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南陽,宛城。
“長史,扣下劉和為質,是否大題小做了。”袁術有些不解地問道楊弘。
楊弘搖了搖頭,“非也,劉和手中的天子詔書,便是主公最需要的東西。”
“但也沒必要如此吧?”袁術有些不忍。
楊弘輕歎一聲,他徐徐解釋道,“主公以為,若劉和北上後,會經過哪裡?”
“河北?袁紹?”袁術立馬想通了關鍵。
“然也,縱使主公不留,那袁紹也會扣下劉和,再以其聲望威勢,奉天子詔以討不臣,誰能與之相抗?”楊弘終於說到了核心問題,這是一個政治名分大義問題,可不是簡單的人質問題。
若袁紹有了這個東西,即便沒有挾天子,他也有號令天下的政治資格。
所以,袁術可以不用,但決不能讓袁紹得到,他深深舒了口氣,“還是先生想的周全,那就暫且扣下劉和吧。”
“主公英明。”楊弘趕緊鞏固成果。
而因為袁術的破壞,直接讓袁紹喪失了,再一次與董卓分庭抗禮的機會。
其實,彆說袁術不想袁紹得到,這份天子勤王詔書,其他的一些諸侯,估計也是這個想法,袁紹太強大了。
他們也不想看到,袁紹成為第二個董卓,不然,他們就真的沒活路了。
~~~
彆看袁術腦袋不好使,但對付袁紹的時候,這貨智商就恢複正常了。
在袁術的認知裡,誰都可以贏,唯獨袁紹不可以,自己輸也得拉上袁紹,他們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了。
雖然,公孫瓚軍事上,或許占據些優勢,但明眼人都知道,隻要時間一長,最終勝利的人,那一定是袁紹。
所以,其他諸侯們,也不希望袁紹獲得,劉和手中的天子勤王詔書。
。。。。。
191年,而金庸城下袁熙這邊。他帶領著麾下將士,和徐榮交戰在了一起,成功擊潰了徐榮的側翼。
但徐榮也是宿將,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在他的臨陣指揮下,他讓麾下精兵上前,堵住了部分缺口。
但許褚和趙雲太猛,徐榮的將士有些吃不消,一時間陷入了焦灼狀態。
這時,許褚和趙雲兩人,在戰場上會師了,他們都是渾身浴血。
“子龍,還能戰否?”許褚甩了甩胳膊。
趙雲淡淡一笑,“尚未儘全力也。”
“哈哈哈!!!子龍豪氣!!!”
許褚勒緊戰馬,“子龍,再衝他一陣,為公子開路,汝不進,我斬汝。”
聞言,趙雲亦是大笑,“哈哈哈,雲固所願也,仲康若退,吾亦斬汝。”
袁熙麾下兩大猛將,再次攜手衝向了,徐榮中軍位置,所過之處,人馬辟易,鮮血橫飛,粘濕了戰袍。
而袁熙也帶著中軍,朝著徐榮中軍殺了過去,“眾將聽令,隨我殺!!!”
哈!!!呼!!!威武!!!
~~~
見袁熙帶頭衝陣,他麾下將士無不倍受鼓舞,紛紛操起兵器,拚殺上去。
夫戰者,勇氣也,氣盛則進,氣弱則退,自然之理,兵法之要也。
若僅數量對比,便斷定輸贏,曹操何以勝袁紹,劉備何以退曹操。
狹路相逢勇者勝,血流凝肘而不退,是以取險而勝,自古曆來如此。
袁熙身先士卒,士卒勇氣百倍,這便是示範效應,何況袁家公子。
。。。。。
191年,金庸城西一處山林。
就在袁熙和徐榮交戰之際,牛輔和李榷也通過了,先前朱沐埋伏之地。
“少將軍,現在是否攻擊?”見牛輔大軍剛過,朱沐的副將上前問道。
朱沐壓了壓聲音,有些惋惜說道,“還不行,我們要攻擊的是,郭汜的後勤部隊,而不是牛輔的中軍。”
對上牛輔的精銳鐵騎,朱沐真地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他才放牛輔過去。
就在朱沐商量之際,陣陣馬蹄聲響起,郭汜的後勤部隊終於到了。
見此,朱沐趕緊打了幾個手勢,他麾下的將士,也紛紛開始布置就位。
“哼,牛輔也真是的,竟然給老子安排了,這麼一個差事,這是看不起我嗎?”郭汜騎在馬上,憤怒不已。
他的副將低著頭,並不敢說些什麼。
郭汜越想越氣,“還有李榷那家夥,憑什麼他在中軍,就我來押運糧草?”
~~~
戰爭要的是結果,至於你用的什麼手段,隻要你贏了,那都無所謂。
反之,戰爭前期,你的戰術再華麗,隻要最後一戰,滑鐵盧了,那就失去意義了,隋唐瓦崗李密是也。
爭霸於亂世中,不怕你狗,就怕你狗到底,那你也算得上號人物。
偷襲敵後,焚燒輜重,沒什麼出奇,但屢試不爽,管他好不好看,管用便是了,曹操便是此中行家。
。。。。。
“小子省衣縮食,以備軍國之用。”
“今兵精糧足,河北重歸,烏桓敗於柳城,馬騰退走河東,當刻日伐曹。”這一天,袁熙已經等了太久了。
199年,袁熙南下中原。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袁紹三大遺恨,烏桓塌頓,遼東公孫度,許昌曹操,這是他的執念。
至此,袁熙已解決塌頓。
遼東公孫度,戰敗求和,已無力西向,現在就剩下,南邊的曹操了。
曹操這座大山,壓在袁熙心頭,已經二十三年了,幾乎喘不過氣來。
。。。。。
191年,青州,平原。
這一天,劉備正在開倉放糧,這是平原境內的,最後一批災民了。
大部分災民跑到了冀州,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平原,劉備沒有袁紹那樣的實力,所以隻能收留一部分。
索性的是黃巾之亂後,平原有好多的無主之地,劉備便讓關羽和簡雍,安置這些災民,去開墾這些土地。
就這樣,災民逐漸在平原落戶了,平原人口也增加了不少,一舉多得。
“大家不要搶,一個一個來。”劉備三弟張飛,嚷著大嗓門,維持著放糧食秩序,如同一尊凶神。
但也因為他的存在,讓原本無序的場麵,立刻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有時候,亂世重典,這是沒錯的,單純的仁義,沒有武德配合,那將是一場災難,反而容易好心辦壞事。
而一處隱秘的角落中,一道落魄的人影,悄悄混入了災民的隊伍中。
~~~
文德太盛則無剛,武德太盛則易折,文武並用者,大唐李世民也。
三代以上,堯舜之治,久遠不可考,太宗之政,流垂史冊,粲然可觀。
袁熙之前派出的暗衛,這個時刻已經進入平原,準備執行秘密任務。
袁熙很是忌憚劉備,甚至一度超過了曹操。
不對,這不準確,與其說他忌憚劉備,更不如說是,忌憚劉備身上的,那種聖王特質,武王伐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