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大宋,天下初定,商貿繁盛,良駒駿馬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與戰備物資,備受各方珍視。
在這江南富庶之地,有一座占地頗廣的莊園,莊內馬廄聲名遠揚,所養之馬皆是千裡挑一的良駒,引得無數人側目。
夜幕籠罩著這座偌大的莊園,馬廄內,幾盞昏黃的風燈在微風中搖曳,光影幢幢。
數十匹駿馬或立或臥,不時噴著響鼻,馬蹄輕踏地麵,原本該是一片安寧祥和之景,卻因馬夫老王的慘死,被血腥與驚悚籠罩。
老王的屍首橫陳在馬廄一角,雙目圓睜,滿是驚恐與不甘,脖頸處一道猙獰的傷口,鮮血早已乾涸,在其身側,那根跟隨他多年、磨得油亮的馬鞭散落,鞭梢還沾染著星星點點的血跡。
馬廄主人趙員外,年逾花甲,身形略顯佝僂,此刻滿臉悲戚與焦急,在馬廄中來回踱步,口中喃喃:“這可如何是好,平白無故竟出了這等慘事。”
趙員外一襲錦袍,雖已年邁,仍透著幾分昔日的富貴之氣,隻是如今被這命案攪得心神不寧。
馴馬師孫平,三十出頭,精壯乾練,眼神中透著對馬匹的熟悉與疼愛,此時正蹲在老王屍首旁,眉頭緊鎖,細細查看。
他與老王共事多年,情誼頗深,心中滿是悲憤。
“昨夜我似聽到些許動靜,還以為是馬匹不安,未承想……”孫平聲音沙啞,話語中帶著濃濃的自責。
孫平身著短褐,腰間束著一條粗布腰帶,便於他在馬廄中活動,此刻他滿心懊悔,恨自己昨夜沒有多留個心眼。
捕快劉啟、陳風接了案子,火速趕來。
二人打眼一掃,便覺現場透著詭異。
劉啟身著皂衣,頭戴襆頭,腰挎佩刀,身姿挺拔,透著一股乾練之氣;陳風亦是同樣裝扮,目光如炬,透著精明。
馬廄中,幾處草料散落,好似被人慌亂翻動過,有幾個馬槽空空如也,原本該在槽內的精品飼料不翼而飛。
劉啟俯身撿起地上的馬鞭,入手沉甸甸的,鞭杆上刻著一個“王”字,正是老王的貼身之物,此刻卻成了不祥之證。
詢問眾人,得知這馬廄所養馬匹皆是千裡良駒,價值不菲,引得不少人覬覦。
近些時日,周邊時有陌生人在莊園附近徘徊,形跡可疑。
可再一打聽,又聽聞老王前幾日與馬廄中的雜役小李起了爭執,兩人吵得麵紅耳赤,緣由卻無人知曉。
劉啟、陳風對視一眼,心中明白,此案迷霧重重,究竟是外賊惦記馬匹,殺人滅口後欲行盜竊之事,還是內部矛盾激化,致使老王慘遭毒手?
當下,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一方麵安排人手在莊園周邊布控,嚴查可疑人員出入;另一方麵,深入馬廄眾人之中,探尋老王生前的恩怨糾葛。
幾日查訪下來,一條線索浮出水麵。
有個小廝偷偷告訴捕快,案發當晚,見小李鬼鬼祟祟地往馬廄後方走去,手裡還攥著個包袱,行色匆匆。
劉啟、陳風聽聞,立刻盯上小李,尋到他居所,卻發現人去屋空,屋內一片淩亂,唯餘幾件破舊衣衫,地上還有一些與馬廄中相同的飼料殘渣。
與此同時,馴馬師孫平也想起一事,老王被害前幾日,曾神色慌張地找過他,欲言又止,隻隱約提及“馬廄秘密”四字,還未等細問,便被旁人打斷。
這“馬廄秘密”究竟所指何物?是關乎馬匹培育的獨家訣竅,還是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隱情?
捕快們愈發覺得此案錯綜複雜,仿若深陷迷宮。
正焦灼時,又有莊客來報,說在莊園後山發現一處隱蔽山洞,裡麵似有馬匹活動跡象。
劉啟、陳風心頭一震,匆忙趕去。
山洞內,幾匹瘦骨嶙峋的劣馬拴在一旁,地上還有一些新鮮馬糞,顯然不久前才有馬匹在此停留。
洞壁之上,歪歪斜斜刻著幾個字:“以次充好,天理難容!”
看到此景,劉啟心中一動,莫非是老王發現有人在馬匹交易中以次充好,損害趙員外利益,欲揭發此事,才招來殺身之禍?
順著這條線索深挖,劉啟和陳風不敢有半分鬆懈,他們喬裝改扮,穿梭於市井街巷,四處打聽那個外地馬販的行蹤。
幾日下來,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走訪,終於從一個常跑碼頭的老船夫口中得知,有個行蹤詭秘的外鄉人,近些時日頻繁出入碼頭,每次都帶著幾匹馬,看著像是做馬匹生意的,可那些馬的毛色、精氣神與莊園裡的良駒相比差之甚遠。
而且,那外鄉人出手闊綽,花錢如流水,似乎急於打通一些關節。
捕快們心中一動,覺得此人嫌疑極大,順著線索繼續追查,發現他落腳在城郊一處偏僻的小院。
二人趁著夜色,悄悄潛入。
院子裡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馬糞味,角落裡拴著幾匹瘦骨嶙峋、無精打采的劣馬,旁邊堆放著一些破舊的馬鞍和韁繩,顯然是用來掩人耳目的。
屋內,昏暗的燭光搖曳,隱隱傳來交談聲。
劉啟和陳風悄無聲息地靠近窗戶,偷聽起來。
隻聽一個粗啞的聲音說道:“小李啊,這次的事兒你可得辦利落了,隻要把趙員外馬廄裡的那幾匹上等好馬弄到手,咱們後半輩子可就吃喝不愁了。那老王不識趣,壞了咱們的好事,你下手的時候沒留下什麼破綻吧?”
緊接著,是小李那帶著幾分顫抖的聲音:“馬爺放心,我趁著夜深人靜,一刀抹了他的脖子,現場也都弄亂了,打翻草料,牽走幾匹馬,試圖營造出馬匹被盜的假象。”
聽到此處,劉啟和陳風對視一眼,眼中滿是怒火,證據確鑿,正是這二人狼狽為奸,犯下這樁慘案。
原來,這外地馬販垂涎趙員外馬廄的聲名和裡麵的良駒已久,妄圖用低價收購來的劣馬,偷梁換柱,冒充良駒賣出去,以此謀取暴利。
而雜役小李,在馬廄裡乾了些時日,手頭一直拮據,被那馬販的幾句甜言蜜語和重金許諾蠱惑,甘心淪為幫凶。
老王為人老實忠厚,平日裡對馬匹悉心照料,視若珍寶。
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發現馬廄裡有幾匹馬的狀態不對,仔細一瞧,竟發現了馬匹被掉包的蛛絲馬跡。
老王心急如焚,想要立刻告知趙員外,卻不想被小李察覺。
小李生怕事情敗露,自己吃不了兜著走,趕忙向馬販通風報信。
馬販一不做二不休,指使小李儘快除掉老王,以絕後患。
案發當晚,月色黯淡,馬廄裡一片死寂。
老王像往常一樣,起身巡查馬匹。
小李懷揣著利刃,跟在後麵,佯裝幫忙,待到馬廄深處,四下無人之際,他猛地抽出刀,狠狠刺向老王的脖頸。
老王驚恐地瞪大雙眼,想要呼救,卻被小李捂住嘴巴,隻能發出嗚嗚的掙紮聲。
隨著一道寒光閃過,老王轟然倒地,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他身旁的草料。
小李慌亂地將現場弄亂,打翻草料,牽走幾匹馬,試圖營造出馬匹被盜的假象,隨後便匆匆逃離。
真相大白,趙員外痛心疾首,既為老王之死哀傷,又恨自己被小人蒙蔽。
他當即協同捕快,將小李與那幕後馬販一網打儘。
馬廄重歸平靜,駿馬依舊嘶鳴,隻是那夜的驚悚,成了眾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時刻警醒著世人莫行不義之事。
莊園裡的其他人,聽聞此事後,紛紛搖頭歎息,有的馬夫默默擦拭著眼淚,為老王的遭遇感到悲痛;有的工人則聚在一起,議論著人心的險惡,暗暗發誓要守護好這方天地。
整個莊園沉浸在一片哀傷與反思之中,許久才慢慢恢複往日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