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接著道,“很久沒有打得如此酣暢淋漓了!今天就先告辭,以後有機會再戰”
話音剛落,兩人就運氣輕功,如兩隻形影不離的鳥一般,飛走了。
霍禦宸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中。
“沒想到,昌王身邊會有這等高手保護。”
看來,他還是低估了昌王的實力。
若想刺殺昌王,則必須先解決掉這兩位老者才行。
否則,有這兩人寸步不離的保護著昌王,他們根本沒有刺殺成功的機會。
以後要好好地計劃一番了。
霍禦宸收回思緒,轉頭投入到新一輪的廝殺中。
自從大量清除了身體裡的毒素後,他的功夫完全可以發揮出來了。
在年輕一輩中,功夫絕對是佼佼者。
鮮少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霍禦宸在人群中騰挪飛躍,快速地收割著昌王那些侍衛的生命。
不過半個時辰,僅他一人,就收割了幾十條人命。
殺人就像砍瓜切菜一般遊刃有餘。
又過了一個時辰,廝殺才最後結束了。
霍禦宸帶來的一百多名黑雲衛也有二十幾個人受傷了,但傷勢都不太嚴重。
隻需日後好好地治療、休息,就可以很快恢複的。
而昌王那邊的三百多人,幾乎被屠殺殆儘。
地麵上到處都是屍體和鮮血。
濃濃的血腥味在空氣中飄蕩。
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護在昌王和端王的身邊,跟著逃回了營地裡。
在打掃戰場時,霍禦宸又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昌王被殺死的人裡麵,居然有二十多名是皇家暗衛。
如果不是他們的拚死阻攔,昌王根本不可能逃脫得那麼順利。
這可是個了不得的發現。
看著這些皇家暗衛,霍禦宸的眉頭緊緊鎖著,臉色十分難看。
“沒想到,父皇對昌王倒真是用心呀!”
“居然派了這麼多皇家暗衛來保護他。”
“皇祖父對皇家暗衛可是有明確規定的,父皇卻不遵守,對昌王如此厚待。”
“皇祖父規定:普通公主有三名皇家暗衛保護;嫡公主則有六名皇家暗衛;普通皇子有六名皇家暗衛;嫡皇子則有十名皇家暗衛;太子則有二十名皇家暗衛。”
“而昌王的皇家暗衛居然超過了太子的規製,這簡直太荒唐了!”
說完這些,霍禦宸氣得緊握雙拳,雙眼泛著瘮人的冷意。
百裡輕雲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言相勸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秦武帝對李貴妃的寵愛,那絕對是絕無僅有的真愛呀!”
“他對李貴妃的話,已經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雖然秦武帝愛美人,身邊時常美人環繞,但任何一個美人也不能越過李貴妃。”
“以秦武帝那喜新厭舊的性子,卻對李貴妃二十多年如一日。”
“這是絕無僅有,獨一份的!”
“那麼,秦武帝愛屋及烏,對李貴妃所生的兩個兒子,更信任一些,更是寵愛一些,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嗎?”
霍禦宸還是難以釋懷,“父皇偏心他們母子三人,這些年我也早就看明白了。”
“隻是,隻是沒想到,他會偏心到這種程度。”
“父皇一定也看出了昌王他們的狼子野心,還給了那麼多皇家暗衛,就想不到昌王會用這些人對付誰嗎?”
“那隻能說明,父皇對孤根本沒放在心上,根本一點也不在乎”
“僅僅這一次就被我們殺了二三十個皇家暗衛,昌王身邊肯定還有沒帶出來的,這樣算下來,昌王身邊有可能至少有五六十名,這相當於是規定數量的十倍了。”
“父皇可真舍得呀!”
霍禦宸越說,越覺得淒涼。
“母後也曾得到父皇的寵愛,隻是後來有了李貴妃,一切都變得麵目全非了。”
“想想這些,都會讓人無比的憎惡,真想毀掉這一切,也讓父皇感受一下痛徹心扉、撕心裂肺的滋味,一定會無比美妙的!”
“孤發誓,昌王有的東西,都要奪回來,奪不回來的,那就全部毀掉!”
“孤要讓父皇最終一切全落空!”
百裡輕雲非常能理解,霍禦宸這些年受到的不公和冷遇,也能體諒他的痛苦和不甘。
“既然早就看明白了,何必再往心裡去呢?”
“昌王的皇家暗衛再多,總有殺完的時候,大不了,我們多殺幾次,總會殺完的。”
“我不相信,你父皇會無休無止地派皇家暗衛到他的身邊。”
”再說了,皇家暗衛極難培養,數量也是有限的,還擔心什麼呢?“
“我剛才看了一下,端王身邊隻帶了大約有三四名皇家暗衛,看來你的父皇,似乎更偏愛昌王一些呀!”
“說不定,皇家暗衛這件事,連端王都不知道呢?”
“秦武帝和昌王定然是死死地瞞著端王的,才會沒有走露一點風聲。”
“我們可以想辦法,把這個消息向端王透露一下。”
“或許,會在他們兄弟之間,投下一個懷疑的種子,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絕對相信他們兄弟之間,肯定會起嫌隙的。”
“嫌隙多了,兩人間的裂縫就大了,他們就不會再同心協力、同心同德了。”
“對我們來說,也更容易一一擊破了”
“這不是件好事嗎?”
霍禦宸點頭輕笑出聲,“在外人看來,端王和昌王兩兄弟關係極好,昌王更是以端王馬首是瞻。”
“但我總感覺以昌王那乖張又好強的性子,他很難屈居人下的。”
“他表麵看起來,極為尊重這位兄長,有沒有虛假的成分在裡麵呢?”
百裡輕雲想了想道,“或許有吧!我們再觀察一下,多離間幾下,不就更能看清楚了嗎?”
“確實是個好主意!”
百裡輕雲似乎是突然想起來,急忙又道,“我們還是趕緊收拾一下戰場,趕緊回雲休息吧!”
“再磨蹭下去,天都要亮了!”
“端王被我傷得不輕,如果暗器再射中的話,我那暗器上還有毒。”
“這次絕對夠他好好喝上一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