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國術!大宗師 > 第296章 總督大人!兵鋒所向

第296章 總督大人!兵鋒所向(1 / 1)

推荐阅读:

翁放鶴隻不過是送籌集的物資,並非這次剿滅叛軍的督軍。

所以,

他心裡雖然感到非常驚訝,但並沒有多說什麼。

李瓊同樣沒有多說,隻要西門堂能夠出兵,這一次剿滅叛軍的成功率大增。

陳傑身上沒有穿軍服,而是穿著便裝。

他甚至都沒有佩戴鋼盔。

不過他的身上卻穿著鈦合金鎖子甲和防彈衣。

以他現在‘守竅’的煉神之境,武學境界突破到了‘鐵骨暗勁中期’。

整個西門堂軍隊中,他現在的武功已經最高。

不管是燕狂徒,還是張常峰,又或者熊超,武學上都不是陳傑的對手。

雖然比起江湖上那些頂尖高手,他的武功還存在不少差距。

但是,

手中有槍的情況下,他的戰力能與化勁後期境界媲美。

如果再次遇到中島忍的話,對方想要再輕鬆完控自己,絕對沒有那麼容易。

此時,

陳傑與李瓊打招呼道:

“見過大將軍!沒想到你們比我路途遙遠,反而比我更早來到鄂州!”

李瓊打了個哈哈,笑著道:

“我們繞行了一段路,剛來不久!”

旁邊的翁放鶴上前一步,同樣與陳傑打著招呼道:

“下官見過總督大人!”

雖然從官職來說,翁放鶴可是戶部尚書,位高權重。

但是,

陳傑現在不僅是義團大統領,同時也是山東總督。

從身份職位上來說,翁放鶴自稱為下官,並無不可。

儘管陳傑以前見過翁放鶴,但是並無交情。

在大乾王朝的朝堂之上,翁放鶴風評很好。

他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正麵的一名大乾官員,不僅擁有很好的名聲。

同時,

他廉潔,正直,剛正不阿。

當然,

這一切是否翁放鶴故意給自己打造的人設,陳傑不得而知。

但從西門堂‘潛部’給出的調查信息,暫時還沒有發現翁放鶴貪贓枉法的事情。

所以不管從哪方麵來說,翁放鶴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員。

在大乾王朝目前的環境下,還能保持這種清正廉潔的風格,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因此,

陳傑上前與翁放鶴打招呼道:

“見過尚書大人,久聞翁尚書大名,今日再次見麵,幸會幸會——!”

——

眾人見麵後,寒暄了片刻,

李瓊讓西門堂的人馬,駐紮在鄂州的軍營。

接下來,

他帶著陳傑來到鄂州的府衙。

晚上的時候,李瓊設宴,讓這一次平叛的所有中尉以上軍官聚集開會。

接下來的時間,大家的目的相同。

所以,

西門堂和兵部的各級指揮官,見一麵有好處。

陳傑帶著西門堂精銳來到府衙後,與兵部所有的將領見過麵。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山東總督,而擺架子,表現出任何高傲的姿態。

李瓊率領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將領卻來頭不小。

其中正都統就有三人,另外還有兩名副都統。

參將就不說了,更是多達十幾位。

與周圍所有人都見過之後,陳傑對這些參將和都統的想法,心知肚明。

他現在能輕鬆聽到這些人的【心聲】!

雖然李瓊麾下的這些將領,對自己滿口奉承。

但是,

他們的心裡麵,卻對自己取得的成就,眼紅的很。

不過,

這也不奇怪。

畢竟自己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從一名江湖勢力的當家,一躍成為了山東總督。

並且,

自己才二十三歲,就立下赫赫戰功。

甚至在大將軍李瓊的麵前,身份地位也毫不遜色。

如果說這樣都不遭人嫉妒,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不過,

兵部的這些將領,卻不敢在陳傑的麵前,表現出任何冷嘲熱諷。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西門堂並不隸屬於兵部,加上陳傑的身份是山東總督。

他不需要顧忌任何人的臉色。

誰要是不給臉,敢當眾嘲諷西門堂,不知好歹的話。

陳傑直接殺了對方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的煉神之境突破到了‘守竅’,不怒而威。

彆說兵部的這些將領,不敢在他麵前大言不慚,甚至說話都小心翼翼,生怕惹到了陳傑。

包括李瓊在內,麵對陳傑的實話,都感到一股很強的壓迫感。

唯一輕鬆的人,或許隻有翁放鶴。

他是戶部尚書,身上沒有蕭殺之氣,與這些當兵的完全不同。

此時,

看到陳傑一下子就鎮住了兵部這麼多將領,他不得不對這位山東總督,刮目相看。

另外幾位官職較低的參將,倒是對陳傑表現的異常尊敬。

李瓊設宴的目的,是讓大家能夠熟悉一下,比起讓西門堂的將領與兵部的將領,能夠好好的交流一番。

陳傑吃飽喝足後,帶著西門堂的精銳離開,前往鄂州軍營駐地。

他沒打算讓西門堂與兵部有太多的交往,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體係。

大乾王朝兵部這些將領,一向趾高氣揚慣了。

西門堂的將領與這些人接觸太多的話,沒有什麼好處。

——

第二天一大早。

戶部尚書翁放鶴與大家告彆,趕回京城去了。

他這一次親自押送物資來到鄂州,目的隻是表明一下子寧國公的態度。

昨晚上,

他與李瓊暢談到了半夜,將接下來的平叛計劃商量好。

雖然明麵上,兵部大將軍的李瓊為主將。

可是,

兩人心知肚明,這一次平叛,真正主戰的是西門堂。

兵部的十萬大軍,隻需要輔助就行了。

另外,

等待湯友望和洪言傳出兵後,再伺機而動。

既然是由西門堂為主戰,那麼一切的作戰行動計劃,自然都要以西門堂為主。

否則延誤了戰機,西門堂離開鄂州的話,僅憑李瓊麾下的兵力,根本就打不過漢王李賁。

這一次平叛,李瓊輸不起。

所以,

當翁放鶴離開後,李瓊趕緊召集麾下將領,與陳傑一起確定接下來的計劃。

陳傑在來這裡之前,就已經對局勢了解的比較清楚。

李瓊麾下的兵力,真正能投入戰鬥的,隻有五萬兵力。

其他的五萬兵力,都是虛張聲勢,從各地調集的府兵。

這些府兵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武器裝備很差。

他們有些人甚至都沒有摸過火槍,還在用鋼刀和弓箭!

就算這五萬能投入戰鬥的精銳部隊,也僅僅隻是使用過火槍,對野戰炮很陌生。

比起大不列顛帝國的西洋軍隊和關東軍來說,李瓊麾下的十萬大軍,簡直就是一盤菜。

另外,

從兩廣趕來此地的湯友望,他是隸屬於魯國公一派的將領,手中號稱擁有三十萬大軍。

但是,

陳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湯友望,同樣是虛張聲勢而已。

他麾下的精銳部隊,不超過十萬人。

為了能夠穩住兩廣的局勢,湯友望必須要留下五萬精銳駐紮在兩廣地區。

也就是說,

滿打滿算,湯友望麾下最多也隻能調兵五萬精銳,其他的二十多萬兵力,都是虛的。

真正兵強馬壯的,反而是河北的洪言傳。

這一次來到鄂州平叛的軍隊,整個大乾可以投入作戰的兵力,大概也就二十萬,與漢王李賁旗鼓相當。

而且,

除了陳傑的西門堂之外,湯友望,洪言傳,李瓊三人麾下的軍隊,都互相保持著距離。

其他剩下的那些軍隊,除了虛張聲勢之外,更多的是充當炮灰。

說實話,

如果僅僅是平叛漢王李賁,的確有取勝的可能。

但是,

朝廷的三路大軍,目標可是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兩位藩王。

寧王李牧麾下,兵強馬壯,對外宣稱擁有百萬大軍!

雖然有些自吹自擂,讓人不敢輕視之外。

但是,

他的確算是大乾王朝最強大的一支叛軍,五十萬兵力是有的。

其中最精銳的部隊,超過二十萬人。

這些年來,

寧王李牧大肆從西方購買武器,彈藥。

其中威遠大炮更是一口氣采購了五百門,比兵部采購的都要多。

火槍更是采購了超過十萬支。

更何況,

西北地區的鐵礦,銀礦,煤礦都開采了不少。

這也是為何寧王李牧絕對擁有爭奪天下的實力。

漢王李賁一直都號稱擁有五十萬大軍,但實際隻要二十萬左右的精銳。

他奪下武昌城後,采用了最殘酷的血洗,不斷的壯大自身的實力。

不過從兩位藩王的綜合實力來評估的話。

寧王李牧麾下的軍隊戰鬥力,差不多是漢王李賁的兩倍。

這也是為何漢王李賁聽到寧王打下了漢中襄陽城後,避其鋒芒,趕緊撤軍,避免與李牧相碰的原因。

所以,

大乾的三路大軍,表麵上看,浩浩蕩蕩,兵強馬壯。

可是與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麾下的軍隊比起來,差距還是蠻大的。

更重要的是,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麵。

就算采用三麵夾擊,平叛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更何況三路大軍根本就不團結,這一仗,幾乎沒得打。

另外,

千萬不要小瞧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

他們敢舉旗造反,戰鬥力毋容置疑。

為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兩位藩王可是花重金,從西洋人的手中購買過大不列顛帝國最新列裝的幾百門‘克虜伯野戰炮’和重機槍。

李瓊自然清楚這一切,所以甘願成為西門堂的輔助。

其實,

根據大乾王朝的兵部製度。

戰鬥計劃的製定,並非由武將負責,而是由參謀文將進行製定。

武將是執行者,而文將才是真正的主將。

不過這種情況,最近這十幾年來開始改變。

自從東洋人和西洋戰艦來到大乾之後,文將的地位越來越低。

武將開始變成了戰場計劃的製定者。

甚至很多時候,文將都隻不過是一個擺設,根本就沒有人聽文將的。

朝廷原本設立文將的目的,是製衡武將的軍權。

如果是和平時期,或許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一旦戰事頻繁,文將很難服眾。

隻要打仗輸了,文將反而成為了倒黴蛋,需要承擔指揮不力的罪責。

李瓊從小就在軍營長大,他可是實打實的武將,一身武功突破到了易髓化勁初期境界!

由於他是兵部大將軍。

所以,

這一次的作戰計劃,自然是由他來負責製定,其他的文將都靠邊站。

西門堂雖然是主戰,但是陳傑沒有喧賓奪主,而是靜靜的聽著李瓊的作戰計劃。

十分鐘之後。

“各位將軍,都統,大家覺得這次的作戰計劃如何?”

“有任何異議,現在可以提出來!”

說完,

李瓊的目光看向周圍的將領。

最後,

他的目光看向陳傑,一臉認真的說道:

“總督大人,請問你對這次的作戰計劃,有何見解?”

其他人的意見,一點都不重要。

他其實想要知道的,隻有陳傑的意見。

這一次平叛成敗的關鍵,是西門堂!

說實話,

雖然整個作戰計劃由他來製定,但是他心裡比任何人清楚。

真正的作戰計劃,最後拍板的人,是西門堂的陳傑。

隻要陳傑不同意,那麼他連夜做的這一份作戰計劃就將作廢!

所以,

此刻李瓊的心裡麵,竟然變得緊張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