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劉邦是孝子麼?(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要麼說人家項伯懂事兒呢。

哪怕早在鴻門宴時,他就已經當過一回二五仔了,但人家仍舊能在楚軍陣營裡混的如日中天。

這種關鍵時候,他居然還能惦記著保住劉邦他爹。

什麼叫身在楚營心在漢啊,這不就是了。

關鍵是項羽這種天老大他老二的狗脾氣,他居然真的有本事能給勸得住嘍!!

也不怪後來劉邦大方的給他封了侯,那真是活該人當這個侯爺。

……

天幕緩緩定格在項伯努力規勸項羽,劉太公可憐巴巴躺在一旁的畫麵上。

與此同時,天幕發出了熟悉的嗡鳴聲,讓天幕前的眾人忍不住抬起頭看了過去。

一行大字悠悠然浮現了出來。

【叮!檢測到後世劇烈情緒波動,觸發題目~】

【問:劉邦是個孝子麼?】

【選項一:大孝子。】

【選項二:帶孝子。】

天幕前的眾人見狀微微一懵,遲疑道,“這、這……”

不少人瞪了瞪眼睛,匪夷所思的笑出了聲。

彈幕則毫不客氣的哈哈大笑著劃過。

【這孝子,爹可承受不起(狗頭)】

【帶孝子!!什麼都彆說了,必須是帶孝子!!】

【孝死了,誰能有邦子孝啊(狗頭)】

【你彆說,雖然邦子人不著調了點,但是對他爹其實沒的說的,雖然分一杯羹的事兒太出名大家完全不在乎那些(狗頭)】

【樂子人就是永遠的神(狗頭)】

【誰說不是呢?】

與此同時,畫麵卻並未定格不動,而是隨著彈幕緩慢的放大,浮現出一片片新的畫卷。

夏蟬的嗡鳴一聲勝過一聲,帶來了夏日的一縷清爽。

【公元前202年。】

劉邦稱帝,將他的老父親安置在了櫟陽的宮殿。

並且,不管再忙,都會每隔五日就抽時間去看他。

一路上總是會擺著皇帝的排場浩浩蕩蕩,在麵子上給老頭兒撐的足足的!

劉太公腰杆子挺得那是一天比一天直溜,笑容就沒從臉上落下來過。

沒回見劉邦那麼大張旗鼓的過來,就故作埋怨。

“你這臭小子,每回都整那麼大排場,生怕人家不知道一樣……”

第(1/3)頁

第(2/3)頁

劉邦呢,穿上了黃袍也不像個皇帝。

他懶洋洋的翹腿兒坐在院兒裡,如尋常人子一樣跟劉太公貧嘴。

“那成唄,下回我偷偷來,您要想低調啊,我給您換個地方,保證誰也瞧不見!”

劉太公便急的瞪眼。

“那怎麼行!!平日誰跟我下棋聊天啊!!”

劉邦便抱著後腦勺樂。

“就您這臭棋簍子,還下棋呢,人家那是聽你吹牛哄你玩兒呢!!”

劉太公便漲紅了臉,瞪著眼脫了鞋攆著他揍,

“小兔崽子!!小兔崽子!!”

【上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

又後來。

有人跟劉太公說。

“皇帝雖然是您兒子,但也是人主,您雖然是父親,但也是人臣,皇帝每次來都拜見您算怎麼回事?這時間長了,皇帝就沒有威信了。”

【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

劉太公聞言惶驚。

再有一次劉邦來的時候,他便站在門邊連忙扶起了劉邦。

“你是皇帝,可不能因為我壞了天下之法!!”

【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

劉邦腳步一頓,稀罕了。

“哎呦,您還有這覺悟?”

劉太公:…………

他忍住了火氣,擠出笑容來。

“小兔……皇帝胡說什麼呢。”

劉邦笑了笑,沒說什麼。

次日,他著人擬旨,尊劉太公為大漢太上皇帝。

【……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是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

又後來。

瑰麗恢弘的未央宮建成落地了。

劉邦宴席眾臣,撐著腦袋醉醺醺的舉起酒杯。

“今日既是國宴,也是太上皇壽宴,眾卿與朕同賀!!!”

第(2/3)頁

第(3/3)頁

滿殿大臣便浩浩蕩蕩的高舉起酒杯,聲震九霄的齊聲高喊!!

“恭祝太上皇福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太公縱然也享受了不少時候了,但畢竟不過一介泥腿子出身,猛地也被這陣仗給震的有點傻眼。

於是恍然。

哦,我兒子是皇帝。

是萬萬人之上天下獨尊的皇帝!!

劉邦懶洋洋的撐著腦袋,突然笑問他爹。

“當年你老說我沒出息,不如二哥有出息,如今你看我跟二哥誰置辦的家業更大?”

【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人生之路,很短也很長。

有人身份尊貴,出生便含金鑲玉。

有人天資異稟,少年便非凡過人。

項羽二十歲逐鹿天下,三十歲葬身烏江。

嬴政十三歲登帝,二十八歲開始掃蕩六國。

人們提起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往往像是在說兩個差許多輩的人。

嬴政死後,趙高和胡亥登上曆史舞台,荒誕而又滑稽的唱了一段帝國崩塌的千古爛戲。

隨後,項羽自立西楚霸王,毫無疑問的當選新時代曆史主人公。

直到他死後,時代的主人公這一重要角色才終於輪到了劉邦。

可鮮有人知,劉邦與嬴政,其實是隻差了三歲的同齡人。

人生。

沒那麼長。

但也沒那麼短。

一個王朝的壽命,不過短短三百年。

而一個人的一生,尚且有百歲可期。

少年何必急著盛放?

中年何必急著枯萎?

……

大器晚成,曰劉邦。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