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願聞其詳!”
楊東看向兩個人,打算打破砂鍋問到底。
既然兩個人都不支持紀律整改,那總要有理由,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
縣委常委,已經到了要對自己的話負責任的地步。
既然是這樣的意見,那就得說出個一二三來,否則的話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可取。
董白秋和易舉力對視一眼,兩個人雖然之前不相識,但是同為新來的常委,自然也是有過一番交流的。
尤其是楊東提前幾天,讓秘書周思勇把一些資料給他們看過之後。
“雖然說女士優先,但這件事跟我們政法委關係更密切,還是我先說?”
易舉力率先開口,先是看向董白秋問了一句。
他知道董白秋是原市委副書記顧同的夫人,雖然顧同已經離職了,但畢竟是一位副廳級領導,哪怕調走了,也是領導。
因此,自己率先發言,也是為了維護董白秋。
畢竟這反對的話可不好講,弄不好就會得罪縣委書記楊東。
董白秋點頭:“易書記說吧。”
她知道易舉力的意思,但也不反對。
她要是先開口的話,楊東會更加為難。
畢竟有顧同的關係擺在這裡。
楊東看向易舉力,等待這位政法委書記的講話。
政法委書記不支持紀律整頓,那就得有理由。
“書記,各位同誌,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紀律整頓也隻是一陣風,既然是一陣風,就很難真正杜絕這件事的發生。”
“我知道書記想要清理一下淤泥,過濾一下沙子,也是為了慶和縣未來著想。”
“但是基層工作,本就複雜難做,尤其是鄉鎮更是如此。”
“書記如果大範圍的紀律整頓,是否會激起基層乾部的反抗?是否會引來一些鄉鎮力量的反抗?會不會對慶和縣社會穩定造成商量?甚至嚴重一些說,會不會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為了一陣風的紀律整頓,而搞亂了慶和縣原本邏輯順暢的發展脈絡,我個人持反對意見。”
“我雖然新來慶和縣,但我之前一直在靈雲市政法委工作,我對慶和縣了解也很多。”
“因此,我個人反對紀律整頓。”
“我覺得發展經濟是長治久安的大事,紀律整頓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反倒是如何杜絕基層乾部驕奢淫逸,好逸惡勞,才是主要。”
“這就是我個人不成熟的想法,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書記斧正。”
易舉力說到這裡,看向楊東。
他的話說的簡短,但也直白。
理由,看法,一應俱全。
“董部長的看法那?”
楊東聽了易舉力的發言之後,並沒有做出評價,而是繼續看向董白秋問道。
董白秋攏了攏額頭鬢角的長發,朝著楊東說道:“我擔心底下會亂。”
第(1/3)頁
第(2/3)頁
“紀律整頓明顯是針對鄉鎮一級,尤其是一些不可描述的利益集體,鄉紳也好,地主村霸也好,都是這批人。”
“但是他們絕對不樂意被查,也絕對不會允許被調查,他們做主人做慣了,想法會很蠻橫。”
“但畢竟做了那麼久的主人,必然有很深的影響,縣委現在想調查他們,整頓他們,清理他們,隻怕也不容易。”
董白秋的看法,其實跟易舉力差不多,都不讚同紀律整頓。
但易舉力側重於整頓的意義和時間,覺得這就是一陣風,哪怕現在成功了,但一旦結束還是老樣子。
而董白秋覺得會因此得罪底下的乾部,底下的鄉鎮勢力。
可楊東這麼做,不就是為了得罪他們嗎?
都已經要出手砍他們了,又豈會擔心得罪?
董白秋看了眼楊東臉上的冷意,繼續說道:“當然,我知道書記就是為了得罪他們,為了清理他們,所以不怕得罪他們。”
“可是有那麼一句話,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
“如果處理不徹底,反而會遺留禍端,躲在暗處破壞慶和縣的發展。”
“人這個生物,複雜多變,但有一些小人,就喜歡算計彆人,為此樂此不疲。”
“我怕整頓不徹底,會殘留禍端。”
“書記,這就是我的看法。”
董白秋朝著楊東開口,說出她的想法看法。
楊東看了眼易舉力,又看了眼董白秋。
最後把目光放在廉英明的身上。
“英明同誌,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堅定支持我的做法嗎?”
廉英明先是一愣,而後臉色堅定的點頭:“是的,書記。”
“但我的堅持,也有理由。”
廉英明可不是為了支持楊東而支持一切,他既然同意,必然有理由。
“說說。”
楊東點頭,示意他說一說。
這就是民主的探討,大家不會忌憚自己的一肩挑多職務,而是會實話實說。
這樣的話,就很好。
各種想法,各種思想聚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探討,才能夠完善行動,不至於行動出現錯漏。
廉英明點頭,既然楊東讓他說,他自然準備好了,而且他的說法,更多是回應易舉力和董白秋的。
“我先回應一下易書記的擔心。”
廉英明看向易舉力,開口道。
“易書記覺得紀律整改是一陣風,會處理不徹底,不完善,對吧?”
“但是如果沒有這陣風,淤泥塵土越來越多,最終形成龐然大物,到了那個時候再想吹風都難了。”
“有些時候我們就需要一陣風,警惕同誌們也好,震懾同誌們也罷,總之不能缺少。”
“小樹不修不直溜,道理都是一樣的。”
第(2/3)頁
第(3/3)頁
“至於易書記擔心這陣風會吹亂慶和縣的經濟發展,那更是想多了,慶和縣的經濟發展可不是一陣風能夠吹壞的,要是一陣風就能吹壞了經濟發展,那這樣的經濟不要也罷。”
“我對慶和縣發展有信心,一陣風而已,吹不倒經濟。”
“我是慶和縣的老乾部了,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慶和縣的發展和一舉一動。”
“因此,我支持行動。”
廉英明擺事實,講道理,而且擺資曆。
他可是慶和縣老乾部,你們倆能有我看得準?
“至於董部長的顧慮,就更沒意義了。”
“要是怕得罪,書記何必如此辛苦?”
“要是怕得罪,現在慶和縣恐怕也輪不到兩位來擔心縣委常委吧?”
廉英明這兩句反問,滿滿的話裡有話。
尤其是第二句…
楊東要是怕得罪人,馮家棟豈能離開慶和縣?馮家棟不離開,原來的組織部長吳三平和宣傳部長邊豐,就不會靠邊站。
因此,易舉力和董白秋,能夠擔任縣委常委,間接的享受到了楊東得罪人帶來的好處。
廉英明的話,讓董白秋和易舉力不吱聲了。
“兩位同誌,其他同誌都支持這個決定。”
楊東開口,示意兩人。
董白秋和易舉力對視一眼,隨即點頭。
“既如此,我們也同意。”
“隻希望書記能夠將行動製定好,完善好,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咚咚…
易舉力話剛落。
楊東辦公室的門敲響了。
“進來!”
楊東詫異的看向門外。
隻見秘書周思勇急匆匆的走過來,繞過三位常委,來到楊東身邊,小聲嘀咕幾句。
“你說什麼?”
“竟然發生這種事?”
“混蛋!”
楊東臉色一變,頓時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