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1 / 1)

推荐阅读:

。。。。。

河內,溫縣,太守府。

王匡死後,河內便空缺了太守,暫由張揚代任,但真正主事的是王緒。

當然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司馬郎,他們一個軍司馬,一個郡長史,簡單撐起了河內的軍政,這也沒誰了。

“張揚來信說,讓我們支援二公子。”王緒看向了司馬朗,“伯達何以教我?”

“幫是要幫的,但我們河內郡,也就數千軍隊,怕無濟於事吧。”對於出兵,司馬朗沒意見,但他們實力不夠。

“張揚沒派來支援嗎?”王緒輕歎一聲。

司馬朗搖了搖頭,“目前還沒有。”

“這有何難?”一個十二歲左右的小孩兒,大大方方地進入了太守府。

“哎?這是?”見到來人王緒一驚。

“此乃我弟司馬懿,字,仲達。”司馬朗開始介紹道,“其才智勝我十倍。”

“哦?”於是,王緒來了興趣,他看向司馬懿問道,“仲達,你有何辦法?”

“回大人,我河內可多派船隻,往來於孟津,營造大軍將至的態勢便可。”司馬懿淡淡說道,一點也不怯場。

“可行嗎?”王緒眉頭一皺看向司馬朗。

司馬朗拱手道,“以目前來看,也隻能如此,希望能騙過西涼軍的牛輔。”

河內這點兵馬,確實不怎麼夠看,司馬懿的疑兵之計,是目前最妥當的辦法,除非張揚出點血。

這是司馬懿第二次,在暗中幫助袁熙了,這兩個腹黑的家夥,緣分早就定下了,命運還真是奇妙。

後來,司馬懿輔佐袁熙,南征北戰無數,為大晉立下了汗馬功勞。

袁熙:阿嚏!誰背後想我。

。。。。。

“文向,你也該成家了。”看著自己的水軍大將,袁熙想給他張羅親事。

聞言,徐盛呆愣了一下,隨即大言道,“今天下未定,何以為家?”

看著裝逼的徐盛,袁熙輕咳一聲,“那個,文向,你覺得趙家小妹如何?”

“哎?”徐盛錯愕不已,“主公,我覺得吧,這趙家小妹,巾幗不讓須眉。”

袁熙眉頭一皺,他催促說道,“給我說人話,你到底喜不喜歡趙小妹。”

“這個,那個。”徐盛開始打馬虎眼,“主公,子龍將軍,不也未成家嗎?作為軍中後輩,豈敢先娶?”

“彆給我整沒用的。”袁熙麵色微怒,擺了擺手道,“趙家小妹,你娶不娶。”

徐盛猶豫了一下,堅定說道,“主公,隻要水軍練成,我便上門提親。”

袁熙大手一拍,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徐文向,你給我記住了。”

200年,袁熙鼎定中原。

多年以後,因為今天這事兒,趙雲的妹妹趙雨,可沒少收拾徐盛。

趙雨:徐文向,你給我站住,你不是天下未定嗎?你不是無以家為嗎?

徐盛:夫人,我錯了,那時年少不懂事,方今,我才知夫人賢惠。

。。。。。

197年,濮陽,袁紹大營。

天空烏雲密布,顯得是那樣的壓抑。

就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悲傷的氣息。

然而詭異地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表現出非常的舉動,一如往日所為。

這時,袁紹的主簿高柔,拿著文書走出了大帳,“二公子,袁熙聽令。”

不遠處,身穿玄甲的袁熙,帶著張紘、逢紀、許攸、田豐、沮授、淳於瓊等人,來到了袁紹大帳前。他躬身行禮,“末將袁熙,前來領命。”

高柔點了點頭,便傳袁紹軍令,“主公有令,如今身體抱恙,軍中一切事物,皆由二公子代為處置。”

高柔宣讀完之後,袁熙並沒有接話。

“請二公子代主公秉政。”第一個站出來的人,正是袁紹的親信,淳於瓊。

“請二公子代主公秉政。”第二個站出來的人,也是袁紹的親信,逢紀。

“請二公子代主公秉政。”第三個站出來的人,乃是袁紹的寵臣,許攸。

“請二公子代主公秉政。”

“請二公子代主公秉政。”

緊接著,其他人等,也紛紛表態。

這個時候,袁熙才緩緩睜眼,他轉身看向眾人,“整軍出發,回師鄴城。”

“諾!!!”“遵少將軍令!!!”

“諾!!!”“遵少將軍令!!!”

“諾!!!”“遵少將軍令!!!”

~~~

此時,袁紹已經身亡了。

為了穩住軍心,才有了今天這一幕,袁紹死亡的消息,還不能公開。

袁熙:秘不發喪,揮師鄴城。

。。。。。

191年,金庸城下,激戰還在進行。

城牆上的袁熙,已經砍殺數人了。

“公子,這裡危險,你先後撤吧。”許褚來到袁熙身旁,關心地勸道。

一旁的朱俊,想要說些什麼,終究還是咽了下去,畢竟袁熙他是客軍。

袁熙擺了擺手,正色說道,“老將軍尚且督戰在前,哪有我後退的道理。”

許褚還要再勸,但被袁熙打斷了。

“活捉袁熙,賞千金!!!”這時城下的李榷,再次向士兵們下重賞。

激戰疲憊的西涼軍,頓時士氣又高漲起來,紛紛撿起武器,再次衝鋒。

城牆上的袁熙眉頭微皺,他心中不斷祈禱著,“子龍,文遠,你們要給力。”

而就在雙方激戰時,徐榮帶領本部兵馬,卻朝著虎牢關方向去了。

他的副將段煨,疑惑上前問道,“徐將軍,我們脫離大軍,這不合適吧。”

徐榮搖了搖頭,“若牛輔早聽我言,也不至於困頓金庸城下,如今我等奇襲虎牢,或可緩解衛將軍壓力。”

“那萬一虎牢有備呢?”段煨遲疑道。

聞言,徐榮頓了頓,他輕歎一聲,“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天不佑我徐榮。”

~~~

袁熙的身先士卒,讓金庸城將士,無不感泣效死,二公子名不虛傳。

隻要耗住西涼軍,身處敵後方的張遼,還有奇襲的趙雲,才能建功。

功不必在我,但功定有我,這就夠了,哪有身為君主,與部下爭功。

而徐榮被棄用後,他決定大膽突襲,金庸城後的虎牢,這才能破局。

。。。。。

191年,長安飛熊軍大營,幾天前。

“軍師,你怎麼來了?”見李儒來到他這裡,張濟有些受寵若驚的樣子。

李儒點了點頭後,他不由苦笑道,“無奈,迫於朝中壓力,暫來依附將軍。”

“哎?這是什麼話。”張濟擺了擺手,“軍師見外了,有我張濟在一天,除了主公之外,就沒人敢動你。”

這時,張繡的聲音傳來,他向二人行禮後道,“軍師權且住下便是,誰敢來拿人,先問過我手中的虎頭槍。”

對於張濟叔侄的保證,李儒很是感動,他向張濟叔侄,鄭重施禮道,“文優,多謝張將軍,多謝少將軍。”

“軍師,請隨我入營。”接著,在張濟的帶領下,他把李儒安頓在了軍中。

~~~

李儒聽了賈詡建議,來到了張濟這裡,尋求安身之所,無可奈何。

難道董卓不知道?他更加清楚的,不過他默認了,張濟收留李儒。

不然,沒有董卓的默許,張濟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庇護李儒,董卓對李儒終究,還是有很深的情義的。

董卓:哎,文優,你保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