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袁熙巨鹿激戰之時,袁譚也沒閒著?
袁譚站在營帳之中,麵前的地圖上標記著各方勢力的分布。近些日子,地方世家的叛亂此起彼伏。
藏洪走進營帳,他看著袁譚的模樣,心中也明白公子的困擾。“公子,如今地方世家叛亂頻發,若不加以遏製,恐怕局勢將不堪設想。”藏洪恭敬地說道。
袁譚抬起頭,看著藏洪輕歎一聲:“子源先生啊,我也深知此問題的嚴重性,可該如何是好呢?”
藏洪走近地圖,手指指向一些標記著世家大族所在的區域,緩緩說道:“公子,為今之計,我們必須采取強硬手段。那些世家大族之所以敢叛亂,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底氣,不怕受到懲罰。我們可以帶兵挾持一些世家家主,讓他們的家族有所忌憚,不敢輕舉妄動。”
袁譚聽後眼睛一亮,又有些猶豫:“這樣做會不會引起更大的反彈呢?畢竟那些世家在地方上根基深厚。”
藏洪搖了搖頭:“公子,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要我們控製好局麵,讓他們知道我們隻是為了維穩,並非要趕儘殺絕,他們就不敢亂來。而且,挾持之後,我們要迅速向南撤退至魏郡。”
“這麼著急?”袁譚略微一驚。
藏洪沉聲說道,“不得不如此,如今二公子在巨鹿激戰,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那些世家大族表麵上對我們恭順,實則心懷鬼胎,若不快速南遷,恐怕他們會在背後捅我們一刀,到時候恐怕主公將責罰與我們。”
聽到袁熙的名字,袁譚有些古怪,他試探性地問道。“子源先生,難道我們就不能?”
藏洪立刻會意,隨即搖了搖頭,“若是平時尚可,但此乃袁家危機存亡之時,絕不可先生內亂。”
袁譚隻好幸幸不語,在營帳內來回踱步,他思考了許久,最終下定決心:“好,就按你說的辦。”
於是,袁譚和藏洪開始調集軍隊。
士兵們迅速整隊,盔甲閃爍著寒光。袁譚騎上戰馬,拔出佩劍,大聲喊道:“今日我們的行動,關乎我們的生死存亡。大家務必聽從指揮,不得有誤!”
軍隊朝著那些世家大族所在的地方進發。
當他們到達第一個世家時,那家的家主正在庭院中悠閒地品茶,看到突然出現的軍隊,頓時大驚失色。
“袁公子,你們這是何意?”家主顫聲問道。
袁譚騎在馬上,冷冷地說:“你應該知道你們家族都做了些什麼。為了防止你們繼續叛亂,你得跟我們走一趟。”
家主想要反抗,可是看到周圍嚴陣以待的士兵,隻能無奈地低下了頭。
就這樣,袁譚的軍隊接連挾持了好幾個世家家主。那些被挾持的家主們有的憤怒,有的驚恐,有的則是一臉無奈。
“袁譚,你這樣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一個家主憤怒地喊道。
袁譚看了他一眼:“你們叛亂的時候,可曾想過會有今天?隻要你們的家族不再妄圖叛亂,我自會保你們安全。”
在挾持了足夠的世家家主後,袁譚下達命令:“向南,前往魏郡!”
軍隊帶著這些家主開始了南撤之旅。一路上,士兵們小心翼翼地看守著這些重要的人質。
然而,這一行動還是引起了一些波動。那些世家的子弟們不甘心家主被挾持,開始在背後謀劃營救行動。他們暗中召集人手,準備在袁譚的軍隊前往魏郡的途中進行攔截。但有藏洪和朱靈在,都被識破和鎮壓了。
。。。。。
巨鹿以南十裡位置,袁熙的營寨剛剛建成,士卒們還未來得及好好休整。袁熙站在營寨的瞭望台上,望著遠方,心中滿是對即將戰事的擔憂與期待。
這營寨是老師張紘規劃建造的,周圍的木柵欄高高豎起,營帳排列得整整齊齊,糧草輜重也都安置妥當。
然而,平靜並未持續多久。許褚急慌慌地衝進營寨,大聲向袁熙稟報道:“公子,公孫瓚從巨鹿殺來,其兵馬氣勢洶洶,塵煙滾滾,看樣子來者不善啊!”
聞言,袁熙皺起眉頭,握緊了拳頭,隨即下令道,“傳我命令,全體將士嚴陣以待,準備迎敵!”
很快,公孫瓚的大軍就如潮水般湧來。
馬蹄聲如雷鳴般震耳欲聾,喊殺聲震天動地。公孫瓚身騎白馬,手持長槍,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
“袁熙小兒,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公孫瓚怒吼著。
袁熙也毫不畏懼,他帶著許褚和徐晃著死守營寨,雙方在營門外,瞬間陷入了混戰。刀光劍影交錯縱橫,鮮血染紅了大地。袁熙也在營門奮勇殺敵,以為將士先。
可是,公孫瓚的兵力似乎源源不斷,而袁熙的軍隊漸漸有些抵擋不住了。這時,張紘叫下了袁熙。
將指揮權交給了徐晃,許褚協助防守,袁熙退到大帳,張紘告訴袁熙,“公子,營寨簡陋,不足以抵抗公孫大軍,我們需要再建營寨,再往南撤退二十裡。”
對此,袁熙不可置否。他找到了世叔淳於瓊:“世叔,如今戰況對不利,我想讓你帶領本部兵馬,南撤二十裡再建一座新的營寨。這樣我也好有個退路。”
淳於瓊皺著眉頭,有些擔憂地說:“侄兒,這南撤二十裡,路途之中恐怕,會遭遇敵軍的追擊啊。”
袁熙拍了拍淳於瓊的肩膀:“世叔,我知道此去危險重重,但如今也隻有這個辦法了。我會在這裡拖住公孫瓚,給你爭取時間。你一定要儘快建成營寨。”
淳於瓊看著袁熙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應許道:“侄兒放心,世叔我定當竭儘全力。”
淳於瓊於是率領著本部兵馬,趁著戰場上的混亂,悄悄向南撤去。袁熙則更加拚命地戰鬥,他故意吸引公孫瓚的主力,讓他們無暇顧及淳於瓊的動向。
公孫瓚發現袁熙軍突然變得更加勇猛,有些疑惑,但也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一心隻想把袁熙給拿下。。
淳於瓊帶著兵馬一路疾馳,途中也遭遇了小股敵軍的騷擾。但淳於瓊身經百戰,他指揮著將士們迅速擊退了敵人,然後開始尋找合適的地點建造新的營寨。
這邊戰場上,袁熙的士兵們已經死傷慘重,但徐晃和許褚帶領兵馬依然堅守著。袁熙身上也多處負傷,但他咬著牙,心中不斷祈禱淳於瓊能夠儘快建成營寨。
終於,經過一番苦戰,淳於瓊那邊傳來消息。
新的營寨已經建成。袁熙心中大喜,他大喊道:“將士們,我們向南撤,與淳於瓊將軍會合!”
袁熙率領著剩餘的將士們開始邊戰邊退。公孫瓚想要追擊,卻被袁熙安排的徐晃斷後部隊擋住了。
就在公孫瓚想要追擊時,他被部將鄒丹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