什麼道號了麼?”

“嗯!想好了,以後我就是不空道人了!”自己來的此地,希望不務空名。而且既然感知花鳥魚蟲是自己的第一法門,那楊少懷作為一個釣魚佬,最大的宗旨當然就是永不空軍啦。

“嗯嗯,寓意也不錯,俗語說的好,那個,這個俗語還是不說了。”吳老道剛正緊了沒一會兒就開始插科打諢了。

“那師兄你的道號我還不知道那。”楊少懷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問道。

“呃。。。既然儀式已畢,我們還是快快下山吧。”吳老道突然背起包裹就出了殿門。

儀式完畢,兩人打了個簡單的包裹就下山了,出門老道還是用斧子當鑰匙鎖好了大門。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人在攀登高峰時,上山的難度相對較小,但下山時則相對較困難。

除了上山時雖然辛苦,但因為人體有足夠的能量和動力,所以能夠比較容易地前進。然而,下山時,身體已經疲勞,沒有了上山時的活力和動力,所以相對來說更為困難。再加上最主要的是上山時,人的重心相對較高,比較容易控製平衡。下山時,人的重心比較低,需要控製好身體的平衡,以避免摔倒或受傷,需要更多的小心謹慎。

更何況兩人毒蘑菇中毒折騰了一夜,現在連早飯都沒得吃,精神不濟加體力不支,下山足足用了快兩個時辰。

臨快到山下時,楊少懷拄著棍子,雙腿已經顫抖得像篩糠一般,伴隨著不自主的膝蓋彎曲,幾乎無法行走。

而吳老道也好不到哪兒去,似乎已經無法控製雙腿的動作。開始用手搬運左右腿,用一階接一階的方式將腿擺在台階上往下挪。

兩人如同行屍走肉,走在了下山的路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