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情世故
第18章 人情世故
昏黃的油燈下,飯桌上放著一碗大碴粥,外加一碟鹹菜。
這就是李奶奶的晚飯了。
“這不年不節的,咋還包餃子啊!你爸腿傷了,家裡日子也緊張,每次做點好吃的,還總想著我這個老太婆!”李奶奶慈祥的看著嶽峰,碎碎念的說道。
“這是我進城賣野味買回來的麵跟肉,剛出鍋,您嘗嘗!”
“好!好啊!”老太太將餃子接過來,放到了鍋裡蓋簾上,又把空碗還給嶽峰。
“您吃著吧,彆出屋送我了!我先走了!”
……
好說歹說,李奶奶還是將嶽峰送到了門口,老太太關上了院門,這才轉身回了屋裡。
回家隻有幾步路,但嶽峰卻想了很多。
上輩子嶽峰結婚後冬天進林場歸楞打零工,過年回來聽媳婦說李奶奶的二兒子把老太太接進城享福去了,按照現在的時間線來看,應該還有最少四五年的時間。
李家為國家付出了太多,有她兒子的音訊之前,能多幫襯一把就多幫襯一把吧!嶽峰心底暗暗想著。
等嶽峰給李奶奶家送完水餃回到自己家,一家三口都沒動筷子呢,小老幺嘴巴裡口水都流出來了,但也忍著沒動筷子。
“你們先吃就行啊,不用等我!”嶽峰撓撓頭,有點小感動。
孟玉蘭笑道:“那不行,今天這餃子是我好大兒掙回來的,必須要等你回來才能動筷子!”
“行吧行吧,我回來了,快吃吧!你看靜靜饞的,擦下口水!”嶽峰隨手拿起毛巾,寵溺的給妹妹擦了擦。
就見得到允許之後,小丫頭眼疾手快的夾起一隻水餃,一口就咬了下去。
水餃出鍋晾了幾分鐘已經不燙嘴了,小丫頭一口咬下去,滿足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的形狀。
嶽峰也用筷子夾起了一隻餃子塞入嘴中,白菜的清爽混合著豬肉油脂的香味在口腔中炸開,確實比鹹菜窩頭要好吃。
嶽峰中午在山上啃著冷窩頭糊弄了一頓,肚子早就餓了,當下也不客氣,一家四口風卷殘雲一般,將整整一大蓋簾的水餃全都消滅乾淨。
尤其是最饞的老幺靜靜,小小的肚子,足足塞下了14個水餃,一頓餃子吃完,小肚溜圓兒。
吃完了餃子,嶽峰拎著一隻飛龍加兩隻沙半雞來到了前鄰老李大哥家,李文同一家五口剛敞鍋開飯呢。
“喲,小峰來了,快屋裡來,吃晚飯了嗎,一起吃點啊?”開門的李嬸兒問道。
嶽峰笑著說道:“嬸子彆麻煩,在家吃完了才過來的!今天扁著鷹上山打小圍,逮了幾隻雞,送幾隻過來,給嬸子跟叔嘗嘗!嬸子您找個口袋,飛龍跟沙半雞還活著呢!”
“逮的活的?那可夠稀罕的!這玩意兒平常每年也就下了雪之後能逮了解解饞!”李文同起身看了一眼嶽峰拎過來的野味笑著說道。
“我前幾天下掛網打的那架青鷂子活兒挺硬的,往後咱們不缺這小山雞兒吃!”嶽峰很豪橫的說道。
李文同:“那感情好!我昨天還跟你弟弟說,等下雪了上山扣沙半雞吃,今天這算心想事成了!”
嶽峰聽到李叔提到上山的話茬心頭一動,接著話茬繼續說道:“叔,今年我爸肯定沒法跟你上山了,要不然回頭我跟你去唄!咱爺倆去逮大野豬去!”
李文同搖了搖頭:“這野豬可不好逮,咱們兩家又沒狗,又沒槍的,靠幾個套子加侵刀,太凶險!
你還是聽你爸的,老老實實放鷹打小圍安全一些!真想去,等明年秋天,你爸腿好了的,到時候帶你去!”
“到時候我也跟你們一起上山乾野豬唄!”這時候旁邊李叔的大兒子李明濤也湊了一嘴。
“上什麼山上山,我看你上炕都費勁,邊兒拉呆著去,彆在跟前礙眼!!”李文同楞了大兒子一眼,對方一縮脖,鳥悄的不敢說話了。
要說李叔家的大兒子李明濤,今年也17了,180的大個,長得濃眉大眼的,用句時髦點的話說,那絕對是十裡八村有名的俊俏後生。
不過這個家夥膽子肥。做事兒不喜歡動腦子,用東北話來說,這家夥有點虎,每次闖禍,總挨他爸的收拾。
嶽峰看到明濤吃癟抿嘴一笑:“小濤明年也18成年了,到時候願意去就一起唄,彆的乾不了,萬一搞著豬了,乾點搬搬抬抬的體力活兒也行!”
“這孩子不像你心思細做事兒穩當,從小就莽撞,一個看不著,他能捅破天!到時候再說,看他表現!”李文同也認可嶽峰的話,算是沒把話說死。
“嘿嘿,還是我峰哥說話好使!”小濤聽到嶽峰給他說好話,嘿嘿一笑,感激的看了嶽峰一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那什麼,你們抓緊吃飯吧,待會兒該涼了!我先回!”嶽峰辦完了正事兒,打了個招呼轉身就走。
“小濤,送送你二哥!”
“奧!好!”李明濤應了一聲,大大咧咧的將嶽峰一直送出院門口。
等走到門口,嶽峰壓低嗓子說道:“回頭有機會打大圍的,我肯定帶著你!你這段時間好好表現,如果一切順利,咱們今年入冬下雪了就有機會上山!”
李明濤點點頭:“行!到時候喊著我,肯定服從命令聽指揮!”
嶽峰擺擺手:“走了!”
從李叔家回來,嶽峰又馬不停蹄的回家拎了一隻飛龍一隻沙半雞用鐵絲紮好翅膀跟腿兒,趁著夜色直奔大隊書記王建國家。
嶽峰的父母都是那種老實本分的農民,上輩子跟村書記家基本沒有太多的人情往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嶽峰兩世為人,豈能不知道想要在村裡出人頭地,必須要跟村裡書記處好關係的道理!
這次借自行車,與其說是為了進城賣野味兒,不如說是找個由頭建立起聯係來。
交朋友嘛,麻煩彆人力所能及的小忙幫幾次,這邊適時地給點回報,有來有往關係慢慢就熟了。
人情慢慢處,先混個臉熟,等到了想要辦事的關鍵時候再許諾點好處,半推半就不就成了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