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就刷個視頻,怎麼古人都破防了 > 第230章 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

第230章 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1 / 1)

推荐阅读:

第0章 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崇禎九年,當時滿清將領阿濟格率兵劫掠河北等地,京師告急。】

【南陽的唐王朱聿鍵懷著救駕的急切心情,在當地招募了幾千鄉勇準備進京勤王。】

【然而,還沒等他到達京城,就被河南巡撫楊繩武餐了一本,指責他無視外地藩王不得擅自入京的祖製,意圖不軌。】

【崇禎皇帝聽聞後大怒,不分青紅皂白,就將朱聿鍵貶為庶人,圈禁到鳳陽整整七年之久。】

【直到大明滅亡之際,朱聿鍵才被眾人推舉為南明隆武帝,重獲自由。】

【自此之後,各地還尚存良知和熱血的朱姓藩王,麵對崇禎這樣一個剛愎自用、疑心重重的皇帝,他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成為那隻出頭鳥。】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愣住了。

他早就知道崇禎皇帝的結局,自縊煤山。

他原本還覺得崇禎帝在亡國之際選擇自儘,也算是有幾分氣節。

然而,如今聽到天幕這樣形容崇禎皇帝,他不禁感覺無比失望。

“愚蠢!”

朱元璋低聲咒罵。

“崇禎怎會有如此短視的想法!”

“大明江山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他不擔心農民軍起義,不擔心女真族趁虛而入,竟然擔心藩王謀反?!”

有唐王的先例,還有哪個藩王敢救京城於水火之中。

崇禎此舉,不是逼得那些藩王作壁上觀嗎?

朱元璋憤怒地繼續說道:

“再說那個楊繩武,他究竟有何用處?隻會一味地告狀,卻無半點解決之道!”

“吃乾飯的嗎?”

“若他是洪武時期的官員,咱定要將他嚴懲不貸!”

“這個崇禎竟然也不調查一下,就輕信了!”

朱元璋氣的不輕。

大明末期有著剛愎自用的皇帝,拎不清事的官員,挽救頹勢很難啊!

......

崇禎皇帝朱由檢滿臉都是震驚與不解。

他處置唐王朱聿鍵,錯了嗎?!

朱聿鍵私下招募了幾千人,組建起一支護衛軍,這本是逾越了皇室的底線。

而朱聿鍵還針對當時的動亂局勢,親自上奏給他,大力揭露時弊。

朱聿鍵還慷慨捐資,甚至不惜拿出了自己的俸祿。

朱聿鍵的所作所為,不是在民間造聲望嗎?

不是在暗示他自己能力不足,要靠他朱聿鍵來主持大局嗎?

而且,明朝曆代皇帝都嚴格遵守著祖製。

在明成祖朱棣成功削藩後,便立下了祖製,藩王不許掌兵,且不許離開王府大院。

然而,朱聿鍵卻公然違背祖製,在藩地招募士兵,甚至在他已經下詔禁止朱聿鍵進京勤王的情況下,朱聿鍵仍擅自率兵北上。

自明朝開國,還沒有一個王爺敢帶著自己的軍隊擅自離開封地,舉兵造反的除外。

朱聿鍵完全不將他的命令放在眼裡,這不是在挑戰皇權嗎?

朱聿鍵選擇這個時候上京,究竟是何意圖,不是不言而喻嗎?

後人為何會評價他剛愎自用、疑心重重?

朱由檢真的無法理解,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廣為人知的福王。】

【在人們的印象中,福王總是與貪婪和愚蠢聯係在一起,甚至有傳言說他在被李自成俘獲後,被製成了做成了福祿宴會。】

【可以說福王是一個小醜般的形象。】

【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在農民軍兵臨城下的危急關頭,福王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般吝嗇。】

【他其實也曾慷慨解囊,拿出大量錢財來犒賞守城的將士和受苦的百姓。】

【但是這些錢財從王府流出後,經過層層官員和太監之手,到前線將士手裡的十不存一,絕大部分都被這些中間經手的人私吞了。】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憤怒得幾乎全身都在顫抖。

洪武時期的官員,哪個敢貪汙!

一旦貪汙超過六十兩銀子,便是死罪一條。

而且貪汙之人還會被剝皮萱草,專門放在原先的官衙前。

這樣一來,以後到任的官員,每天都能感受到極大的震撼。

不僅如此,他還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都察院,並且還鼓勵老百姓舉報貪贓枉法的官員,共同維護朝廷的清廉。

可以說,在反腐方麵,他的政策在曆代帝王中堪稱空前絕後。

他一心想要為大明開一個好頭,讓所有的官員在他的管理下都能恪儘職守,不敢有絲毫的僭越。

然而,誰能想到大明後期的官場竟然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這讓朱元璋感到痛心疾首,憤怒難平。

“真是混賬至極!”

“軍餉都敢貪!”

“那些為大明出力的藩王,他們的錢財也都被這些貪官給吞了!”

朱標見父親如此憤怒,心中也是明白,他們隻能為大明奠定一個開局,大明的走向終究要靠未來的皇帝。

他們無法預見所有變故,也無法再做什麼,隻能儘量去完善懲處貪官的製度。

他輕聲安慰道:

“爹,貪官固然可惡,但我們也需深思其背後的原因。”

“是官場風氣不正,還是皇帝過於縱容,亦或是製度本身存在漏洞?”

朱元璋沉默片刻。

官場風氣和皇帝縱容,那他真的是鞭長莫及。

唯有製度,他還能再度完善。

“標兒言之有理。”

“即日起,貪汙四十兩以上的官員,一律處以剝皮萱草之刑。”

“同時,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和管理。對於被舉報的官員,要仔細審查,也切莫冤枉清白之人。”

......

永樂年間。

朱棣也是異常憤怒。

“朱姓藩王還是不乏有血性之人!”

“而這些貪官,竟敢如此猖獗,肆無忌憚!”

當然,他也深知,貪官盛行的原因,皇帝也難辭其咎。

或許是皇帝被蒙蔽了視聽,對貪腐現象一無所知。

又或許是皇帝雖有決心,但手段不足,難以根除貪腐。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隻能說明崇禎在治理國家上的無能。

:..00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