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大隊首先撤了,目的基本達成了,治安大隊完蛋了。
確實沒有想到,小鬼子和張占堯會設計一個圈套。
要不是提前發現了,武安大隊真要吃大虧。
不過,即便是這樣,雙方也隻能說形成了僵局。
唯一占便宜的是,村內的小鬼子完蛋了,張占堯被活捉。
對於武安大隊來說,至少是利於不敗之地了。
隻餘小鬼子,確實不好打,而且他們又躲在朱家大院內,占據地形優勢。
郭佩倫本來還想著拚一下,劉福全阻止了。
小鬼子100多人,按照這個兵力,就算是一比一,也要犧牲100多戰士,沒有必要。
八路軍不打這樣的仗,保存自己才能更好消滅敵人。
張占堯搶劫的大部分物資被繳獲運走,還有一些槍支彈藥。
小鬼子裝備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好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臨走前,乾部特意宣傳了,八路軍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
除了打小鬼子,其他凡是禍害百姓的隊伍,都打。
八路軍撤退的很快,沒有直接往藥王穀去,往西南,進山了。
小鬼子一定得到消息了,現場總有幾個漢奸,總不能把人全殺了。
搞不好,小鬼子已經出來救援了,所以不能耽誤。
武安大隊都跟著一起,暫時進山避一下。
正好,司令員和劉福全想跟郭大隊長認真聊一下。
部隊江湖習氣太重,還是以義氣為先,忽視組織性、紀律性。
這些問題,必須堅決製止,接下來的鬥爭更殘酷。
再就是擴軍的事情,這次,又繳獲了不少武器,武安大隊也有條件了。
邯山大隊也接到了通知,到藥王穀集合。
沙河支隊暫時不參加,作為應急部隊,保持警戒狀態。
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兩支部隊要在藥王穀參加冬訓。
這次冬訓,戰士們依據新兵手冊訓練,班排長參加教導隊培訓。
張司令員親自講課,先要把基層乾部的思想工作做好。
李福軍除了思考作戰以外,開始思考怎麼把根據地的經濟搞上去。
戰士們吃不飽飯,營養不良,未來可不好打仗。
八路軍要說什麼最缺,那就是物資,冬天了,還沒有一件像樣的棉衣。
說句不好聽的,真是連土匪都不如。
人數少了,從小鬼子手裡搶一點,勉強能對付。
可是未來呢,小鬼子物資也不夠的時候,八路軍搶誰去。
還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實際困難。
太行山,都是寶,但確實窮,這個時候的寶貝換不了錢。
接連打了幾仗,繳獲了一大批財物,除了上繳以外,還剩下了不少。
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財物變成物資。
石門還是小了,要麼是保定,要麼是濟南。
地方上的同誌已經派出去了,不過,隻能去近處,邯鄲、安陽。
特彆是安陽,河南那邊要比冀南好一點點。
新兵訓練,也是參謀長主抓,不過,大部分工作,交給了韓宇、嶽辰。
偵察連,他們兩個是黃金搭檔,綜合素質更是沒說的。
兩個人相互幫忙,一個忙,一個補位,正好。
小心無大錯,一點都沒用說錯,就在春節前一天,小鬼子出來了。
劉福全也沒有辦法,除了那些大戰役時間預知,其他的都不確定。
短短一年內,小鬼子對八路軍根據地發起了100多次千人規模的圍攻。
根本找不到規律,小鬼子小規模進攻,也不需要經過批準。
小鬼子旅團、大隊,甚至是縣城守備隊都有獨立出兵權限。
很明顯,這次就是小鬼子獨立混成第一旅團發起的。
沙縣、磁縣一南一北,邯鄲的小鬼子為主,三路進擊。
乾掉小田,確實暴露了實力,小鬼子被打疼了。
算起來,真的沒殺多少,總共不過70多小鬼子,劉福全真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小鬼子不乾了,遊擊隊呢,被遊擊隊乾掉這麼多人,沒臉。
回去報告的小鬼子,說遊擊隊有500多人。
幾個漢奸,說不止500,村外還有。
小鬼子報複心很重,哪裡甘心吃這樣的虧。
再說,小鬼子現在對八路軍還很陌生,不了解虛實。
所以,小鬼子沒把先遣支隊放在眼裡,以為就是一般雜牌部隊。
小鬼子旅團長下令,從邯鄲調了一個大隊,配屬了一部分地方治安隊,對東太行區域進行清剿。
為了防止遊擊隊逃脫,又命令沙河方向300多小鬼子,200多治安隊從北麵進攻。
南邊,磁縣方向500多小鬼子,300多治安隊,兵力更強。
彆說三路,隨便中間一路,先遣支隊都打不過。
就說沙河方向,300多小鬼子,200多偽軍,看上去不多。
要是拉開架子,麵對麵打,就小鬼子那個火力,擋不住。
當然,要是近戰,三個大隊衝上去,滅了小鬼子,能做到。
可是打完了,先遣支隊還能剩多少,那就說不好了。
劉福全把郭佩倫喊到了指揮部,三人需要商討一下。
“老郭,先跟你說件事,上級已經批準了,從即日起,你兼任先遣大隊的副參謀長,幫我指揮部隊。”
“同時,兼任武安區的區長,說清楚,這可不是架空你。”
劉福全直接把話說明了,老郭的優勢還是在地方工作上,作戰指揮有點弱。
還有最關鍵一點,劉福全真不想這樣一個英才被埋沒了。
“上級讓我們征求你的意見,不要有顧慮,有什麼說什麼。”
張司令員馬上跟了一句,讓老郭上來,也是加強指揮部力量。
對於地方來說,郭佩倫無疑要更熟悉,更好開展工作。
“司令員,參謀長,你們這是什麼話。”
“這可是給我升官呢,我有什麼不願意的。”
郭佩倫還真是一個爽快的個性,很痛快地答應了。
“武安大隊的大隊長,你暫時還要兼著,高安同任副大隊長,暫時代理大隊長。”
高安同是郭佩倫的義兄弟,也是大隊的創始人之一。
說起來,高安同要比郭佩倫更穩,思路更活。
“司令員,還兼什麼,你們覺得行,直接任命就好。”
“不,不,過渡一下更好。”
“小鬼子出來了,等打完這一仗再說。”
張司令員擺擺手,這一仗很關鍵,應對不當,真的會遭受大損失。
“先說說,你有什麼想法?”
這可是地頭蛇,很熟悉情況,也許會有更好辦法。
“沙河方向的小鬼子,相對兵力少,我們打完了,還可以直接往山裡撤。”
“隻是,我們現在的兵力,可能還是少了,想要殲滅小鬼子,難度不小。”
上次打完小鬼子,郭佩倫也深有感觸,很難打。
小鬼子幾百人,三個大隊就是全部上去,都不敢保證。
“再有,就是後撤,過去不遠就有晉綏軍、府軍,小鬼子不敢追擊太遠。”
郭佩倫兩個思路都不錯,不管是打還是隱蔽,符合先遣支隊的實際情況。
“司令員,旅長前一段時間是不是在林縣、陵川附近?”
劉福全突然想起一件事,先遣支隊孤軍奮戰肯定不行。
但要是能跟友鄰部隊協同起來,是不是會更好。
“你是說,南下跟主力會合?”
“不是跟主力會合,是有沒有可能讓旅部配合我們?”
張司令員一臉尷尬,郭佩倫是哭笑不得,參謀長簡直了。
“老劉,你這話,就不怕旅長敲你的腦袋?”
劉福全笑了,還真是,竟然讓旅長配合作戰。
“我們讓旅長決定,配合他們作戰。”
這下兩人都笑了,這句話還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