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王朝滅亡真凶,土地兼並
【如果朝廷對於財富的分配不加調控,那麼這些財富往往會自然流向少數人的手中。】
【這群人,他們憑借手中的資源與人脈,能夠迅速積累更多的財富,形成一種雪球效應。】
【他們的財富日益膨脹,直至達到一個臨界點,進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使得整個社會的資源和朝廷的運作都圍繞他們轉。】
【中原王朝大多是受農耕文化和守成思想支配,土地是財富最直觀的體現。】
【土地不但是生產資料,更是財富的象征。因此,有錢的人通常會選擇將資金投向土地。】
【那麼此時,就會出現一個我們常見的曆史詞彙——土地兼並。】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看到“土地兼並”這個詞彙,歎了口氣。
“徐達,這便是咱們當初決心起義的的理由之一。”
元朝後期,土地集中之弊日益凸顯,蒙漢官僚地主階級掌握了大量土地,廣大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耕地,隻得背井離鄉,四處逃亡。
與此同時,那些土地大量占有者,卻以極為苛刻的條件將土地租給農民,進行敲骨吸髓的榨取。
一旦遇到青黃不接或天災,佃戶們往往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貸,到了秋收時,即便全部收獲也難以還清債務,往往因此家破人亡。
徐達聽後,深有感觸地點點頭。
“陛下所言極是。”
朱元璋沉思片刻,問道:
“若是土地兼並的問題一直存在,封建王朝三百年的魔咒,該如何打破?”
土地兼並,曆朝曆代都有,始終無法解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眾臣皆低頭沉思,無人敢輕易回應。
......
【當大量的土地被權貴和豪強所占據,且他們無需為此支付賦稅時,那麼朝廷正常的賦稅誰來交呢?】
【當然是由那些僅擁有幾畝薄田和底層人來交易。】
【隨著土地兼並的加劇,底層民眾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但他們所承擔的賦稅卻日益沉重。】
【原來十稅一,後來十稅五,甚至十稅七,使得百姓的生活變得愈發艱難。】
【有些擁有大量財富和土地的人,往往還能免除徭役。】
【這導致基礎設施如河堤修繕、水井開鑿等得不到及時維護,進而引發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
【在災害頻發、土地欠收的情況下,佃戶們仍需按時繳納地租。】
【即便他們因天災而失去收入,債務依然如影隨形。】
【此時,若遊牧民族來襲,朝廷為應戰而加重賦稅,佃戶們更是無計可施。】
......
朱由檢的麵色瞬間變得蒼白,“加稅”這幾個字如同利劍直指他心。
李自成起義不斷,朝廷為了鎮壓,隻能加重賦稅。
他本想,躲過這次危機,就減稅。
可誰知,各地突然爆發出百姓搶藩王府糧食的事件。
他隻能取消加稅,另尋他法。
而土地兼並的問題也依然嚴重,貧富差距也日益加大。
難道大明王朝真的已經走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了嗎?
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哀與無奈。
......
【封建王朝之根本在於農民,一旦土地兼並嚴重到農民無法生存的地步,王朝便如同立於風雨飄搖之中,岌岌可危。】
【關鍵在於統治階層是否能敏銳洞察此等危機,若能及時采取措施緩和矛盾,王朝或許能短暫回光返照。】
【若視而不見,則覆滅之禍將迅速降臨。】
【因此,封建王朝不超過三百年的興衰更迭,實乃曆史之必然。】
......
劉徹眉頭緊皺,他深知土地兼並對於王朝的穩定與繁榮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董仲舒就曾多次上奏,斥責土地兼並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破壞。
同樣,晁錯也屢次向帝王揭示土地兼並的潛在危害。
自商鞅變法廢除井田製,允許土地買賣以來,富人的土地連綿不絕,而窮人則餓死在了方寸之間。
貧民的生活狀況,甚至不如富人家中的寵物。若長此以往,百姓可能因生活無望而淪為盜賊,國家也將永無寧日。
董仲舒與晁錯都主張,唯有縮小貧富差距,遏製土地兼並,才能使國家安定。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首要之務便是從法律層麵限製土地兼並。
然而,晁錯和董仲舒提出的政策,由於涉及眾多權貴的利益,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他雖曾大力打擊土地兼並,但也深知此問題根深蒂固,難以一蹴而就。
當然他也明白,自己曾賞賜大量土地給有功之臣,如東方朔等,這也使得土地兼並問題更為複雜。
若是無法徹底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那他隻能徐徐圖之。
首先不能賞賜大量土地了,再著手立法,嚴禁侵占官田。
希望這樣能夠逐步緩解土地兼並的問題吧。
......
“土地兼並嗎?”
嬴政琢磨著這幾個字。
他在滅六國過程中,將土地分給每家每戶,力求家家有田可耕,戶戶有糧可食,人人有衣可穿。
此舉深得民心,百姓紛紛拍手稱頌。
然而,隨著秦國平定四夷叛亂,老秦人的數量逐漸減少。
與此同時,六國的人口在秦國本土大量增加,但本土民眾日漸稀少,導致缺乏足夠的人員去管理那些逃亡的六國貴族。
結果管理日漸鬆懈,六國貴族的逃亡問題日益嚴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那些原本分得土地的民眾,在無形的壓力下,不得不以極低的價格將田畝賣回給原土地所有者。
而秦朝忙於南征北戰,隨時根除複辟勢力,因此無暇顧及土地兼並這一日益猖獗的問題。
嬴政的臉色驟然凝重。
顯然,土地兼並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亟待解決。
農民階層,作為社會底層,長期默默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和剝削,一旦他們無法再承受這份重負,便會爆發起義。
而農民階級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無疑是導致王朝覆滅的根源所在。
嬴政心中明白,若能有效緩解農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再加上大秦受天幕影響所推行的各項改革,或許能夠為大秦贏得一線生機。
雖然打破封建王朝三百年興衰更迭的魔咒或許仍顯艱難,但至少可以避免二世而亡的命運吧!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