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青州,平原。
“二公子真的不怕,我劉備突然發難?”臨走之前,劉備疑惑問道。
“我相信玄德公,你不是此等下作之人。”袁熙頓了頓腳步,他淡淡看著劉備,袁熙知道劉備指的是,剛才他把趙雲和許褚,留在庭院的事情。
劉備點了點頭,“二公子好氣度。”
袁熙頭也沒回,他便揚長而去,途中他招呼了趙雲和許褚,“子龍,仲康,交接完糧草後,我們速回冀州。”
“諾。”“諾。”趙雲和許褚,紛紛跟上了袁熙,他們要確保,袁熙的安全。
這時,二爺關羽也沒有了,一開始的敵意,他點了點頭之後,主動給袁熙讓開了路,“二公子,還請慢走。”
袁熙亦是淡淡回禮,深深看了眼關羽,他便帶著趙雲和許褚,朝著城外方向走去,畢竟,夜長夢多不是。
~~~
可惜劉備根基太弱,若是有袁家這種背景,這漢末的天空,將是他和曹操的獨角戲,其他諸侯不足看也。
袁熙感到慶幸,出生在了袁家,白手起家的話,他還真不夠看的。
袁熙承河北基業,袁家百餘年之底蘊,還差點被曹操和劉備,按在地上摩擦,真的就差點翻盤了,真險。
宣武帝誌大性疏,其善於統將,而不善於統兵,這就是袁熙的弱點。
袁熙帶十萬兵,或可橫行天下,但超過這個數,他反而束手束腳。
司馬懿沒有這個煩惱,他和韓信頗為相似,所帶之兵多多益善,所以,為了天下攻伐,袁熙不得不重用司馬懿。
。。。。。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義。
董卓有董卓的正義,袁紹有袁紹的正義,曹操有曹操的正義,孫堅有孫堅的正義,劉備有劉備的正義。
每個人的正義,並不完全相同,就看誰活到最後了,勝利者擁有解釋權。
他們誰都認為,自己的正義,才是真的正義,這並不取決於他們,誰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才有定義的權力。
倘若袁熙輸了,那麼他的一生,將由彆人來定義,也將被正義審判。
董卓、袁紹、曹操、孫堅、劉備,他們都想解釋,屬於自己的正義,然而,正義的主旋律,隻能有一個人。
。。。。。
191年,豫州,穎北戰場。
孫策作為先鋒,他率軍一路疾馳,終於看到了,撤退斷後的夏侯惇。
有道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不待分說,孫策提起長槍,便衝了上去,“隨我衝,活捉夏侯惇。”
“威武!!!”“威武!!!”
“活捉夏侯惇!!!”見少將軍一馬當先,孫堅士卒無不,鬥誌激昂。
而夏侯惇這邊,帶著戰利品正返程,他沒想到孫策,竟然殺了回來。
“子修,你趕緊撤退,我來斷後。”看著孫策的追兵,夏侯惇麵色凝重。
曹昂還想說什麼,夏侯惇用長槍揮動,拍在了曹昂的馬匹身上。
哧溜一聲!!!曹昂的戰馬受驚下,馱著他向曹營,飛奔疾馳而去。
“孫策小兒,你夏侯爺爺在此。”趕走曹昂後,夏侯惇如釋重負,他提起長槍,策馬迎了上去。
~~~
這是夏侯惇第二次,與孫策正麵交鋒,他也第一次,開始正視孫策。
孫策這頭小老虎,真是威猛異常,不愧是孫堅的兒子,虎父無犬子。
基因和血統,這種遺傳因素,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天賦,如果說,努力決定下限,那麼,天賦決定上限。
這就是所謂的,基礎模板數據,當然,不努力的話,好天賦也沒用。
。。。。。
191年,豫州,穎北。
見夏侯惇親自斷後,孫策心中大喜,他也衝了過去,“你爺爺孫策來了。”
幾個呼吸之間,孫策和夏侯惇,衝撞到了一起,兩人兵器交接,當的一聲,雙方身子一震,錯馬而過。
夏侯惇心下凜然,他明顯感覺到,這一次的孫策,實力比之上次,更加淩厲和霸道,畢竟,那次孫策著急撤退,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實力。
“再來!!!”孫策越戰越勇,他再次調轉馬頭,朝著夏侯惇又攻了過去。
“哼,再來!!!”夏侯惇心中好強,也不想輸給一個後輩,他也迎了上去。
當當當!!砰砰砰!!兩人再次戰在了一起,兵器翻飛,你來我往。
孫策和夏侯惇,他們雙方的將士,也都拚殺在了一起,戰鬥十分慘烈。
~~~
孫策:大丈夫,當手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業,才不枉此生。
袁熙和孫策他們,追求的都是那種,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激情與浪漫,生死之間的極致體驗。
隻要能活下來,他們無一不是,時代的引領者,星空下的弄潮兒。
但閃耀輝煌的背後,那也將是,無數的血與淚,這很公平,不是嗎?
。。。。。
191年,濮陽,袁譚居所。
“公子,我相信袁公,定會令公子,出使荊州的。”新入幕袁家的藏洪,出現在了袁譚的書房,他很是肯定。
袁譚壓下心中的興奮,故作淡定道,“子源先生,何以如此篤定?”
藏洪並不回避,他拱了拱手說道,“如今二公子橫行河北,而大公子卻蝸居濮陽,若我是袁公的話,定會讓兩位公子,各顯才能而取其優者。”
聞言,袁譚眉頭一皺,“先生的意思是,父親允許顯奕,與我奪嫡?”
“確實如此。”藏洪猶豫了一下。
“父親為何如此糊塗,這豈不是讓我袁家,禍起蕭牆、手足相殘?”對此,袁譚很是不滿,他緊緊握住書簡。
這時,藏洪頓了頓,他徐徐說道,“公子,須知袁公自己,也是庶出身份,是以,袁公與袁術爭鬥至今。”
藏洪用袁紹和袁術的例子,來影射袁譚和袁熙的現狀,對此,袁譚心知肚明,他將文書丟給了藏洪。
“先生,這是父親的書信,一如先生所言,讓我前往荊州,遊說劉表達成結盟,並與表兄元才交接。”
~~~
袁譚出使荊州,也就意味著,袁紹允許他們兄弟,公平競爭世子了。
袁紹這樣做,其實有種不甘心,他自己也非嫡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他想彌補遺憾,而袁熙便是受益者。
而袁熙和袁譚,他們兄弟的交鋒,也正式從幕後,轉到了台前了。
對於袁紹來說,他需要一個,優秀的繼承人,而不是什麼嫡長子。
袁紹的一番操作,也給袁熙解開了,所謂的道德枷鎖,但這很是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