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等等,等明早再看,本章先占個位置(痛哭跪下)
《《《《甲戌,以賈昌朝為觀文殿大學士、判都省,朝會班中書、門下,視其儀物。觀文殿置大學士自此始,仍詔自今非嘗為宰相毋得除。
戊寅,詔中書、樞密非聚議,毋通賓客。
庚辰,準布貢馬駝珍玩於遼。
辛巳,夏貢於遼,遼人留其使不遣。
壬午,改命同刊修《唐書》、翰林侍讀學士宋祁為刊修官。
乙酉,同知諫院臨潁李兌、侍禦史知雜事何郯、監察禦史陳旭等言:“比歲臣僚有繳奏交親往還簡尺者,朝廷必推究其事而行之,遂使聖時成告訐之俗。自今非情涉不順,毋得繳簡尺以聞;其官司請求非法,自論如律。”從之。
丁亥,監察禦史陳旭言:“三館職事,文儒之高選;近時用人益輕,遂為貴遊進取之津要。慶曆中嘗有詔旨,今後見任、前任兩省及兩大省以上官,不得陳乞子弟、親戚入館閣職事。然撓於橫恩,複寢不用。望申明前敕,嚴為科禁,濺汰濫進,必清其選,使在位者皆得文行充實之人。然後舉用故事,特因閒燕,延備訪問,於治體不為無益。”詔:“今後近上臣僚,援例奏乞子孫得試者,如試中,隻與轉官或出身,更不除館閣。”》》》》
宋仁宗一句話,滿朝儘數寂靜。
朝臣們都仿佛覺得一道驚雷在耳邊炸響,久久都難以回神。
最開始說出那句話的學子豁然抬頭,看向王座上的帝王,瞪大了雙眼。
“陛下……”
第(1/3)頁
第(2/3)頁
“陛下,此言不可說!!”
包拯憑空一道厲聲,定定的抬起頭看向趙禎。
“朝中大小事務,最終終究是要您金口玉言,包某用性命擔保,朝中但有敢起異心者,包某定與他不死不休!!”
朝臣們紛紛大聲響應。
趙禎神色挺複雜的看向包拯,唏噓。
“哎,你彆說,包愛卿說這話,朕確實安心哈……”
哪個能頂得住你一噴,朕這位置就是讓給他坐也無妨啊。
包拯氣的臉色都黑了黑,怒哼一聲不肯再言。
趙禎也挺坦然的,安撫著一眾恨不得死給他看表忠心的臣子們。
“諸位也不要這麼緊張嘛,朕就是這麼一說而已!不必太較真了!”
歐陽修神色變換了許久,終究是歎息了一聲,朝著仁宗的方向一拱手道。
“陛下,臣隻是凡人,看不到那麼久遠的未來,但隻要您在位一日,這樣的事情絕不會發生。”
第(2/3)頁
第(3/3)頁
趙禎笑嗬嗬的,不怎麼在意的點頭,“如此就夠了,如此就夠了!”
韓琦也歎了一聲,躊躇片刻,到底是說不出什麼話來。
未來到底會如何?又到底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任由他自詡聰明絕倫,但也怎麼都想不清,看不透。
隻能交由給時間自己,交由給王朝自己了。
他看向滿朝躊躇滿誌的臣子,看著他們臉上如驕陽初升一般的野望,心情複雜之餘難免不感到欣慰期盼。
……
【仁宗一朝,共錄取進士約有4000人。】
寒門士子在這裡的得到巨大的提升,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形容的便是此番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