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袁家人取天下,其實並不怎麼乾淨,陰謀詭計,齷齪肮臟,惡劣卑鄙,這袁家父子,一樣都沒有落下。
袁家之所以沒有滅亡,那是因為袁熙的出現,袁紹以非常道取天下,但袁熙以常道治天下,這才避免了二世而亡,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
太宗宣武帝,那可不是白叫的,袁熙最大的功績,便是承前啟後。
袁家以陰謀立業,本就有先天不足,而袁熙帶領袁家,從詭道走向了正道,這才是大晉數百年的根源。
有多少帝國死在了,二世而亡的詛咒上,不是第一代人不努力,而是第二代繼承者,真的延續不下去。
如果,第二代繼承人,頂得住壓力,穩得住局麵,最少也有五十年國祚,第三代再靠譜點兒,哪怕隻有中人之資,百年國運,基本跑不了的。
一個國家,一個家族,第二代子弟,是否合格,真的是太重要了。
。。。。。
194年,南陽,武關,天還剛明不久。
晨曦微露之際,幾聲雞鳴打破了,武關寧靜的清晨,還有守卒的美夢。
“哪來的公雞?叫的這麼早?”當值的守卒甲,伸了一個懶腰,十分鬱悶道。
說罷,那守卒踢了一腳,旁邊陪守的兵士乙,“起來了,快開城門去。”
“哈~大人,這是不是太早了。”兵士乙被驚醒後,也有些不情願說道。
“我讓你去你就去,哪來的那麼多廢話?”被頂撞後,兵士甲上火氣了。
“遵命,這就去。”見長官發怒,兵士乙也不敢還嘴,隻得心中咒罵一番。
不一會兒,武關城門便打開了,不過比往常早了一點,不過最近南陽,並沒有發生戰事,他們也無所謂了。
但他們沒有注意的是,在武關一處城角處,有零星幾個人正在躲藏,似乎就在等待開門的時機。
沒錯他們正是,劉和以及田疇等人,田疇打了一個手勢,劉和便帶著手下,悄悄的趁著夜色,在兵士們吃飯之際,他們快速穿越了城門。
~~~
趁獻帝納妃之際,田疇帶著劉和跑路了,還好董卓沒有追究,不然那就不好玩了,董卓忙著平衡朝局呢。
田疇也確實不負,劉虞對他的期望,成功的完成了任務,出逃長安。
至於被袁術扣押,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誰也沒想到,四世三公的袁家,身為嫡子的袁術,竟然會做這種事。
劉和:哈哈,本公子終於出來了。
。。。。。
番外。袁熙洛陽勤王,歸來之後。
“二弟,好好做一個世家公子,不好嗎?”袁譚冷冷地盯著袁熙,他的心中在滴血,溫度也在變冷。
“這是一個亂世,袁家不能,毀在你的手裡,也不能毀在我的手裡。”對於袁譚的敵意,袁熙並不以為意。
“那你就是要,手足相殘了?”袁譚語氣充滿了嘲諷,“我的好弟弟?”
“當年父親贏了二叔,今天我也會擊敗你。”袁熙指的是上一輩的事。
沒等袁熙說完,袁譚便向外走去,臨近門口的時候,“哼,我們袁家還真是不幸,生了你這麼一個妖孽。”
~~~
袁譚:哼,我的好弟弟,若不是你苦苦相逼,我未必稀罕這個位子。
。。。。。
191年,洛陽,行軍途中。
“子龍,還有多久才能到洛陽。”一路急行軍,袁熙有些吃不消,他向趙雲問道。
“回公子,約莫一個時辰。”趙雲粗略估算了一下,然後向袁熙抱拳說道。
“太難了,這樣不行。”聞言,袁熙眉頭一皺,這樣下去,朱俊那裡頂不住。
這時,張紘的聲音傳來,“公子,拋下輜重和重甲,你們先行一步吧。”
見張紘如此說道,袁熙點了點頭,他又看向趙雲。“子龍,你來下令吧。”
趙雲抱了抱拳,然後策馬來到陣前,他昂聲下令道,“少將軍有令,所有人馬拋棄,乾糧、水袋,還有重甲。”
袁熙軍將士先是一愣,隨即紛紛服從趙雲的號令,將乾糧、水袋、重甲等輜重物,全部拋棄在了道路兩旁。
這一切做好後,袁熙又看向張紘,“老師,我們先行一步,你稍後趕上。”
張紘點了點頭,“嗯,公子且當心。”
之前他們已經丟失,一部分輜重了,這一次是徹底,給丟了一個乾淨,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
袁熙乃名門貴胄,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不知稼穡之艱難,這一路急行軍下,他確實有點吃不消。
但為了製霸天下,這些苦難在所難免,沒有誰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
坐等天上掉餡餅,那還是洗洗睡吧,亂世之中,無所作為便是等死。
既然都是死,去拚一把而死,也比窩囊死強,起碼,袁熙是這樣想的。
。。。。。
191年,金庸城西。
徐榮作為先鋒軍,來到了金庸城西南,這裡山體陡峭,樹林茂密。遠遠看去,仿佛籠罩著陰鬱之氣。
“停,停下!!!”徐榮騎在馬上,他揮了揮手止住了,己方身後的大軍。
“將軍,為何停下了?”
徐榮的副將段煨,策馬來到了他的身邊。
這段煨乃是段熲族弟,三十出頭的樣子,在賈詡的引薦下,董卓任命段煨為卑將軍,並做了徐榮的副將。
徐榮指了指遠處山林問道,“忠明我問你,山林之中鳥獸蟲魚,窸窸窣窣乃是常態,而如今為何如此安靜?”
作為段熲之所的段煨,軍事眼光素來不差,他頓時明悟了,“將軍覺得這裡有伏兵?”
“不知道,有沒有一試便知。”徐榮冷笑一聲,隨即揮了揮手,“忠明,讓弓箭手射擊山林。”
“諾。”段煨點了點頭,他便施禮而退。
很快,在段煨的安排下,徐榮軍的弓箭手做好了準備,他大手一揮。“弓箭手,準備!!!”
“放箭!!!”隨著段煨一聲令下,無數的箭雨朝著,右側山林方向,傾盆而下。
~~~
段煨,字,忠明,乃前太尉段潁之孫,將門之後,西涼軍後起之秀。
關西的新生代中,目前也就段煨、張繡、皇甫酈,可以拿得出手了。
段煨乃統帥之才,張繡乃猛將之姿,皇甫酈威望最高,各有千秋。
不過,西涼軍這三人,都歸順了袁熙,為大晉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