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科幻靈異 > 迪迦的傳說 > 第2178章 人工太陽

第2178章 人工太陽(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在太陽係眾多行星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就是火星了,尤其是自轉角度,和地球的差彆極其微小。

但這種相似也隻是相比其他行星而言,實際上火星與地球的差彆極大。

首當其衝的就是體型,火星的赤道半徑為三千三百九十六公裡,僅是地球的一半,而體積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質量更是隻有地球的十分之一,火星的公轉周期為六百八十七天,幾乎是地球兩倍,也就是說一火星年相當於兩地球年。

而對地表生命來說至關重要的大氣層,火星的大氣密度隻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因而火星地表的大氣壓強還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稀薄的大氣蓄不住熱量,保溫效果極差,使得火星的溫差極大,最高溫和最低溫能相差一百六七十度。

白天時分,哪怕是赤道地區,地表的最高氣溫也隻有二三十度,其他地方的溫度就更低了,而到了夜晚,溫度就會迅速下降到零下幾十度,至於兩極最低氣溫更是能達到零下一百二三十度。

大氣的稀薄,也無法像地球大氣層那樣,層層過濾來自宇宙的各類射線,使得火星地表常年受到高強度的宇宙射線和太陽輻射,再加上極端的晝夜溫差,更是進一步加劇了岩石的風化,讓火星地表到處是裸露的岩石和砂礫,形成了獨特的戈壁灘風貌。

光照不足、溫度太低,根本不足以維持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所需,因而tpc建造了人工太陽,用於給太陽光無法到達的行星提供光和熱。

“這就是人造太陽啊,”飛鳥站在圓形的艦窗旁,看著外麵那個漂浮在宇宙中的啞鈴狀人造天體,眼睛瞪的大大的,嘴裡更是大呼小叫。

“人工太陽實驗機nsp——康帕內拉!”

大古念著它的名字,同樣感到震撼不已。

這是個極其巨大的天體,光是長度就超過了三公裡,兩端是一大一小的兩個球體,中間由幾十根巨大的管道和一根主軸連接著。

大的球體是就是人工太陽的主體,能夠模擬恒星,釋放強光和高熱,小的一端則是動力爐,能夠給人工太陽源源不斷的輸送海量的能源。

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不管看多少次,都會倍覺震撼,深感人類科技之先進、科技之偉大。

“這樣的東西,竟然還真造出來了。”

千葉誠同樣在觀賞這堪稱劃時代的產物。

人工太陽絕對會載入人類的史冊,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人類的活動範圍,不再受太陽光的限製。

人類誕生在距離太陽一億五千萬公裡的地球上,這就意味著人類被限製在‘一億五千萬公裡’的地表。

但有了人工太陽,就能在任意地點模擬出‘一億五千萬公裡’的光照環境,極大的擴展了人類的宜居環境。

當然了,在任一地點創造出適宜人類的光照環境是未來的目標,現在的話,這個人工太陽的任務是為火星生態環境綜合改造的下一階段服務。

其實就是圍繞火星轉,增加火星的光照和溫度,從而創造出和地球相差無幾的光照環境,畢竟火星距離太陽較遠,是地球的一點五倍,這就使得火星接收到的陽光強度僅為地球的43%,使得火星的地表,比起地球來說,顯得尤為昏暗。

萬物生長靠太陽,不僅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就是動物沒有足夠的光照,身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想要在火星進行大規模的移民,讓民眾正常的生活和居住乃至繁衍,火星的光照勢必要達到地球的水平。

在太陽無法將足夠的光傳遞過來的情況下,就需要人工補光了,才有了人工太陽計劃,並付諸了行動。

如今火星的大氣第一階段改造工程已經完成,火星大氣的氧氣總含量從原本的百分之零點一三,增加到了現在的百分之一點三,短短幾年時間裡,火星大氣的平均氧含量翻了十倍。

而火星地表氧含量則勉強達到了一些植物的生長所需,因而tpc的生物研究所火星分局,將在人工太陽到位後,就開始室外大規模種植適合現在火星環境生長的植物,再加上火星大氣改造係統,共同組成了火星大氣改造的二期工程,目標是人類在室外能夠正常的呼吸,而不必佩戴呼吸輔助設備。

大氣改造是一個係統工程,也是一項綜合工程,改善大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為的是創造出適合人類居住和生活的環境。

第(1/3)頁

第(2/3)頁

人類不僅要能呼吸,更需要吃飯、喝水。

植物是一切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基礎,沒有植物食物網就是空中樓閣,根本就無從談起。

而植物還能存水、固土,改善土質,能夠將火星糟糕的土質,儘快的變成肥沃的土壤,滿足種植糧食作物的需求,從而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

第三點,也是很少有人關心和了解的一點就是固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實就是固碳的過程。

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碳就在此過程中變成了植物的一部分。

人類的文明開端被認為是學會使用火,而火焰就是碳燃燒的產物,不管是柴火、煤炭,還是石油、天然氣,都是c+o2變成二氧化碳,並釋放能量的過程。

植物除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能源之外,還給人類本身提供生物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地球生物被稱為碳基生命體,米飯、饅頭等主食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全都離不開‘碳’,足以說明‘碳’對地球生物的重要性。

毫不誇張的說,沒有‘碳’,萬物皆亡。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先把‘光’這一無法被碳基生物直接使用的能量,以‘碳’的形式固定住,再被碳基生物所使用。

因此,長的漫山遍野、看似稀鬆平常的草木,其實是一個個天然的生物版本的‘太陽能發電機’,而且能量轉換效率比目前人類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板都要高上很多很多。

正是因為植物億萬年來的努力,才讓地球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了萬分之三的程度,並且給人類留下了億萬噸的煤炭,供人類度過了文明的前期發展所需。

而火星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哪怕到現在經過大氣改裝係統多年的‘稀釋’,也還是超過百分之六十五。

這麼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一旦大氣厚度繼續增加,溫室效應也會跟著與日俱增,讓火星溫度不健康的升高。

就像金星,因為大氣中百分之九十七都是二氧化碳,造成了極強的溫室效應,白天赤道地區能達到四百六七十度之高,而火星要是和太陽的距離與金星一樣近的話,白天溫度也能達到這麼高。

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繼續人工釋放其他氣體,而是大規模的種植植物,讓天然的大氣改造機、能量製造機、食物提供機——植物參與進來,和人工一起逐漸的改造火星大氣,並最終成為主力軍,從而將火星的大氣和土壤都達到適宜的程度,到那時,火星將真正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供億萬人生存和繁衍。

“火星改造將在今天正式拉開序幕。”

火星的奈奧馬爾斯空間站的站長,站在一旁,眺望著遠方正在調整軌道的人工太陽,很是感慨的說道:“待人工太陽點亮,火星的溫度就會逐步上升,到那時冰川融化成水,滋潤火星的土地,植物有了足夠的光和充足的水,就能成長起來,一點點的改善火星的大氣和土壤。

這樣就能在改善後的土地上種植光合作用效率更高但較為嬌弱的植物,而耐受乾旱和惡劣氣候的植物則向外圍控製。

就這樣一點點的擴大種植麵積、慢慢的增加種植種類,火星的大氣和土壤不斷的變的更好。

我相信,總有一天,火星會和地球一樣,漫山遍野的長滿花草樹木,溝壑成為河流、隕石坑變為湖泊,還會有藍天、大海、鳥獸、蟲鳴!”

山崎站長說著說著,臉上滿是希冀,仿佛看到了理想中的火星——美好而充滿希望!

不僅僅是他,還有眾多頂著火星狂暴的沙塵、忍受火星惡劣環境、不顧火星低重力導致的身體不適而努力工作的人們,都是帶著滿腔熱血,為了人類第二家園的理想,而長年累月的努力著。

因為火星內核冷卻的緣故,使得火星磁場消失,再加上火星質量僅為地球的九分之一,因而火星重力隻有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在這樣低重力的環境中長期生活,會使得人體肌肉萎縮和骨質流失,對健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但是火星的建設人員,就是在沙塵漫天、出入都要佩戴氧氣麵罩、低重力帶來的身體不適中,堅持到了今天,並將火星改造成現在勉強能讓人生活的程度。

愚公移山、代代相傳!

沒有尖牙利爪和強健體魄的人類能夠屹立地球之巔並走向宇宙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和火星生態環境改造工程一樣,努力的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給後代繼承,如此反複循環,一代代的努力下去,再糟糕的環境也會慢慢的變好。

第(2/3)頁

第(3/3)頁

“是啊,火星的明天一定是更好的。”

千葉誠點了點頭,讚同道,隻要人類有這個恒心、有如此的毅力,火星隻會更好。

雖然說人類中也有齷齪和各種勾心鬥角、自相殘殺,但人類的閃光點更多,尤其是人數眾多的普通人,很多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

個彆人類的邪惡和卑劣,並不代表全體人類皆是如此。

正是知道這一點,千葉誠才會到今天依舊在地球,努力的在做些什麼。

就像這一次,之所以億萬裡迢迢的來到火星,就是為了保證人工太陽安全部署,防止意外發生。

他可是還記得,人工太陽遭到過宇宙生命體的襲擊,並計劃控製人工太陽降落到地球南極,融化南極的冰川,從而導致海平麵的上升,淹沒大量的陸地。

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千葉誠才特意來此,並坐鎮奈奧馬爾斯空間站,全程監視人工太陽的入軌,萬一有什麼變故,能夠立刻做出反應。

對此,火星分部自然是舉雙手讚成,人工太陽帶有‘太陽’二字,內部就是進行核聚變來發光發熱,說白了,就是一個超大號的氫彈,一旦落下,那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正是擔心有萬一,還調派了裝備有多種武器的奈奧馬爾斯空間站伴飛,以防不測,現在有奧特曼坐鎮,那更加萬無一失了。

“可火星不是沒有水嗎?”

飛鳥聽著他們的對話,扭過頭來,疑惑的問道,他記得學習過的火星知識裡,說火星表麵有乾涸的河床和湖泊遺址,表麵在久遠的過去存在過液態水。

怎麼現在說,人工太陽能融化冰川呢?

火星哪來的冰川?

山崎站長笑嗬嗬的解釋道:“火星表麵是沒有水,但是小行星帶有啊,還有土星環也是大量的冰構成,隻需要瞅準角度,將這些冰球推過來,落到火星無人地帶,就是水源呀,而且火星的地底是存在水的,隻不過多以冰的形式。

隻要溫度上升,地上地下的冰都融化,地下河和地上河都流動起來,火星就活了。”

“哦,原來是這樣。”

飛鳥恍然大悟的的點點頭,明白了火星生態改造的思路。

說白了,就是遵循自然為主、人工為輔。

雖然火星地下有冰,但能不動就不動,讓其成為地下水,流動起來,畢竟在水循環中,地下水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一旦缺失了,那地上水再多也存不住,還是會滲透到地下。

所以,tpc寧願花費大代價,從小行星帶甚至土星運冰過來,也不想輕易動火星的地下冰,為的就是儘最大可能的保持自然。

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嘛!

“開始入軌了。”大古一聲喊,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引了過去,全都看向了今天的主角——人工太陽。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