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重生1980從鷹獵開始發家致富 > 278.第278章 冬天逮鷹的乾貨

278.第278章 冬天逮鷹的乾貨(1 / 1)

推荐阅读:

278.第278章 冬天逮鷹的乾貨

第278章 冬天逮鷹的乾貨

從下麵緩坡想要爬上金頂子,其實難度並不算大。

在金頂子西北側,有一道斜著向上的山脊,這條山脊相對要連貫一些,沿著山脊移動雖然距離可能會略長一些,但是坡度不高,爬起來還行。

今天的搜捕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嶽峰心態也挺平和的,帶著大家溜溜達達的往金頂子的主峰上爬,一邊爬,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地形跟地勢之類的東西。

山頭容易吸引猛禽的聚集,是因為山的存在,會改變周圍的氣流,猛禽在這氣流的影響下,可以減少自己飛行的體力消耗。

如果不需要耗費什麼力氣,就能保持一定的飛行高度,那對覓食有非常大的幫助。

你想呀,普通的猛禽視力可以看清幾公裡外地上的一隻小老鼠,有了高度,就可以擴大視野搜索範圍,捕獵的成功率自然就提升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想逮鷹,不在山頭上布置逮鷹的場子,換成平地或者坡穀也有小的成功率。

但是為啥不用呢?

山高,自然就顯眼,更容易被猛禽發現,相反,如果在低矮處布置陷阱獵場,鷹被彆的物體遮擋視線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這是一個數學概率問題。

理解了這裡麵的道理,那選擇布置逮鷹場子位置的底層邏輯就有了。

最好是在顯眼的,容易有上升氣流的位置布置逮鷹的場子。

冬天的長白山,以西伯利亞吹來的冷空氣流為主要的降溫驅動力。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這玩意兒西北風居多。

按照這個來算,那在金頂子山的東南側也就是偏陽坡的位置布置打鷹的場子,效果會更好。

鷹乘著氣流在空中盤旋,很容易就能發現下方鷹把式設置的誘餌,可以極大提升捕鷹成功的概率。

當然,這隻是其中的底層邏輯,實際上選擇打鷹的場子,也有不少其他的細節需要參考。

嶽峰一邊走,一邊就在觀察陽坡這麵有沒有相對平坦的區域,有沒有可以借助來搭小窩棚然後將自己藏起來的小樹或者石頭材質的矮牆啥的。

金頂子之所以叫金頂子,就是因為山上以石頭居多,隻有零星的低矮灌木分布。

嶽峰帶著人一口氣爬到了大概距離山頂三四十米的位置,可算是發現了一處不錯的自然地形。

靠近金頂子東南側,一片大概三四十平米的範圍相對平坦猶如一個人工修整出來的石台,周圍有不少碎石頭零散分布著。

碎石土不是啥大問題,隻要搬走簡單一規整,就是一處不錯的場子。

這處場子背後是金頂子的主峰,也可以用背風向陽來形容,上麵積雪要薄很多,腳踩上去,雪殼子明顯更加鬆軟。

“這裡就不錯!刮西北風的天氣,這邊還暖和,還容易見鷹!正好大家現在人多,把場子給簡單的收拾收拾,石頭都規整到這邊來!”

嶽峰大概瞅了瞅,用腳後跟在適合搭窩棚的地方畫了個圈兒。

隊長招呼了,眾人就忙活起來,石頭個頭不大,一個人搬動起來很容易,幾個大小夥子七手八腳的一通搬,前後沒多久功夫就收拾差不多了。

搬出來的石頭,大致的往畫圈的地方一壘,作為窩棚的小半麵牆就差不了多少了。

“回頭還得帶著工具上來忙活忙活!用石頭壘一麵矮牆,然後砸兩根棍子做骨架,砍灌木搭起窩棚來!

想逮鷹的話,這邊的平台上,雪也要掃乾淨!

最好是帶點糧食上山,提前撒點玉米黃豆啥的,招一下野鳥!”嶽峰一邊比劃,一邊大概說著。

“招野鳥?”

“對!冬天逮鷹,鷹的狩獵捕食半徑其實挺大的,如果冒楞的弄個生場子,可能不在鷹的習慣性狩獵核心區域。

彆看平常總能看到,真等你去逮的時候,可能蹲個十天半月見不到一隻鷹都正常!

這個撒食物招野鳥的招兒,其實就跟釣魚養窩子差不多。

有食物了,野鳥經過就會發現,後麵保持幾天,野鳥就會越聚越多!

鳥多了,鷹注意到的概率自然就會更大!

鷹逮鳥,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等這處生場子慢慢的養熟了,就可以帶著鴿子或者沙半雞、鬆雞、這些中小型的誘子來下網了!

如果活的野生誘子不好找,家裡當年的小雞兒也行,找個頭小點的,最好翅膀啥的,沾點紅色的血,鷹更容易發現並且攻擊!”

前麵嶽峰劃位置的時候,包括二舅在內,大家學習的注意力還挺一般的,但是講到核心的東西之後,沒人說話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嶽峰身上。

“那,按照你說的這套流程來,一切順利的話,多久我就能來下網了?”二舅好奇問道。

“大概十天半個月吧!這個活兒是個慢功夫,如果三天兩天就能見到效果的話,我肯定就晚走幾天,來山上試試了!”嶽峰說道。

“這麼久?我需要天天上來嗎?”

“不用,提前先把場子規整好,打掃乾淨積雪,然後把窩棚,下拉網用的樁子、網具等都弄好先讓冷風呲溜著!

新添加的東西最好也要做舊下,在鷹眼裡,顏色太鮮亮很紮眼睛!

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撒食物就行了,這樣鷹追著鳥來幾回之後,就慢慢的對周圍放鬆警惕習以為常了!

不管是海東青,還是其他窪林的鷹,都是種群當中,比較拔尖的那一撥個體,不要低估它們的智商。

很簡單的道理,冬天山上可不好打食兒,彆的同類都遷徙過冬了,它們有實力留下來,本身就說明自己足夠優秀!

這種掐尖的鷹,也是比普通同類都聰明的,想要逮到它們,就要額外下功夫,做更多準備!

在不過鷹的冬天,去冷場子逮窪林鷹,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都占著才有那麼一丟丟的機會,如果貿貿然就布置上場子設好網具想要短時間拿下,基本不可能!

鷹又不傻,稍有風吹草動不對的地方,肯定翅膀一抬就不見影子了!

在不能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彆說栓上鴿子了,就算掛上活人腦子,它也不下來!”

“那我弄好了,隔三差五的上來撒糧食?”

“對!三四天上來一趟就行!起初可以隔時間長點,鳥不一定立刻發現,這需要時間!後麵最好隔一兩天就來一次!

等這邊來吃食兒的鳥兒多起來了,那距離窩棚裡蹲坑也差不多了!山上風大,溫度低,這可不是個好活兒!”

“是不是好活兒,有機會都得試試!你說的砸樁子,立架子的位置都弄在哪裡?回頭等你們回去了,我就帶著工具上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二舅決心很大,一起上山乾活兒,大黑鷹的表現,讓二舅徹底對鷹獵有了足夠的了解,如果他能逮一隻海東青的話訓好了,這山上的紫貂啥的,那還不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後天我們走,明天讓他們歇著,我跟你再上來一趟,把這些東西跟你規整好!”嶽峰說道。

“那也行!那咱往下走吧!這邊死啦冷的!一會兒功夫就凍透了!”

“走,下山!回家找點輪胎線,做個梭子織網去!”

…………

簡單交流跟規劃過後,眾人浩浩蕩蕩的又沿著原路下了山。

這金頂子山上,大冬天確實不是啥好地方,這才上來下去多久的功夫,嶽峰感覺自己的手腳都凍麻了。

這是一種乾冷,穿透骨髓的那種寒冷。手上帶著的棉悶子,根本就不頂事,冷風直接就能呲透。

下了山,進了溝塘又活動了活動,手腳的感覺算是稍微緩和了一點。

一路上,二舅都在跟嶽峰了解更多關於打鷹注意事項的東西,比如說想要逮鷹,要什麼時間機會打,如果來了鷹,如何操作如何反應等等。

獵隊的兄弟跟二舅都不是外人,嶽峰幾乎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將裡麵的一些竅門,都毫無保留的告訴了二舅,老爺子越聽眼睛越亮,恨不得明天就搭好窩棚,在山上跟鷹較上勁了。

下午到家就快五點了,今天相比前麵兩天要累不少,又是人力趕杖,又是爬山啥的,給大家累得不輕。

不過到了家,靠著暖牆待一會兒,身上的寒意就被驅散了,再吃點東西喝口熱水,整個人都感覺暖和了起來。

回來的路上,嶽峰就一直在琢磨,腦袋裡幫二舅完善著去山上蹲窩棚時候能讓人更舒服點的方式。

回到家裡烤了一會兒火,就閒不住了,在倉房裡溜達起來。

在農村,這個倉房約等於就是家裡放置閒置物件兒的地方,啥東西都不舍得丟,但是可能又暫時用不上了,就會放在倉房裡。

說到底,這是物資匱乏年代的通病,啥都是好東西,啥也不舍得丟。

嶽峰在倉房裡找了半天,在角落裡,找到了一個沿兒上鏽透了的,一側提手扣兒斷裂的白鐵皮打水桶。

這個鐵水桶有年頭了,打嶽峰小的時候來姥姥家就用這個,因為用的年頭太久,已經壞了,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又生了鏽。

嶽峰把這白鐵皮水桶給拎了出來。

想要在窩棚裡呆得住,沒有取暖的東西肯定不行。

就它了!

家裡有喜事兒,忙亂套記混了,還以為請了假呢,晚上有空再更一章,大家多包涵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