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兩全其美的陽謀(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書記,您的意思是說,我們要考察錸礦開采地?引進國內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是這樣嗎?”

常務副縣長劉與中,有些不太確定的問了一句。

主要是楊東宣布之後,大家都有些吃驚。

“是的!”

楊東滿臉笑意的點頭承認。

聞言,大家又是一番小聲議論。

他們本以為錸礦事件,已經到此結束。

沒想到楊東還能夠釜底抽薪,想到新的招數啊。

這個招好啊,真好啊。

如果真的提供技術和煤礦的話,那麼他們麵對喬杉資本可就沒什麼劣勢了,甚至喬杉資本都變的可有可無了。

當然了,喬杉資本提供資金開采,這也是他們的貢獻嘛。

既然人家有貢獻,當然要讓他們吃一口。

但慶和縣也要吃,而且還要吃的不比喬杉資本差,基本上一半一半吧。

他們之前也有些鬱悶,畢竟提供錸礦之後,就換了點錢,換做是誰都不舒服。

但是省委書記陳國民一錘定音了,開發!

既然要開發,那就隻能讓喬杉資本笑到最後了。

還好,楊東的這個辦法,完美的彌補了這裡麵的漏洞,以及彌補了不足之處。

開采,肯定要開采啊,這是省委書記的命令。

但怎麼開采,如何開采,是我們慶和縣做主的。

反正省委領導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他們要的是gdp的提升。

如果能在提高gdp的過程中,又能讓吉江省掌握錸礦開采的技術和設備,那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陳國民書記,肯定會願意的。

這就是楊東的計謀,陽謀。

當張淇無法想出好的陰謀,楊東就用陽謀,大行其道,大道蕩蕩。

陰謀就像是羊腸小道,用於奇襲是最好的。

但是陽謀就是康莊大道,以重兵壓上,以勢壓人,決勝於此。

“書記,我們國內有這樣的地方嗎?”

“好像礦產業的設備,都是引進國外的吧?好像徳國以及島國的居多?”

劉與中又問了一句,語氣有些不太確定。

他隻記得現在那些大型設備,好像都是國外的厲害,更加的精端。

第(1/3)頁

第(2/3)頁

“你說的沒錯,與中同誌,的確國外的設備更加的精端。”

“但是你不知道咱們國家也非吳下阿蒙了,早就在2008年我國就研發出了中鐵一號盾構機,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同時,也成為了世界第一。”

“這幾年我國高端設備的發展也在同步進行和研發。”

“類似錸礦這種稀有金屬使用的破碎機,球磨機,螺旋分組機等等,也都打破了零空白,雖然達不到世界頂尖技術,但也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了。”

“也就隻有選礦離心機,還差點意思。”

“總之,我們這次要把新技術和設備,帶回慶和縣。”

“相關部門的估算,我們慶和縣的錸礦能夠開發五年以上。”

“五年以上的時間,要是用國外的技術,我們可就真成傻子了。”

“利用五年的時間,讓我們自己的技術成熟,然後推出市場和國內外企業競爭,不好嗎?”

“靠技術賺錢,永遠比靠賣礦賺得多。”

“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我們不是授彆人,而是授自己!”

楊東的話,鏗鏘有力,猶如強心劑一般,注入每個縣委常委的心裡麵。

如果能夠靠技術賺錢,誰還稀罕賣礦啊?

人家國外為什麼賺錢容易,不就是因為靠製造業嗎?靠科技專利嗎?靠金融嗎?這三把鐮刀割了全世界南方國家一次又一次,樂此不疲。

因此,技術永遠比礦重要。

畢竟礦就那麼幾個,開發沒了就完犢子了。

“書記選好地方了?”

統戰部長王紅軍頗為好奇的問道。

他在縣委常委裡麵不算突出,排名也靠後,但是他對楊東的這個自主戰略很讚賞,也很佩服。

因此,他忍不住開口問。

“選好了,就在漢東省呂州市的寫康縣。”

“寫康縣是煤礦大縣,而且是國內少有不完全靠煤礦資源的縣,而是靠技術。”

“寫康縣各種煤礦工的數量,是全國之最,寫康縣也被稱之為礦產之縣。”

“我要去的就是寫康縣,我會帶人去寫康縣進行考察。”

“我打算帶幾個乾部,再帶一些縣內礦產企業負責人,以及幾個技術總工過去。”

“企業間的合作不能少,政府之間的互動更不能少。”

楊東已經想好了這一切,既然想好了,那就做。

雖然上輩子的記憶顯示,國內開發錸礦,提純濃度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發生在2017年的川西省。

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寫康縣竟然能提純。

楊東隻當是蝴蝶的翅膀,扇動了這一切,讓國內的這種技術提純提前了六年吧。

第(2/3)頁

第(3/3)頁

王紅軍點了點頭,張嘴想要主動申請跟隨,但是又怕給楊東添加負擔,因此又沉默了。

楊東看到了王紅軍的表情,笑道:“紅軍,你這次跟我去吧。”

“你這個統戰部長,雖然跟煤礦無關,但團結一切社會力量可是你們統戰部的事情。”

“如果合作真的達成了,你們統戰部一定要團結我們縣內的技術工和礦工,讓他們死心塌地的為我們慶和縣發展貢獻力量,可不能等技術成熟之後,被挖走了。”

“那樣的話,可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楊東走一步,看三步。

如果這次真的成功了,技術工培養出來了,技術也成熟了,以後就是賺錢了。

但要是被其他地方挖走了,或者其他企業挖走了,哭都沒地方哭。

而這個,就要靠統戰部來解決了。

“書記放心,我一定貢獻全部力量。”

“統戰部也是縣委的一部分。”

王紅軍點了點頭,語氣堅定的答應楊東。

其他縣委常委也都眼熱的看向楊東,能夠出去考察的話,且不說彆的,最起碼能出去溜達,相當於公費旅遊了。

甚至要是借此機會能達成這個合作,那麼每一個去考察的乾部,都有一份功勞和政績。

楊東知道他們都活心了。

不過楊東也給他們潑了涼水。

“外出考察工作,要和上級申請和報備,請假,還要和對方政府申請,人家同意才能成功。”

“我們自己關起門在這裡研究,那就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與中同誌,和市政府申請報備吧。”

“如果可以的話,半個月之內,最好成行。”

楊東開口,朝著劉與中吩咐道。

這些事情,都由常務負責。

“好的,書記。”

劉與中點了點頭,也有些期待在心中。

但他也很清楚,如果書記親自帶隊的話,他這個常務副縣長肯定要留守慶和縣了。

就算他不留下,副書記宋曉峰也得坐鎮。

不然前麵幾個領導都去考察了,誰管慶和縣啊?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