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就刷個視頻,怎麼古人都破防了 > 第431章 我走以後,不必時時懷念我

第431章 我走以後,不必時時懷念我(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此時,彈幕彈出。

“汪倫、滕子京、閻督都、張懷民,名垂青史也是太容易了。”

“我們粵省每家每戶給蘇東坡送荔枝!!他也給我們寫了首流傳千古的好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感謝汪倫,花了200萬,給桃花潭買了終身廣告。從此當地成了風景區,直接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汪倫是個妥妥文旅局啊。”

......

李白看完整個視頻,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高適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太白兄,汪倫總歸是欺騙了你,你可會生氣?”

杜甫覺得李白必定不會因為這種小事而心存芥蒂。

於是,他提議道:

“我們眼下正在黃山,不如去涇縣遊曆一番如何?”

“不知汪兄如今是否仍任涇縣縣令一職?”

李白聞言,心中微動。

他給汪倫贈詩,卻意外帶火了後世的景區桃花潭,進而帶動了一方經濟。

這對於涇縣的無數人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況且,他也很好奇,汪倫是何許人也。

那必定是十分對自己胃口。

想到這裡,他毫不猶豫地點頭應允:

“好,等咱們登頂黃山,便前往涇縣一探究竟。”

“哈哈哈......十裡桃花、萬家酒樓,還有汪倫,我亦是滿心期待啊!”

說完,李白便繼續往更高處攀登。

然而,行進間,他發現杜甫落在了後麵。

他轉身疑惑地看向杜甫,眼神示意杜甫趕緊跟上。

隻見杜甫扭扭捏捏半天,終是說了一句:

“太白兄,日後你能不能給小弟我也贈幾首詩呢?”

“???”

李白更加疑惑了。

此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我走以後,不必時時懷念我,因為我走以後,你就是我。】

......

【今年是楊根思同誌壯烈殉國的第74周年。】

【他是新華夏曆史上首位獲得特級戰鬥英雄和特等功臣稱號的人。】

第(1/3)頁

第(2/3)頁

【迄今為止,也僅僅隻有兩人獲得。】

【一位是他,另一位就是黃繼光。】

【正常情況下,若是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會給他單開一個族譜。】

【但是為了紀念楊根思同誌,連縣誌都改了。】

【蘇省泰州市泰興縣本來叫羊郎店,現在改名為根思鄉。】

......

各朝古人頓時感覺格外好奇。

此人究竟有何等非凡之處,竟然能讓縣誌都為之更改?

那麼,他究竟做了何事?

......

【他於1922年出生,8歲時,爸爸因為地主的迫害去世。】

【僅僅幾天後,體弱多病的母親便積鬱而死。】

【在這之後,他與哥哥相依為命。】

【然而哥哥也在戰火紛飛的那個年代,意外身亡。】

......

各朝古人皆是一愣。

又是一個苦命人。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接連失去了至親之人,必定會是飽受磨難。

......

【在22歲時,楊根思加入了新四軍,進入爆破班。】

【他有一個比彆人都厲害的地方,就是他扔手榴彈的精準度,即使盲扔都扔得特彆準。】

【1946年6月,他參加解放戰爭,首戰是泰安戰役。】

【他和班長說,雖然戰況很膠灼,而且他也負傷了,但是這座碉堡非炸不可。】

【班長也同意他的觀點,隨即告訴他,敵人根據地的方向大概在幾點鐘方向。】

【但是他不能露頭,因為一旦露頭,就容易被機槍掃射。】

【於是,他根據班長描述的位置盲扔了兩枚手榴彈,成功地將敵人的碉堡摧毀。】

【這場仗就這麼打贏了,楊根思也因此晉升,成為班長。】

......

永樂年間。

朱棣不禁對楊根思生出一股佩服之意。

在華夏古代的曆朝曆代,朱棣自認為是最了解火器的帝王。

僅憑兩枚手榴彈,盲扔就能炸毀敵人的碉堡。

除了有投擲技巧以外,還得有著驚人的判斷力。

方位,距離,手榴彈數量,以及投擲的時機,都需要精確。

第(2/3)頁

第(3/3)頁

因為,敵人不會給第二次機會。

......

【隨後,在緊接著的濟南戰役中,更是離譜。】

【楊根思還是作為爆破兵上的戰場,需要給尖刀班開路。】

【他一個人抱了這場戰役中最大的一個手雷,重達24斤。】

【他衝過去炸碉堡的時候,24斤的炸藥埋好以後,他回來準備引爆,發現引線受潮而無法點燃。】

【這該怎麼辦?】

【他再次衝了過去。】

【又放置了一個24斤的炸藥包,準備兩個一起引爆,結果發現引線又受潮了。】

【他心有不甘,再次返來。】

【他第三次帶了一個24斤的炸藥包衝過去,準備三顆炸藥包一起引爆。】

【這次,他向班長立誓,如果不能成功引爆,就不打算活著回來。】

【其實他第三次放置炸藥包時,遇到了敵人的火力壓製。】

【但楊根思很有智慧有膽略,不是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

【他把自己的帽子扔出去,吸引敵人的火力。】

【趁此機會,他迅速翻滾三次,躲到了碉堡下方。】

【接著他便迅速放好炸藥包且成功引爆,他才返回,且毫發無傷。】

......

李世民一陣嘩然。

對於火藥包的重量,他目前尚無確切概念,但直覺告訴他,其威力必定非同小可。

而且抱著如此巨大的炸藥包,在戰場上必然無比顯眼。

更何況,碉堡作為敵人的重要防禦工事,必然受到嚴密保護。

那麼,楊根思在戰場上,就應該是被敵方重點攻擊的目標。

而楊根思竟然沒被子彈打中!

李世民毫不懷疑在華夏後世的那個時期,有無數英勇的後人。

為炸碉堡,獻出自己生命者必定比比皆是。

而如楊根思這般操作,且絲毫無損,那就很少見了。

這可見其在戰場上閃轉騰挪的智慧。

古有趙雲長阪坡救阿鬥,七進七出,毫發無傷。

今有楊根思炸碉堡,三進三出,全身而退。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