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 彆開玩笑(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這麼短的時間就完成,彆說高玉峰不敢相信。

就是身後的四人也是如此。

他們是農科院專門挑選培養出來的人才,自然清楚當下國內的情況。

要說抗鹽堿的玉米有,但絕對沒有成規模種植的,更不會有人去鹽堿地上種玉米。

因為那樣隻會是浪費糧食。

然而在他們麵前,楊小濤竟然拎著兩袋子種子,還說是剛研究出來的能夠在鹽堿地上生長,如何不震驚?

“小濤,你彆開玩笑。”

“高大哥,你覺得這是玩笑?”

楊小濤將兩個袋子舉了舉,“我這可是費力好大勁才搞出這麼點種子,正好趁這次機會去西北試試呢。”

身旁王浩聽了點頭。

那些天他可是看得出楊小濤蓬頭垢麵,一副殫精竭慮的樣子,肯定是埋頭‘鑽研’了。

當然,那時候可不知道是做這個。

如今知道楊小濤做的事,聽說這東西可以在鹽堿地裡種植,今後會有更多的玉米上交國家,心裡就對楊小濤特彆敬佩。

咕咚

高玉峰咽下唾沫,隨後略帶激動的問道,“真的?”

“當然是真的了,不然我大老遠帶兩袋玉米過去?累死啊。”

楊小濤說完,農科院的門口瞬間寂靜。

身後的四人都捂著嘴,感覺麵前的年輕人若不是說胡話,那簡直神了。

本以為對楊小濤有所了解了,但現在才發覺,他們了解的隻是一部分。

“你,你快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玉峰就要拉著楊小濤去農科院坐坐,這麼重要的事情,這麼重要的發現必須說清楚。

這可是他們農科院又一大發現,雖然比不上雜交玉米那麼驚豔,卻絕對是重要的舉措。

試想一下西北大片的鹽堿地都種上了這種玉米,哪怕每畝隻有普通玉米的一半產量,那也是白賺啊。

至於耕種,或許在其他地方還有人力物力的限製,但在西北,他可是清楚,大量拖拉機的使用下,生產力正在極速增加,而最大的製約反而成了良種和土地。

良種可以培育,種子可以儲存。

但適合耕種的土地就那麼多,再怎麼耕種,沒有化肥等肥料,產量也就到頭了。

可現在,有了能夠在鹽堿地上種植的玉米,那西北農場周圍大片的鹽堿地就有了用武之地。

這,可是數量的飛躍啊!

“高大哥,這事一時半會說不清楚。”

楊小濤看了眼手表,“時間不早了我們得趕緊出發,不然趕不上火車。”

“這個好說,我跟你們一快去火車站,路上你給我說說,好好說說。”

高玉峰抓著楊小濤,生怕他跑了。

“小侯,把你本子拿過來,還有筆。”

高玉峰在身上摸了一會兒,最後對著一旁的女生開口。

女孩叫侯麗晶,身材不高,顯瘦,大眼睛帶著一副眼鏡,聽到高玉峰說話,立馬從包裡取出一個本子和一支鉛筆。

“走,咱們上車說。”

高玉峰乾脆不回去了,拉著楊小濤往一旁卡車上走。

好吧,楊小濤還想坐副駕駛呢,現在這樣子隻能蹲在車鬥了。

幾人將行禮放到車上,隨後都擠在車鬥裡,結果副駕駛被空了出來,讓開車的司機一陣懷疑。

“小濤,快說說。”

“對啊,楊老師,說給我們聽聽,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對對,還有這玉米是什麼形態.”

第(1/3)頁

第(2/3)頁

幾人將楊小濤圍住,楊小濤看了眼高玉峰,隨後靠在車邦上,開始將準備好的說辭講出來。

“四倍體?”

高玉峰聽到楊小濤說道的這個名詞,腦海中迅速回憶著。

自從涉及到雜交玉米的領域,他也是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其中就有國外的研究成果。

關於四倍體這個名詞,他確實在國外的文章中見過,但那些都是人工誘發多倍體的,難不成楊小濤掌握了這項技術?

想到這裡就迫切的詢問,“小濤,你是怎麼做到的?”

“我記得國外有這方麵的研究,就是人為的控製誘發多倍體產生。”

楊小濤聽到高玉峰這麼問,就在心裡感慨,幸好自己早有準備。

不然怎麼忽悠這明白人?

“這個,我不是人為控製的。”

楊小濤先是給了確切的結果,讓高玉峰一陣失望。

“我認為,植物的多倍體基因組有三種途徑。分彆是體細胞有絲分裂異常,沒有按照減數分裂配子融合,最後就是種間雜交。”

“這三種方式,並不需要人為因素的參與,是一種自然現象。”

“而我發現的四倍體玉米,就是一種自然現象,天然的四倍體”

楊小濤認真且篤定的解釋著,而後更是將研就過程說了一遍。

下方幾人都拚命的記錄著,車子的搖晃已經阻擋不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直到車子停在火車站前,高玉峰仍舊問著問題。

沒辦法在月台上,楊小濤被五人圍繞,還在回答問題。

當然,大部分都是高玉峰詢問。

“最後一個問題,你說這四倍體比二倍體具備更好的穩定性,那是否說明,這血玉,這種玉米可以自行繁殖?還有它的產量如何?”

楊小濤摸了下鼻子,沒有理會這是兩個問題,而是看到遠處冒著煙緩緩駛入月台的火車,決定簡單說下。

“四倍體就說明有四條染色體決定同一性狀。所以比起二倍體來遺傳性狀要穩定些,做種子沒問題,後代可以繼續當種子。”

“具體產量還要經過實際測量,不過這段時間培育出來的玉米,比起普通玉米產量低一半左右。”

“一半?那也有二三百斤了。”

高玉峰並沒有覺得失望,畢竟鹽堿地裡的玉米,一直都沒給國家交過糧食,這就等於平白多出來的啊。

這件事必須上報,而且要儘快。

火車緩緩停下,冒出一陣白煙。

高玉峰將本子收起來,然後伸手跟楊小濤重重握在一起。

“一切順利,我在這等你回來。”

“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兩人手搖晃,隨即楊小濤拿著物品走進車廂。

跟上次一樣,還是單獨車廂,兩側還有兩名戰士執勤。

不過這次跟上次回來的不是一批人。

楊小濤將東西放下,然後找個靠窗的地方,拉開窗戶跟高玉峰告彆。

庫卡庫卡

火車開始前進,慢慢駛出月台,消失在視野中。

高玉峰轉身往車上跑,他要快點會農科院將這個好消息告訴鄧院長。

或許在這個好消息下,鄧院長的病會好呢。

回到農科院,高玉峰就想著去跟鄧院長彙報。

可想到鄧院長還在家裡靜養,又沒有電話,便想著先跟上級彙報,然後再去趟鄧院長家,將這好消息告訴他。

想到這裡,高玉峰就拿起桌上的紅色電話。

忙碌的辦公室裡,陶老正看著秘書遞上來的報告。

第(2/3)頁

第(3/3)頁

“怎麼還沒運到?地方都準備好了,種子還在路上,耽誤了農時怎麼辦?”

“首長,這火車能跑過去,但其他的路…”

秘書在一旁解釋著,這段時間為了調配西北的良種,他們跟交通處多方協調,但總有些不儘人意的地方。

就想那些山路,想要運送到地方,就隻能靠卡車迅速。

但這年頭道路可不像後世那般都是好走,土路凹凸不平,再要是碰到下雨天,坑坑窪窪的更是難走。

“為了加快速度,當地的武裝部門也加入了運輸,相信不回錯過農時的。”

秘書說著,陶老點頭,知道這事急不來,乾脆繼續看著文件。

鈴鈴鈴

就在此時,桌前的紅色電話響起。

秘書看了眼,轉身離開,順便帶上門。

等秘書離開後,陶老才拿起電話。

不論何時,紅色電話都要慎重。

“喂!”

“首長,我去農科院的高玉峰,有件事向您報告。”

“小高啊,有什麼事你說。”

“首長,今天我去送楊小濤同誌前往西北,期間……”

高玉峰在電話中將經過詳細說了一遍,沒一會兒陶老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卻是越聽眉頭越緊。

直到高玉峰說完,他還是有些不確定,於是開口詢問,“小高,這種事可不是開玩笑。”

這話聽在高玉峰的耳朵裡,是那麼耳熟,不等他解釋,陶老的聲音再次響起。

“這能在鹽堿地上長的玉米不是沒有,當年開荒的時候,我也見過。不過是長的小點,少點,但一樣能長啊!”

“可你說的,那什麼四倍體,那楊小濤搞的血玉啥的,到底是啥東西?”

高玉峰聽了也沒意外,畢竟這些東西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還是刻意尋找的資料。

“首長,這四倍體我在國外發表的期刊上看到過,通過人工手段,可以獲得一些多倍體。”

“這樣獲得的植株在某些方麵上比普通植物更有優勢,所以我相信楊小濤。”

電話裡高玉峰說了兩句,陶老聽了,一陣沉默。

其實,他的沉默並不是高玉峰的解釋,而是說的最後一句,相信楊小濤。

那個家夥,可是搞出來雜交玉米,改變了農業部地位的家夥。

良久,陶老才端起水喝了一口,隨後認真問道。

“他又說是怎麼做到的嗎?”

“說了!”

隨後高玉峰對陶老一陣解說,基本上將自己從楊小濤那裡聽到的都說了出來。

此刻,陶老更加相信了,因為這次楊小濤還帶著玉米去西北,要是沒有信心,能這麼做?

“對了,他說是前些年在研究雜交玉米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株自然存在的四倍體玉米。”

對於這個解釋,高玉峰是持懷疑態度的。

哪有那麼好的運氣整天眷顧你,就讓你發現了?

難不成你那四合院是風水寶地?

所以他更傾向於楊小濤掌握了某種技術,類似國外報告的那什麼秋水仙素,可以作用什麼紡錘體的,從而變成多倍體。

隻不過,楊小濤這麼說,他也沒辦法。

畢竟,他也隻是猜測。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