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句話,如蕩穀回聲。
它就像很平靜的一句話。
在天幕上出現了一刹,就慢慢轉過去了。
但是。
幾乎天幕前所有的帝王都齊齊起身,渾身震顫的豁然凝視過去。
楊廣則終於感到了一種刹那間席卷了全身的麻痹感。
他渾身顫抖著,麵皮哆嗦著,瞳孔不斷地收縮。
這種感覺,名為——恐懼。
秦始皇年間。
嬴政站起身,定定的看著天幕。
他雙眸漆黑深邃,卻又像是那一刹那看到了遙遠無儘的未來。
這位曆史上第一位帝王製度的開創者。
透過這短短的一句話,看到了這由自己之手締造的製度的終末。
但就在所有帝王都在或多或少感到不安和恐懼的時候。
他竟然緩緩的笑了出來。
在李斯等人或驚或畏的目光之中,他淡淡開口。
“若有一日,朕亡。”
眾人駭然下拜。
“陛下身與國同壽,萬不可說這樣的話折煞己身啊!!”
他平靜的說。
“非國亡,是皇帝亡。”
會有一日,天下不再需要皇帝。
當那一日到來,他終得以不再不甘的麵臨死亡。
“不必為朕辦葬禮,也不必為朕感到悲傷。”
因為他的使命終結了。
他會帶著笑容辭世。
當那一日到來,他終得以放下一切,休息休息。
秦皇所求,從來不是長生。
……
華夏曆史數千年的文脈流傳。
事實上從來隻不過是在重複的書寫那兩個字。
——反抗。
百姓自始至終的所求,不過是條活路罷了。
荀子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早在數千年前,他便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在各路聖賢還在不休止的爭執儒法的對立時,他早就提出了儒皮法骨的政治理念。
後來者,凡像他三分,學他三分者,皆為當世矚目的名臣。
又千年後,唐太宗李世民翻閱典籍,歎息非常。
他鄭而重之的提筆複寫。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楊廣視黎民蒼生於豬狗牲畜肆意驅使,殘害蒼生性命如隨手取樂。
故終將有一日,這些水滴會彙聚成浪濤,翻湧著將他徹底吞噬!!
【公元611年,即大業七年。】
在隋煬帝楊廣不顧百姓哀鳴堅持征兵北上伐高句麗時,各地的百姓已然被逼到絕境,活不下去了。
同年,黃河水患,翻卷著吞沒了無數個城鎮。
百姓們飽受天災流離失所之時,帝王卻不僅不管不問,還逼著他們繼續去打仗。
在楊廣上位第七年,忍耐了七年之久的百姓終於再也忍不下去了。
四麵八方開始爆發起義。
這場戰爭中最飽受迫害的遼東之地最先暴起。
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頃刻間席卷了大江南北。
天幕上樂曲驟然鏗鏘急轉,繼而響起了一串絕說不上溫和曲調。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天幕前的眾人下意識頭皮一麻。
基於方才那句話的衝擊,他們現在一聽見天幕上傳出聲音就有點害怕。
尤其是本來興致勃勃看熱鬨的皇帝們。
畢竟看彆人亡國跟看自己亡國是兩個體驗!
隻要火沒燒到自己身上,甚至都可以當下飯劇嗑兩把瓜子助助興!
但現在誰尼瑪還有那等閒心笑的出來?
他們簡直想哭都沒地兒哭去!
偏偏天幕超然無比,高懸在天上任誰也管不著一點!
——這尼瑪跟向全世界播放屠龍宣傳片有什麼區彆?!!
……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與其跟著皇帝去遼東戰死,還不如站起來反抗,便是最後被斬頭,又有什麼值得傷心的呢?
當黎民有的選的時候,他們當然不會選擇死亡!
但是,當黎民已經沒得選的時候,他們至少想要的選擇自己死亡的方式!!
為那樣一個帝王戰死,有什麼意義?!
反了他娘的!
彼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楊廣是震驚非常的。
“他們竟敢造反?!”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為何黎民要造反,而是他們竟然敢造反!
他感到不耐煩,但卻不以為意。
“行了,隨便派個人去收拾了!這點小事彆拿過來煩朕!!”
彈幕吐槽。
【《小逝》】
【牛逼牛逼,不愧是廣神,這思想境界就是非一般人所能及啊!(歎為觀止)】
【早該反他娘的了!這貨不反留著過年呢?!!】
【李二摩拳擦掌,不斷攛掇他爹:爹,乾不乾!】
【醉了,我算是知道為啥說李淵優柔寡斷了,尼瑪楊廣這貨都這樣式兒了,還不造反留著過年呢?!】
【俺們李二為這個家簡直操碎了心啊!!】
【要不是當時李二年紀小,估計早就掀桌了!】
【見識了,原來起義造反對廣神來說是小事兒啊(狗頭)】
【嚴重懷疑上天是派這玩意兒來收隋的吧,怎麼能逆天成這樣!】
天幕前。
唐初,武德年間。
李世民瞅著彈幕上的吐槽,十分讚同的點頭。
“誰說不是呢,當時耶耶你也是的,大家陸陸續續都不知道造反多久了,就你磨磨唧唧的,急死個人!!”
李淵臉色一黑,怒瞪了他一眼。
“你就知道胡扯!那當時咱們家跟人家能一樣麼?!楊隋皇室畢竟跟咱們家有親!!”
李世民很不讚同。
“這算什麼借口,親能親到哪兒去?隋文帝又不是你父皇……”
話沒說完,李世民立刻改口。
“罷了,要是你父皇那才該造反呢!早不至於等你墨跡到那一日了!”
李淵讓他給氣的腦子犯暈,實在是沒力氣再罵他。
他很是恨鐵不成鋼的看了李建成一眼。
若是以往,好歹還有個李建成與他站在一起,如今這家夥竟然壓根不插嘴了!
就知道喝茶喝茶喝茶!!
李建成表情古井無波,十分平靜的又給自己倒了一盞茶。
在李淵的目光中,他頓了頓,開口道。
“二弟說的對。”
李淵:………………
他早晚要讓這群逆子給氣死。
……
【大業九年,即公元613年。】
【隋煬帝二征高句麗。】
隋煬帝楊廣不顧四麵八方爆發的起義,繼續向天下征兵,發動第二次對高句麗的征戰。
後世有對他這場戰爭做狡辯之詞,說他這是安內必先攘外。
乍一聽居然還有那麼點道理。
細究卻實在是引人發笑。
很顯然,楊廣這波騷操作堪稱是給崩潰起義的民眾心口又狠狠捅了一刀。
他們本就是因為楊廣征戰被逼起義,誰知楊廣居然還變本加厲!
不出預料的,四麵八方迅速爆發出了一波更甚一波激烈的農民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