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青史謎蹤:華夏千古奇案集 > 第二十七回 兵營號角訴冤情 將領猝死案迷離下

第二十七回 兵營號角訴冤情 將領猝死案迷離下(1 / 1)

推荐阅读:

真相漸明

且看那突厥汗國,之所以將目標瞄準趙崇武,一則因其負責著兵營中諸多關鍵訓練事務,像騎兵衝鋒演練、步卒對抗操演等重要活動皆在其管轄之下。

這些訓練內容涉及兵力的精巧調配、戰術的靈活運用以及士兵的戰鬥素養提升等諸多核心軍機秘密。

突厥人深知,一旦掌握這些情報,便能在戰場上知己知彼,搶占先機,極大地提升其作戰勝算。

二則趙崇武往昔作戰勇猛無畏,身先士卒,對待每個戰陣細節皆精益求精,嚴苛以求。

他這般嚴謹認真的行事風格使得他對訓練中的各類情況了若指掌,知曉許多旁人難以觸及的關鍵機密信息。

突厥人認定,從這樣一位手握核心機密且情報精準度極高的將領身上竊取情報,無疑將為他們的軍事行動注入強大助力,故而不擇手段地對其進行算計,妄圖通過攪亂訓練來觀察他的應對之策,進而竊取更多軍機要秘。

憶往昔,一次騎兵衝鋒演練,本應如臂使指、整齊劃一的隊列,卻突有幾匹戰馬受驚失控,嘶吼著瘋狂衝向人群,險些踏傷同袍。

混亂之際,有人瞥見趙崇武麵色慘白,平日的從容鎮定蕩然無存。

實則是突厥內奸提前在馬料中混入狂躁藥物,又於暗處巧妙製造異響驚嚇馬匹,妄圖借此觀察趙崇武的應對之策,伺機竊取軍機。

還有一回,步卒對抗操演,既定戰術無端失效,雙方人馬亂作一團,趙崇武在旁指揮,聲音微弱顫抖,仿若重疾纏身。

隻因內奸提前將戰術機要泄露給突厥,致使局麵完全失控。

而趙崇武察覺訓練異狀後,深知危機四伏,一麵殫精竭慮思索堵漏之策,對訓練計劃、戰術安排等關鍵環節把控得愈發嚴格,同時也對身邊可疑的人和事更加留意;一麵警惕外敵奸細的後續動作,日夜憂思,身心俱疲,方落得這般境地。

種種跡象令李鎮雄心生疑竇:這般混亂的訓練狀況,分明是突厥汗國暗中收買奸細蓄意攪亂所致,可這背後是否還隱匿著不為人知的內部權謀爭鬥?

若僅有外敵奸細作祟,為何單單趙崇武所涉訓練事故接連不斷?想必是內部有人與之呼應,那這內鬼究竟是何人?

是被利益蒙蔽心智,還是另有隱情?其妄圖通過這一係列混亂達成何種不可告人的圖謀?

是為了在軍中製造恐慌,還是想配合突厥謀取更大的軍事機密,乃至顛覆整個兵營的防禦體係?

李鎮雄決意從趙崇武的人際脈絡入手,抽絲剝繭,探尋真相。

一番細致排查後,他鎖定了與趙崇武素有齟齬的另一營副將領王耀武。

傳聞二人曾在一場關乎戰局的關鍵作戰會議上,因戰略抉擇針鋒相對,此後每見,皆是冷眼相對,關係頗為緊張。

李鎮雄即刻傳訊王耀武,王耀武接訊匆匆趕來,雖佯裝驚愕,然眼角餘光卻難掩一抹慌亂。

麵對問詢,他言辭急切,矢口否認道:“大人明鑒,戰場論策,各執一詞,縱有嫌隙,我怎會淪落至謀害同袍性命這般卑劣行徑!”

李鎮雄目光如炬,緊緊鎖住王耀武,雖未覓得確鑿鐵證,然直覺此人乾係重大。

與此同時,有士兵密報,言事發前夜,瞧見幾個黑影在趙崇武營帳附近鬼祟遊移,夜色深沉,未辨真容。

李鎮雄一麵不動聲色地差遣人手暗中盯梢王耀武,一麵組織精英細查近期兵營內所有人員的出入卷宗、往來信函,期望能於這浩繁的蛛絲馬跡中尋得破案關鍵,還死者一個清白,還這深埋兵營的冤情昭然於世。

杜遠、陳風等密探繼續在兵營中潛伏查探。

杜遠扮作夥夫,整日在煙火繚繞的廚房忙碌,看似漫不經心地擺弄著鍋碗瓢盆,實則暗暗留意著周圍人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細微的異樣;

陳風則值守在荒僻哨位,在孤寂清冷的夜裡,與星月為伴,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往來人員的行跡,宛如隱匿於黑暗中的獵豹,隨時準備捕捉獵物。

幾日偵查下來,密探發現那有嫌疑的王耀武行止著實詭秘。

白日裡,他照常參與操練,看似氣定神閒,可一旦夜幕籠罩,便頻繁出入兵營後一處廢棄馬廄。

密探暗中尾隨,隻見馬廄內陰暗潮濕,四處堆滿腐朽草料,王耀武在其間摸索良久,竟從隱秘旮旯掏出一本用油紙層層纏裹的冊子。

密探杜遠與陳風不敢貿然行動,待王耀武離去後,杜遠機警地環顧四周,確認無異樣後,才和陳風一道小心翼翼地貼近查看。

杜遠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細節,陳風則憑借敏捷身手,時刻準備應對突發狀況,二人配合默契,謹慎地審視著冊子上的每一處字跡。

冊子上字跡潦草淩亂,記錄著諸多軍中核心機密,諸如兵力布防詳情、糧草轉運要津,甚至還有近期高層軍官密會的關鍵要點。

密探心中大驚,忙將此事回報李鎮雄。

李鎮雄接過冊子,臉色陰沉似水,心中暗忖:這等機密泄露,若傳出去,兵營危矣,莫非趙崇武猝死與此有關?

與此同時,負責查驗往來信件的士兵錢七也有了重大發現。

在一名毫不起眼的文書孫福家中,搜出幾封匿名信,信中用語隱晦曲折,卻反複提及“擺平障礙”“讓礙事之人消失”等驚悚字眼,且其中一封的字跡與從廢棄馬廄搜出冊子上的部分字跡頗為相似。

李鎮雄當機立斷拘捕孫福,一番嚴刑拷打,孫福受刑不過,道出實情。

原來,竟是突厥汗國暗中勾結孫福與王耀武,許以厚利,讓他們設法竊取軍中機密,並承諾事成之後為他們鋪就榮華之路。

王耀武起初尚有猶疑,可在重金誘惑與奸細的花言巧語蠱惑下,漸生邪念。

近期見趙崇武對訓練愈發專注,他內心慌亂不已。

深知自己已深陷竊取機密的泥潭,難以輕易脫身。

倘若趙崇武繼續深入調查訓練亂象,極有可能識破他的奸細行徑,屆時他不僅無法得到突厥承諾的榮華富貴,還必將麵臨軍法處置,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在利益的驅使和恐懼心理的雙重作用下,他狹隘地認為,隻有除掉趙崇武這個“阻礙”,才能繼續實施竊取機密的計劃,保住自己的利益和名聲。

於是,便狠下心來起了殺念。

事發當夜,王耀武買通值守士兵李四,帶著兩名親信王五、趙六潛入趙崇武營帳。

趙崇武正在為訓練亂象焦頭爛額,未及防備,被他們用浸了迷藥的濕布捂住口鼻,瞬間癱軟無力。

隨後,王耀武逼問機密下落,趙崇武寧死不屈,掙紮間碰翻桌椅,雙方一番激烈撕扯,趙崇武終因體力不支,氣絕身亡。

李鎮雄聽得怒火中燒,當即點齊人馬,直撲王耀武營帳。

王耀武察覺大事不妙,妄圖負隅頑抗,可營帳瞬間被圍得水泄不通。

見無路可逃,他癱倒在地,麵如死灰,口中喃喃求饒。

李鎮雄不為所動,命人將其與孫福等一乾奸細押入大牢,等候發落。

隨著真相大白於天下,兵營上下一片嘩然。

士兵們既為趙崇武之死痛心疾首,又對奸細行徑義憤填膺。

李鎮雄望著校場上重新恢複秩序的士兵,深知此次事件敲響了警鐘。

他麵色凝重,向兵營眾人宣告:“此後,必當嚴整軍紀,肅清奸細,守護大唐兵營每一寸疆土,不負將士熱血,不辱家國使命!”

號角聲再次激昂響起,雄渾壯闊,穿透兵營上空的陰霾,向著遠方傳去,似在宣告著正義的回歸,守護的延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