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太子發動宮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各朝百姓依舊是不懂。

既然已經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不是板上釘釘嗎?

為何還要私下有著這些看似作死的行為?

......

【你父皇聽聞此事,龍顏大怒。】

【連夜召太子入宮中,嚴厲告誡他,必須約束好自己的言行,不可再如此放肆。】

【然而,太子年輕氣盛,心高氣傲,哪裡聽得進這些勸誡。】

【他非但沒有絲毫悔改之意,反而行事愈發變本加厲。】

【一次出遊,他竟在禦道上縱馬狂奔,還口出不遜之言。】

【待孤登基之日,定將那些背後嚼我舌根之人,一一嚴懲。】

......

各朝的文武百官們,此刻都不約而同地撇了撇嘴,臉上儘是一言難儘。

此太子好生愚蠢!

要知道,禦道乃天子專屬,唯有皇帝出行才能踏足。

太子此舉無異於公然向天下昭示,其不臣之心。

若是他們要扶持一位皇子上位,必定不會選擇這樣行事張狂、毫無顧忌的太子。

太子應該內斂其鋒芒,而不是高調地彰顯其野心。

所以,在各朝的文武百官看來,此太子必定是個炮灰。

在殘酷的皇權鬥爭中,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

【兩個月後,恰逢冬至祭天大典。】

【太子竟然在如此莊嚴肅穆的場合,酩酊大醉,誤了大事。】

【不僅失手打碎了祭祀所用的禮器,更在文武百官、諸國使臣的注視下,指著你父皇的方向,含糊不清的嘟囔:老頭子,我看你還能風光幾年。】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瞬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你親眼看到,你父皇藏在龍袍下的雙手,因極致的憤怒而微微顫抖。】

【然而,最終的處理結果,卻僅僅是象征性的罰太子禁足三個月。】

第(1/3)頁

第(2/3)頁

【太子的儲君之位依舊穩如泰山,絲毫沒有受到動搖。】

【這讓你百思不得其解。】

......

各朝百姓也發出了同樣的疑問。

既然太子德行有失,還盼望著皇帝早死。

為什麼皇帝不廢太子呢?

各朝的文武百官和皇帝卻是都能明白這個處理結果的原因。

太子一旦被立,其背後往往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

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因此,他們必然會竭力反對廢黜太子,而這必將引發朝堂動蕩。

皇帝若是想要廢太子,就必須考慮如何應對這個利益集團的反抗。

而皇帝若是真的成功罷黜了太子,其他皇子必定會開始爭皇位。

屆時,朝中局勢隻會更加混亂。

所以,廢立太子一事,茲事體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帝若是真動了廢除太子的心思,就得好好權衡利弊,考慮其對國家穩定的影響。

......

【某日,你與舅舅私下閒聊,無意中談及此事。】

【你皺著眉頭道,皇兄若是真的難以擔當大任,父皇理應早做決斷,另選賢明之人,以安社稷。】

【話還沒說完,你舅舅的臉色驟變,急忙壓低了聲音,對你疾言厲色。】

【殿下慎言!儲君乃國之根本,怎能輕易議論?】

【此等石破天驚之言,日後切勿再提,否則必將大禍臨頭。】

【那時的你,畢竟年少,未曾深諳宮廷政治的波詭雲譎。】

【但看到舅舅如此緊張,你也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議論太子乃是宮中最深的禁忌。】

......

各朝的文武百官,皆深以為然。

太子人選是皇帝深思熟慮、反複權衡之後,做出的決定。

第(2/3)頁

第(3/3)頁

臣民若是膽敢妄議,就等同於質疑皇帝。

且朝廷的政治鬥爭錯綜複雜,危機四伏。

隨意議論太子人選,可能會被彆有用心的人利用或是抓住把柄。

屆時,議論之人必將被動卷入儲君紛爭。

......

【某個清晨,天色依舊晦暗。】

【你父皇突然下旨,召所有皇子即刻入宮。】

【當你步伐沉重的踏入太和殿前的廣場時,眼前的景象讓你渾身冰冷,如墜冰窖。】

【廣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著數十具屍體,血跡還尚未凝固。】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還夾雜著焦糊的氣味。】

【幾座偏殿的屋簷上,還在冒著縷縷殘煙,顯然是經曆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搏殺。】

【而你的太子大哥,此刻披頭散發,衣甲不整,渾身血跡斑斑。】

【他被粗大的繩索捆得結結實實,正跪在大殿中央。】

【原來太子竟然暗中豢養了一批亡命之徒,企圖趁你父皇不備,發動宮變,奪取帝位。】

......

康熙帝的太子胤礽,卻是十分能理解天幕中這位太子的行為。

太子若是想順利登基,自然是需要大臣的扶持。

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拉攏朝中重臣,都是太子必不可少的操作。

而太子若是知道自己無法順利登基,那便隻能拚儘全力去奮力一搏了。

正如他自己,在原本的曆史中,他是無法順利繼位的,因為他的父皇太過長壽。

此時,胤礽感到眼前一黑。

感覺未來的自己,也是如此作死的。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