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國帶著楊東來到肖家老宅院內,天氣已經很冷了,呼吸能夠看到白氣,但是夜晚倒是看的不太清楚。
肖建國抬起頭,望著天穹之上的幾顆人造衛星,歎了口氣。
“這幾年空氣真的不好,我記得小時候坐在院子裡,可以看到滿天的繁星,一閃一閃的,忽明忽暗,很好看。”
“現在抬起頭除了幾顆衛星之外,什麼星星都看不到了。”
肖建國開口,語氣略有些複雜。
楊東看了眼頭頂漆黑的天,大伯看似說的是星辰,實則暗有所指。
不過楊東裝作聽不懂,繼續按照表麵的意思回答肖建國。
“其實空氣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就是光汙染。”
“京城現在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每一條街道都有霓虹燈,每一棟大廈都是如此,亮化工程開展以來,以後繁星是見不太到了。”
“我們追求繁榮,追求經濟的欣欣向榮,追求亮的城市,這樣會給人溫暖。”
“所謂的追求不同,想法也不同。”
楊東開口,接著大伯的話茬開口。
肖建國聞言不禁一笑,看了眼楊東。
這個小子,明明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意思,卻一點都不接茬。
不過表麵的意思,這小子回答的也非常好。
“是啊,追求不同,想法也不同了。”
“但是在這樣下去,以後新出生的孩子,怕是連真正的星星都看不到了。”
肖建國沉聲開口,既然楊東選擇回答表麵的話題,那自己就聊表麵,不聊現在肖家的情況。
肖家對於楊東而言,終究還是有些陌生的。
不經常接觸的話,很難了解,也很難插嘴。
“大伯,追求不同,想法不同,做法自然也就不同。”
“我們從一窮二白,到今天可以吃得飽穿得暖,已經有巨大的進步了。”
“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想要解決吃飯的問題,本身就很難。”
“但我們硬是花了六十年的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這個階段,我稱之為爬坡階段。”
“爬坡階段,每個人會很累,不管是老百姓,還是我們身在體製內的,都感覺到累。”
“生存的壓力扛在人民的肩上,發展的壓力扛在我們的肩上。”
“沒有人民的壓力,就沒有我們的動力。”
“而沒有我們的壓力,就沒有人民的動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這也是發展的核心理念。”
“爬坡階段比較難,即便加滿油,也得按照規則來。”
“什麼時候到了平坡地帶,我們才能喘口氣。”
“但是目前還隻是剛剛爬坡,遠沒有到最陡峭的坡。”
楊東一句一句的開口,跟肖建國討論著。
從生態,星星,到討論更現實的問題。
僅用了幾句話就把它串聯起來了。
肖建國對這個二叔的孫子,越來越感興趣。
“你說,什麼時候是最累的時候?”
肖建國開口笑著問。
這個話題,其實早就在多年前,就已經討論過了,在他們的會議上麵。
因此楊東的分析,在肖建國看來,其實是已知答案的考試。
不過楊東能否答對題,能否有一個準確無誤的答案,或者不完全對,但類似對,也可以。
“我預計最累的時候是十年之後,從十年之後開始到二十年之間。”
“也就是從本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中期,都會比較累,處於爬坡階段。”
“80後和90後以及00後,會是最累的三代人。”
說到這裡,楊東愣了一下,然後無奈的搖頭笑了。
“其實,哪代人不累那?”
楊東覺得自己說的有些沒意義。
“因為人活著,都是一樣的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不管你想不想背負,你都終歸要背負起來的。”
“二三十年代的老一輩,他們的責任是保家衛國,守土開疆。”
“四五十年代的老一輩,他們的責任是繁衍生息,增加人口。”
“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輩,他們的責任是糧食豐登,承上啟下。”
“而80後與90後兩代人,他們的責任是科教興國,實乾興邦。”
“而新時代的00後,則負責越過最高的坡,到達!”
楊東說到這裡,指著頭頂,仿佛這裡有一個坡一樣。
肖建國望著楊東,又看了眼天上,不禁笑了。
“什麼時候回慶和縣?”
他開口問著楊東。
事情該解決的都解決了,沒有解決的也暫時擱置了。
楊東下一步肯定要回去了,他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裡麵。
留在京城,對於楊東而言,什麼意義都沒有。
但是回到吉江省,回到慶和縣,他就是慶和縣四十萬人民的寄托,以及支柱。
楊東也離不開慶和縣,離不開把全部精力投進去的慶和縣。
“明天!”
楊東笑了,朝著大伯回答道。
因為明天就是2011年的第一天,是元旦了,是新的一年了。
也是陽曆年,是全世界約定俗成的新年。
同樣,過了明天之後,慶和縣的各項數據,也快到了發布的時候。
楊東雖然不貪心,但心裡麵也還是期待著,自己的下一步職務是什麼。
說白了把慶和縣發展好,自己的目的是什麼?還是要步步高升的,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正向的回報。
“早點睡吧。”
“時間不早了。”
肖建國點了點頭,拍了拍楊東的肩膀,然後轉身往中堂走。
楊東沒有跟著回去,而是回到肖家給自己準備的房間,洗漱之後,躺在床上睡覺。
肖建國走回到中堂,重新坐下。
本來想跟楊東聊一聊肖家的當前情況,但是楊東不接話茬,也怪自己說的不直接,被楊東給裝糊塗躲過去了。
自己要是打直球的話,楊東就沒辦法躲過去。
不過雖然沒能聊肖家現狀,但他發現了楊東的另一麵,一個更加精彩而且真實的楊東,以及能力非常強的肖家分支小輩。
可惜這樣的人,為什麼就不是主脈子弟?
或者說為什麼老爺子這一脈,後麵就出現不了楊東這樣的小輩啊。
肖平平或許優秀,但根本比不了楊東。
至於自己的幾個孩子,都已經四五十歲了,機會不大。
而自己孫子輩,也都二三十歲了,基本上定型了。
以他的眼光來看,自己這幾個孫子,有出息的比較少,甚至能夠達到廳級的都少了。
青黃不接啊,徒之奈何。
目前肖家最爭氣,也最有前景的三代,也就是老五的兒子,但那小子在部隊,不在黨政。
其餘的,守成都難,更彆說開拓。
其實最適合為肖家開拓的就是老七肖建夢,他是最聰明的人,雖是自己同輩兄弟,但年紀不大。
如果肖建夢從政,未來成就不會弱於自己。
可惜,這小子誌不在此。
“楊東的婚事,不要議論了。”
“咱們剛和二叔後人認親,本身就不熟悉,貿然摻和人家的婚姻大事,不是什麼好行為。”
“而且楊東有選擇自己配偶的權利,此事不必再議論!”
肖建國沉聲開口,他的話就是最終態度,就是肖家的態度和意見。
“大哥,你…”
肖建民滿臉憤怒的起身,想要說些什麼。
但是話沒開口,就被肖建國攔住。
“夠了,不要說了!”
“你要是閒得慌,就讓你孫子背著你旅遊去!”
肖建國板著臉,狠狠的瞪著三弟。
然後起身出去。
老大都走了,其他人也沒必要留下了,也都紛紛起身離開。
剩下一個肖建民,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神色很是難看。
“亂彈琴,簡直亂彈琴!”
啪!
肖建民憤怒的推開木門,卻是把上麵的玻璃徹底弄碎了。
這一塊玻璃,可是連老七肖建夢都沒有弄碎的那塊。
隻是弄裂了而已。
但被肖建民猛地一推,直接掉在地上摔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