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
作為主考官的歐陽修幾度沾墨,都有些顫顫不敢落筆。
他真真是想歎息。
當年若是自己也參與了這樣一場科考,恐怕真要淹沒其中排不上名號了。
“我何德何能,敢為這些考卷評分啊……”
歐陽修又歎一聲,這才緩緩執筆,鄭而又重的一張張著墨。
帝王一邊給分則快得多,基本上大略一掃就能迅速給出個評分來。
為帝者需考慮的不如科舉考官那樣複雜,隻兩樣便足夠。
於國朝有用無用,有多大的用處。
待到時限將近,係統將分數整合出來,各朝的學子們也都紛紛被萬界圖書館送出。
各個此時都神色激動或恍惚,驚然似從九天仙界歸來。
不過儼然對學子們來說,一個囊括了世間萬物之道理的圖書館又與仙界何異呢?
半空中,金龍盤懸著銜來一張閃爍著燦爛光芒的金榜。
威嚴的聲音從四麵八方而來,振聾發聵!
“本屆科考成績皆列於此榜,榜上有名者,位列萬界朝堂!”
萬界朝堂!!!
此名一出,學子們無疑又是一陣頭暈目眩!!
有人激動所致,大膽提問,“敢問金龍神使,這萬界朝堂所為何物?”
金龍答道,“便是字麵意思,萬界朝堂記名官員,身死之後可至此處任職。”
多的卻不再說了。
然而學子們一聽,已然又想暈死過去了。
身死之後可到其中任職?!!
這、這簡直!!
這與飛升成仙,接文曲星的班兒有什麼區彆!!
帝王們若有所思之餘,學子們已經努力克製激動的快步上前去找自己的名字。
榜上有名者,自然是激動的恨不得當場大笑三聲,榜上無名者,則悲傷的仿若死了爹娘。
但金榜統共就那麼大,其中人名廖廖不過數十人,而參試者何止千人!!
李白安靜的站在金榜之下,仿佛是呆怔了。
蘇家三個卻不知從何時過來他身側,蘇軾抬頭一看,叉著腰哈哈大笑了幾聲。
“恭喜白兄,賀喜白兄,一甲榜首,乃本屆狀元郎啊!!”
此話如石破天驚,轟然炸開,程頤程顥、張載、曾鞏、宋濂、李斯……數不清的人紛紛慨然走上前來,笑著朝他一拱手。
“賀喜白兄啊!”
“果然不愧是名動一時的詩仙李太白,厲害!”
“墨義詩策皆為前三,這狀元今日是你實至名歸啊!!”
墨義詩文沒什麼好說的,前者大家都沒有差的,詩文李白是毫無爭議的斷層第一,唯有最後一項策論。
縱然帝王們對此的評價非常兩極分化,但沒有一位帝王在麵對這樣精彩的策論時,能昧著良心給低分。
議論中心的李白本人卻好似腳踏虛處,茫茫然無所遁形。
他……是一甲第一名?
第(1/3)頁
第(2/3)頁
蘇軾無聲的瞧著他神色,忽然退後兩步,重重清咳了一聲。
“咳咳!!大家安靜安靜!方才白兄說此等喜事,必須當即吟詩一首以賀!!!大家想不想聽!!”
詩仙李太白的現場親口作詩!!
眾人雙眼biubiu的放光,一疊聲的起哄高呼!!
“想聽想聽!!”
考試時大家都精神緊繃無暇四顧,此時終於結束,才紛紛都有了些旁的實感。
詩仙李太白——活的!會動的!就在眼前啊!!
前朝的尚且不論,往後數哪一代文人從小沒背過幾首李太白的詩文!!
在忽然越來越整齊劃一的‘來一首!來一首!’之中,呆怔的李白終於緩緩回神。
一抬頭,眾人頓了一瞬,隨後更加整齊劃一的熱烈高呼。
蘇軾朝他擠了擠眼睛,促狹一笑。
李白:…………
……
底下看榜的熱鬨紛繁,上麵帝王們也不至於在此時掃興,笑眯眯的看著下方盛景,順便暗自裡各琢磨著那萬界朝堂是怎麼個說法。
金龍卻沒有再解釋的意思,微微一甩尾巴,巨大恢弘的科考場漸漸化作碎片坍塌消散。
漫天王座之後各開一巨大華麗的時空之門,靜靜懸浮。
【本場科舉即將畫上尾聲,各朝學子各自隨帝王返回。】
諸人縱然有些不舍,但終要歎息著各自回了各自的方向。
盛會太過短暫,不知下次相逢又是何時?
李世民正瞅著李隆基幽幽歎息,“唉,朕真是不放心讓太白先生跟著你回去,不如你小子忍痛割愛給朕得了……”
李隆基不敢拒絕,自然也不是很想給,窩窩囊囊的諾諾賠著假笑。
李世民哼了一聲,到底也沒強要。
他心中有數,李白的策論,比起他貞觀一朝,顯然在李隆基所屬的天寶年間更能發揮出效果。
如此說,不過是警告敲打一番李隆基,要他緊緊皮子知道回去最要緊的事情是乾什麼。
帝王們正各自跟兒孫們‘交流感情’,準備著要轉身離開之際,下方忽然傳來了一道悠長而又清晰的吟誦。
那吟誦自四麵八方響起,竟然頃刻間讓此處天地改換,草長水湧,幻化出了一幅新的景象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卻是李白,在無奈之後略略沉思片刻,開口訟詩!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滾滾的長河自九天灌流而下,從眾人麵前呼嘯著奔騰向前,而儘頭則是一望無際的碧波大海!!
劉徹雙眼大亮,這回更是興奮又毫不猶豫的撲通一聲跳進了翻滾向前的長河!!
“蕪湖!!又有好玩兒的,雖則不是鯤鵬有點遺憾,不過這個看著也不錯!!”
古有神筆馬良落筆成真,今有詩仙李太白誦詩化界!
景帝晚了一步沒揪住他,氣的額頭突突直冒青筋!!
“這!小!兔!崽!子!!”
劉邦搓搓手,卻是不知從哪兒弄來了一塊兒木板,緊跟著躍躍欲試的踩著板子隨浪而起!!
“小崽子,等等你爺老子!!”
景帝:……?
第(2/3)頁
第(3/3)頁
文帝默默扭頭。
有漢高祖和漢武帝打頭,其餘帝王臣子中不乏有跳脫活潑之輩跟著玩兒去了。
李淵就晚了一步,迅速伸手都沒拽住眼睛放光野馬脫韁的李世民。
李治笑眯眯的湊到武則天身旁,“媚娘放心,朕是穩重的。”
武則天,“朕喜愛活潑的。”
李治笑容一僵。
【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一句一句緩緩道來,金光灑在眾人麵前,化作了豐盛華麗的宴席。
四處清風朗月,洋溢著喜悅歡暢的曲子。
有神妃仙子載歌載舞,裙裾飛揚,有仙鳥乘風,盤旋飛翔。
眾人置身其中,便覺出通身舒暢清爽,耳清目明,仿佛陷入了舒服至極的雲層之中。
嬴政正負手站著,身側緩緩走來一個笑嗬嗬的慈祥老頭。
“秦皇陛下,既是天幕所賜的分彆宴席,不若就且歇息片刻再走吧,也可把酒言歡啊。”
此人正是朱元璋。
緊跟著,又有羽扇軍師領著一個滿臉驚恐的小胖子走過來,在二人不遠處拱手相拜。
“在下諸葛孔明,冒昧來拜見二位雄主,這是我們家不成器的陛下——阿鬥,快快上來見禮。”
嬴政和朱元璋應聲看過去,倒是都對諸葛亮相當有印象。
“是你。”
“諸葛先生大才,不必客氣那些,近前來坐吧。”
嬴政對人才素來是和緩的,更不必說諸葛亮這位曾經好幾次在天幕賽中給他留下過深刻印象甚至贏過他的大才了。
諸葛亮立刻拜謝謙辭了幾句,卻是毫不猶豫的拽著快嚇的哭出聲來的劉禪一屁股把他按到了嬴政和朱元璋身邊。
劉禪:……qaqqqqqqqqqq!!!!
彆處的帝王遠遠看著,都暗自思慮未曾想劉禪居然在秦皇明祖跟前還挺得臉。
劉備去見過了文景二帝,剛敘了幾句,轉頭瞧見了此情景,三人齊齊一默。
劉備艱難的開了開口,“那、那是吾兒……”
漢文帝劉恒卻是笑了一下。
“走吧,咱們也過去。”
他意有所指瞟了一眼正有點猶豫要不要過去唐祖李淵和宋祖趙匡胤。
笑容更加溫和可掬。
“去晚了,就得坐小孩兒那桌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