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會兒,袁熙來到了後堂。不過,讓他驚訝的是,司馬懿正在廳中,等候他的到來,袁熙眉頭一皺。
“罪臣司馬懿,參見陛下!!!”
司馬懿趕緊行禮,不動聲色說道。
袁熙沒有說話,他兀自地走向了首位,他審視著司馬懿,“朕聽說仲達病了,可有此事?”
“確實如此。”司馬懿並沒有狡辯。
司馬懿的坦誠,這讓袁熙一愣,他隨即問道,“既然病了,怎麼好端端地,又站在這裡?”
司馬懿又是一禮,指了指心口,“臣病在心。”
“說下去,你最好給我一個,讓我滿意的解釋。”袁熙幽幽地看著司馬懿,並沒有相信他的話。
司馬懿麵色不變,開始為袁熙分析道,“今遼東未安,鮮卑在側,臣恐高句麗,與之聯合。”
“此事,朕亦知之,吾欲再征朝鮮,然大臣讚成者少,為之奈何?”
袁熙輕歎一聲,他看向司馬懿,詢問道。
司馬懿小心地,組織著措辭,“臣以為,此等軍機,陛下當內斷於心。”
司馬懿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是主戰鷹派,所以,他支持袁熙。
司馬懿之所以,稱病在家,就是為了,引宣武帝入府,秘奏軍機。
司馬懿的意思,袁熙明白了,袁熙的意思,司馬懿也明白,於是,便有了今天這出,瞞天過海之謀。
袁熙想要親征,那是不可能了,所以,退而求其次,隻得選擇一位,能征善戰的統帥,替他出征朝鮮。
而司馬懿就是,那個最佳人選,袁熙能夠接受,大臣們也能接受。
。。。。。
袁熙深深地,舒了口氣,幽幽地看著司馬懿,“仲達之言,甚合我心。”
“陛下點將何人?”司馬懿淡淡問道。
袁熙沒有正麵回答,他把問題踢了回去,“仲達以為,誰去比較合適?”
“臣以為,中山王袁買,可擔此任。”司馬懿頓了頓,小心地整理著措辭。
袁熙眉頭一皺,猶豫說道,“五弟不可,其一將之能有餘,統帥之才不足。”
接著,司馬懿又試探道,“臣以為,水軍都督徐盛,或可擔元帥之任。”
“徐盛能力有餘,而其威望不夠。”
聞言,袁熙又一次,搖了搖頭說道。
“那臣實在不知了,還請陛下聖斷。”司馬懿縮了縮身體,裝傻充愣說道。
“哼,彆打馬虎眼了,朕欲使仲達你,擔任大總管,征伐高句麗。”袁熙橫了眼司馬懿,打開天窗,說亮話。
“額,恐有不妥。”司馬懿猶豫道。
見司馬懿扭捏,袁熙麵色不快,他大手一拍,“哼,沒什麼不妥,就仲達你了。”
220年,洛陽,司馬府。
都說諸葛亮謹慎,這司馬懿也不賴,他是真怕贏了,會功高蓋主。
不過,司馬懿多慮了,袁熙忌憚他,這事兒不假,但是,袁熙也不怕,司馬懿蓋什麼主,宣武帝鎮得住。
宣武帝袁熙,弱冠起兵以來,大小七十餘戰,戰功赫赫,威震天下,還怕他司馬懿,那就真的彆混了。
袁熙:司馬懿,你給我趴好了。
。。。。。
司馬懿向袁熙,施了一禮道,“若是,陛下非要選臣,那我有幾個條件,還請陛下準許,不然微臣拒絕。”
聞言,袁熙被氣樂了,“何事?說來聽聽。”
“這第一乃是,臣要千畝良田。”司馬懿看了眼袁熙,然後小心地說道。
袁熙先是一愣,隨即突然一了,“我還道什麼呢,準了,其他條件呢?”
“臣還要一萬精騎,兩萬輕騎,五萬步兵,並有臨機決斷之權。”司馬懿看向袁熙,又是要兵又是要權。
袁熙熟視司馬懿良久,腦中天人交戰,過了好一會兒,他最終答應道,“此事,朕準了。”
“還有最後一件事。”司馬懿頓了頓,然後拱手道,“功成之後,希望陛下,準許微臣,辭官回鄉,膝下呈歡。”
聞言,擺弄扳指的袁熙,不禁沉默了。良久之後他輕歎道,“仲達你放心,朕知道,你想做王翦,吾雖不比始皇帝,也非鳥儘弓藏,嗜殺之輩。”
“臣,惶恐!!!”司馬懿匍匐在地。
袁熙突然站了起來,伸了一個手指,“朕就一個要求,打下高句麗,我為你接風洗塵。”
220年,司馬懿,複出。
這一年,是司馬懿的,光輝時刻,劍指平襄,飲馬漢江,授封軍神。
司馬懿,字,仲達,位列淩霄閣,宣武帝能打的仗,司馬懿也能打,宣武帝打不下的,他司馬懿照樣打。
。。。。。
“我甄宓的丈夫,必須是一等一的英雄豪傑。”甄宓暗暗祈禱著未來。
甄宓,洛神,天命貴人。
相士劉良曾言,此女貴不可言,後嫁與宣武帝,誕下一子,袁睿。
高月亡故,劉妍自殺,袁熙後宮無主,甄宓也就成了,女主第一人。
。。。。。
191年,冀州,鄴城。
對於崔巨業的處置,袁紹也收到了,來自袁熙的書信,他不可置否。
“對於此事,元圖你有何想法?”袁紹麵色不變,看向逢紀問道。
“二公子替主公,背了一個惡名,處置頗為妥當。”逢紀不由輕歎一聲。
“是啊,我生了一個好兒子。”袁紹也頗為感慨,十分欣慰。
“主公,打算如何處置?”逢紀指的是,崔巨業,他已被押送回了鄴城。
袁紹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逢紀,“元圖,你覺得如何處置?”
“罷其太守之任,授其將軍之職。”逢紀想了想,給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元圖之言,甚合我意,那就降其為,雜號將軍吧。”袁紹不由點了點頭。
~~~
對於崔巨業的處置,袁紹算是抓大放小了,兩邊都說的過去,再說了,袁熙已經替他,處置過崔巨業了。
曆朝曆代,抑製豪強,這是基本國策,但是處置手段,得小心拿捏。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除非頂層權力中心的大佬,自己的實力,足以匹敵天下世家,不然,隻能從長計議。
董卓和曹操,他們都嘗試過,如此曠世梟雄,尚且折戟沉沙,更彆說袁紹了,他本身就是,世家之領袖。
世家大哥大的袁紹,如果想要破局,硬來是不可能的,隻能拉一幫、打一幫,徐徐削藩,力求平穩過度。
而且天下未定,若是用力過猛,他們倒戈其他諸侯,袁家的霸業難度,可就指數上升了,削平天下就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