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終於是有人站出來為李二陛下解圍了。
“好了,房公、魏公,你們二位就不要再拿這官位之事開趙國公的玩笑了。”——眼見大家表態表得差不多,原本處在暗處的杜如晦,經過和竇師綸的短暫眼神交彙後,便直接站了出來,開始打圓場:“至於趙國公的推辭……陛下,在臣看來,這並非趙國公刻意謙虛,而是他深知什麼是為臣之道啊……”
“……”長孫無忌現在人已經麻木了。
他娘的……好賴話全讓你們說了!
是是是,老夫當然深知什麼是為臣之道了——可為啥這話從你杜如晦嘴裡說出來,就像是在點老夫呢?
長孫無忌是真的有苦說不出。
“竇師綸,”眼看著自己的頭號馬仔即將陷入新的一輪拷打,李二陛下突然開口道:“這禮部尚書之職,不若就由你來擔任如何。”
此言一出,太極殿再度陷入一陣詭異的寂靜之中。
“回陛下,”被點名的竇師綸卻不受此影響,依舊不卑不亢道:“臣不日便要辭去身上官職,前往瓊州,故而還請陛下恕罪。”
轟!
竇師綸的回答,可以說是讓場上氣氛降至了冰點。
“你要抗旨不遵?”李二陛下聞言擰起眉頭,語氣中帶著怒氣。
“回陛下的話,臣並非是要抗旨不遵。”竇師綸聞言再度朝李二陛下躬身一禮:“隻是瓊州地處荒涼,楚王殿下去那裡就藩,少了臣的幫襯,他一定會很難適應……”
都說真誠才是必殺技。
竇師綸給出的理由,實在是讓所有人都無法拒絕。
“既如此……”李二陛下在沉吟片刻後,也鬆了口:“朕允了你便是,隻是竇愛卿,不知你能否給朕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呢?”
“陛下,臣認為,郢國公宇文士及德才兼備,腹有良謀,可以擔此大任。”竇師綸聞言也不含糊,轉頭就開始向李二陛下推銷起了下一位大冤種。
“……”這下,輪到李二陛下和宇文士及不會了。
但李二陛下最終還是決定尊重竇師綸的意見,因為他也看出來了,竇氏在來了這麼一出後,就準備撤出長安了,自己就算是看在那個豎子的份上,也該成全對方。
於是,他想了想,點頭道:“如此也好。”
於是,事情就這麼被定了下來。
長孫無忌接替李靖成為新的尚書右仆射,而宇文士及則是接替了王矽的禮部尚書之職,接著便是竇師綸,在向李二陛下推薦完宇文士及後,他便表示要辭去太常寺少卿的職位,準備動身前往瓊州,為楚王殿下修繕王府。
事實上,因為親王們的封地是早早就定下的,所以一般在他們就藩的前幾年,皇帝就會派人去他們的封地為其修建王府。
比如楚王殿下,其實現如今,在襄州已經有了一座修建得差不多的楚王府,可經過先前的變故之後,楚王殿下的封地改成了瓊州,所以眼下竇師綸提前去瓊州,就是為了在當地尋得一處合適的大宅,先讓楚王殿下安頓下來,之後他便要修建一座全新的楚王府,給楚大王將來成婚用。
但這些,李二陛下應該也是想到了,所以他並沒有提出反對。
隻是這麼一來,從表麵上看,今日這場大朝會,就成了竇氏全麵撤出朝堂,而長孫無忌、宇文士及這一方勢力大獲全勝的表象。
不過嘛……
大家都不傻,尤其是房玄齡,在散朝之時,他和杜如晦並肩出了太極殿,然後兩人一起看著春風得意,走路都帶風的宇文士及跟著麵色鐵青的長孫無忌一路小跑出宮:“克明啊,竇氏有高人啊……”
“房兄,你就彆試探老夫了。”聽聞房玄齡此言的杜如晦聞言笑嗬嗬地撫了一把胡須:“那高人肯定不是老夫。”
“老夫什麼時候說你是竇氏的人了?”這下輪到房玄齡詫異了——克明你是裝都不裝了?
“老夫找算命先生替老夫批過命格。”眼見這四周就隻剩下自己和房玄齡兩人,杜如晦一邊抬腳走下台階,一邊對身後的房玄齡道:“算命先生說,老夫早在六年前便已經是天人五衰之相,氣數將儘;若不是得了貴人相助,受其福澤,老夫如今墳頭草都三尺高了。所以房兄,隻要我杜如晦於國問心無愧,偶爾替楚王殿下站個場,也沒什麼不可以,對吧?”
杜如晦說到最後,轉身看向站在太極殿外的走廊上,一步未動的房玄齡:“怎麼,房兄也覺得老夫‘投楚’啦?”
“你回頭把杜荷送到瓊州去就是了,正好路上跟遺愛作個伴兒。”房玄齡是知道杜如晦曾經病入膏肓過的,而且更清楚當時是誰救了他——所以這命理之說,他也不敢妄下斷言,隻是麵對杜如晦這般向自己表露心跡,作為好友,他當即便給出了一個更妥協的報恩方法:“那兩小子跟這楚王殿下,也算是蛇鼠一窩了……”
“房公……”杜如晦聞言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楚王殿下的成語當初是跟您學的吧?”
“克明兄……”房玄齡聞言不禁睜大眼睛:“你怎的又要憑空汙了老夫的清譽?”
“哈哈哈哈……”杜如晦聞言哈哈大笑道:“房兄,老夫當初真該讓你去鴻臚寺陪楚王殿下辦公,也好教他知曉,這世上竟還有房公這樣,比老夫更適合他的……範增。”
“哎!”房玄齡見杜如晦這般直言不諱,趕忙上前扯了一下老友的胳膊:“克明,慎言!”
萬一這話傳到楚王殿下耳朵裡,老夫這輩子想要安生,可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