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頭明察秋毫 調查深入
孫老夫子順著這條線索繼續追查,終於發現這個神秘訪客是一位來自京城博陵崔氏家族的幕僚,名叫周逸。
博陵崔氏,乃是大唐世家大族,門第顯赫,聲名遠揚。
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博陵崔氏便憑借深厚的家學淵源和龐大的家族勢力,在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其家族子弟人才輩出,或在朝堂上高居要職,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製定與執行;或在文壇上大放異彩,以詩詞歌賦、經史子集等方麵的卓越成就,引領著大唐的文化風尚。
在政治方麵,博陵崔氏與皇室及其他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他們通過聯姻、舉薦等方式,鞏固家族勢力,擴大政治影響力。
不少家族子弟擔任著朝廷的尚書、侍郎等重要官職,在朝堂之上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他們的政治理念和決策,對大唐的政治走向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在文化傳承上,博陵崔氏極為重視家族子弟的教育培養。
家族中設有專門的學館,延請名師授課,傳授儒家經典、詩詞書畫、曆史典故等知識。
崔氏子弟自幼接受嚴格的教育熏陶,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創作方麵表現出色。
他們的詩詞作品風格各異,有的雄渾大氣,有的婉約細膩,在大唐詩壇獨樹一幟;他們對儒家經典的研究見解獨到,為後世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博陵崔氏的家族野心逐漸膨脹。
他們不滿足於現有的地位和影響力,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文化領域,他們渴望掌控學術話語權,引導學術風向,培養出符合家族利益和政治理念的人才。
而崇文學府,作為大唐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自然成為了他們覬覦的目標。
這也正是幕僚周逸頻繁與學府接觸,暗中謀劃的原因所在。
孫老夫子心中愈發篤定,這起大儒被害案,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學術觀點分歧那麼簡單,背後很可能涉及到複雜的權力爭鬥和利益博弈。
張旭大儒的新學術觀點,或許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從而引來了殺身之禍。
孫老夫子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絲毫耽擱,他將收集到的線索仔仔細細地整理成冊,鄭重其事地送到了長安府衙。
長安府衙內,捕頭王猛接到報案後,神色一凜。
他深知學府命案非同小可,關乎著大唐的學術風氣與社會安寧。
當即大手一揮,帶著幾名經驗豐富的手下,快馬加鞭趕赴崇文學府。
抵達學府後,王猛顧不上休息,憑借著豐富的辦案經驗,迅速投入到調查之中。
他不僅對案發現場進行了二次勘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還對現場所有的痕跡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
他仔細查看了書房的門窗,發現窗戶上有一處不易察覺的劃痕,似乎有人曾試圖從這裡進入。
同時,他還對書房內的每一件物品進行了檢查,試圖找到與凶手有關的線索。
接著,他又重新詢問了案發當晚所有在學府內的人員,從他們的言辭和神情中尋找蛛絲馬跡。
在詢問趙文大儒時,王猛注意到他的右手微微顫抖,眼神也總是不自覺地回避,這更加深了他的懷疑。
經過一番細致的分析,他將目光鎖定在了趙文大儒身上。
審訊室內,氣氛壓抑而凝重。
王猛坐在主位,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趙文大儒。
趙文大儒雖故作鎮定,可額頭微微沁出的汗珠,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
“趙文大儒,案發當晚,你與張旭大儒爭吵之事,可有此事?”王猛開門見山地問道。
趙文大儒身子微微一僵,旋即挺直腰杆,語氣堅定地說道:“確有此事,但那不過是學術上的正常探討,觀點不同,難免有些爭論,這在學府之中,再平常不過。”
王猛微微點頭,目光卻始終沒有從趙文大儒臉上移開,繼續問道:“那爭吵之後呢?你去了何處?又做了些什麼?”
趙文大儒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不過很快便鎮定下來,回道:“爭吵之後,我自覺與張旭一時難以達成共識,便獨自回房休息了,一夜未出。”
王猛冷哼一聲,突然提高音量:“既然如此,為何你說起此事時,眼神閃爍,言辭也多有猶豫?而且據我們調查,你當晚回房後不久又出了門,你去了哪裡?”
趙文大儒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的汗珠滾落下來,他強裝鎮定,辯駁道:“我……我隻是出去透透氣,在院子裡走了走,沒有去彆的地方。”
王猛決定從側麵突破,他不再直接逼問,而是改變策略。
他安排手下對趙文大儒的日常行蹤進行更細致的跟蹤,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同時,他深入調查那筆神秘的“學術交流”款項,發現這筆錢的流向與博陵崔氏旗下的一個隱秘錢莊有關。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王猛帶領手下展開了縝密的暗中調查。
他深知,要想找到確鑿的證據,就必須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白天,他和手下們穿梭在崇文學府的各個角落,向學府的弟子和工作人員打聽趙文大儒的日常行蹤和近期的異常表現;夜晚,他們則潛伏在趙文大儒的住處附近,密切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連續幾天的蹲守,王猛終於發現了趙文大儒的異常之處。
每到深夜,當整個學府都沉浸在寧靜之中,趙文大儒便會悄然出門。
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長長的,行色匆匆,似乎生怕被人發現。
王猛和手下們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始終與趙文大儒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生怕打草驚蛇。
趙文大儒的腳步從未停歇,他巧妙地避開了學府裡的巡邏守衛,沿著一條隱蔽的小路走出了崇文學府。
一路上,他不時地回頭張望,警惕性極高。
王猛等人則利用路邊的樹木和建築作為掩護,緊緊跟隨。
終於,趙文大儒來到了一座位於城郊的廢棄宅院前。
這座宅院早已破敗不堪,周圍荒草叢生,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陰森恐怖。
趙文大儒左右張望了一番,確定四下無人後,才輕輕推開了那扇破舊的院門,閃身進入。
王猛心中一緊,他知道,這裡麵一定隱藏著關鍵線索。
他向手下們做了個手勢,眾人迅速分散開來,將這座廢棄宅院團團圍住。
王猛則悄悄地靠近院門,透過門縫向裡麵窺探。
隻見院子裡站著一個身形消瘦的男子,正是周逸。
兩人見麵後,先是警惕地環顧四周,然後便壓低聲音交談起來。
儘管王猛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但從他們緊張的神態和頻繁的手勢中,可以判斷出他們的會麵絕非尋常。
在之後的幾天裡,王猛又多次發現趙文大儒與周逸在深夜秘密會麵。
每次會麵的地點都十分隱秘,有時是在廢棄的倉庫,有時是在偏僻的小巷。
而且他們會麵的時間都選在深夜,周圍一片漆黑,幾乎沒有行人,這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們的行為十分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