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1 / 1)

推荐阅读:

191年,豫州一帶的戰場。

曹昂奉父命,前來同孫策,打對手戲,雖然他心裡,並沒有底氣。

畢竟,洛陽那一兩年,孫策可沒少欺負,他和袁熙兩個,都有童年陰影了。

見到對麵來的是曹昂,孫策催動馬匹,不由打趣說道,“哎?我道誰呢?原來是曹昂啊?許久不見呢。”

“啊,是啊,好久不見。”

見孫策過來,曹昂本能地,變得有些局促了。

“怎麼?曹公子你不,好好呆在陳留,跑到這豫州做甚?”孫策長槍一抬,就開始譏諷起曹昂。

而且,曹昂也不甘示弱,他也不想輸了顏麵,畢竟都是新生代子弟,“奉車騎將軍命,協防許昌。”

孫策不由譏諷說道,“哦?這許昌乃是,孔大人治下,天子所任,何來的協防一說?”

“乃是孔大人相邀。”曹昂麵色微紅。

“那就沒辦法了,咱們手底下見真章吧。”

孫策不再辯解,他向曹昂拱了拱手。

曹昂麵色一肅,“我正有此意。”

接著,他們兩人各自,回到了本陣。

~~~

兩軍相爭,各憑手段,至於,理由的正當性,那不是,信手捏來嗎?無關正義與否,首先得確保勝利。

這個道理,孫策明白,曹昂也懂,至於,這場戰爭的定義,還需要看,最後的結果,成王敗寇,自古如此。

。。。。。。

191年,清河,張頜大營。

“公子,徐將軍派人說,他已經占據險要,正等公子的,下一步指示。”

趙雲進入大帳,向袁熙彙報軍情。

“嗯?占據險要?”袁熙不禁一愣。

這時,張頜突然說道,“這是防備我了。”

袁熙還想解釋什麼,便被張頜打斷了,“無需如此,換做是我的話,也會像這位徐將軍一樣,全據險要。”

“多謝理解。”袁熙舒了口氣,接著又問道趙雲,“子龍,公明可還說什麼了?”

趙雲看了眼張頜,然後,對著袁熙說道,“回稟公子,徐將軍還說,可讓張將軍派人,前去押運部分糧草。”

“張將軍你意下如何?”袁熙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將問題,又踢給了張頜。

此時,張頜說去也不是,說不去也不是,如果說去,那就暴露了,自己的虛實,如果說不去,那麼自己的大軍,還需要等著吃飯,扛不住。

猶豫再三後,張頜做出了決定,“二公子,我想先向你,借一批糧草。”

袁熙心中暗喜,他擺了擺手,言道,“張將軍言過了,不久之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什麼借不借的?”

~~~

張頜答應借糧,那就是,透露歸順之意,袁熙當然是,見好就收了。

像張頜這種,曆史s名將,有膽略,有脾氣,如果不用些手段,拿捏住他,張頜是不會,真心歸附的。

當然,徐晃打的助攻,也很重要的,如果是豬隊友,那就完蛋了。

袁熙:徐晃,真乃將才也。

。。。。。

191年,幽州,易縣。

就在張頜派人,去徐晃那裡,接運糧草之時,北邊的公孫瓚也動了。

“主公,這是袁紹送來的。”長史關靖將書信,遞給了坐於,首位的公孫瓚。

“哼,你自己看吧。”公孫瓚看完後,隨手將書信,扔給了下首的關靖。

關靖慌忙接住,仔細確認後,“這袁紹要保舉,主公之弟為渤海太守?”

“哼,可不,袁紹的小心思,本將軍豈能不知?”公孫瓚不由冷笑一聲。

“主公英明,這定然是,袁紹的緩兵之計。”關靖也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

“長史,傳我將令,讓公孫範務必,五天之內,拿下渤海郡,不得有誤。”

公孫瓚虎目一瞪,下達了作戰任命。

“諾。”關靖應聲領命而去。

~~~

袁紹的計策,公孫瓚並沒有上當,他可不認為,袁紹會這麼好心。

靈帝末年,袁隗保舉公孫瓚,平定張舉叛亂,沒想到時至今日,袁紹和公孫,又同室操戈,不勝唏噓。

同樣的例子,那就是董卓了,袁家的兩枚棋子,算是都失控了。

公孫瓚:笑話,我想要渤海,自己去取便是,何須他袁紹好心。

政壇之中,互相背叛,那是常態,袁紹已經習慣了,大環境如此。

。。。。。

191年,視線轉到豫州戰場,穎北。

此刻,孫策和曹昂,正各自帶著,自己的兵馬,南北對峙,隨時爭鋒。

而曹營之中,夏侯惇皺眉說道,“孟德,讓子修對上孫策,能行嗎?”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不然他就不配,做我曹孟德的兒子。”曹操很是冷酷地說著,但他顫抖的手,說明他心中並不是,一點也不在乎曹昂。

戰場中的孫策,揮了揮手,“放!”

接著,程普指揮著一眾騎兵,開始對曹昂軍陣,進行一波一波的拋射。

見孫策軍放箭,曹昂反應也不慢,他右手一抬,“前陣,舉盾,防禦!”

得令之後,曹昂軍前陣,紛紛舉起盾牌,抵禦著孫策軍,拋射的箭雨。

“曹昂,還是太嫩了。”孫策冷笑道,見時機成熟後,他再次抬手下令,“聽我將令,後陣拋射,前陣突襲!”

見孫策指揮得當,一旁的程普,也很是欣慰,“聽少將軍令,進!!!”

這時,孫策軍的騎兵,開始發動了衝鋒,這可是能和西涼軍,交手並不輸下風的騎兵,那威勢甚是驚人。

~~~

雖然,出身世家,然而,曹昂也不是,養尊處優之輩,甚為上進。

再加上,他的前邊一直有,袁熙和孫策壓著,曹昂也不甘示人後。

。。。。。

辛評到達了,青州平原後,開始為袁紹結交,當地的世家大族。當然也給了一些承諾,於是,布局開始了。

有了當地的,世家的幫助。辛評開始散步流言,渤海郡還有,五十萬石的糧草,就在南皮城中。

不久後,青州的黃巾頭領,管亥,裴元紹,劉辟,周倉,等人紛紛起事,朝著渤海郡開去,很是順利。

這其中也不是,沒有人反對,但是,黃巾百萬之眾,缺衣少食,即便情報有差,他們也得賭一把。

不然這個冬天,他們可就很難,度過去了。

不過管亥等人,為了保險起見,隻帶了不到十萬人,試探性地進軍。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為了活下去,青州黃巾軍,不得不冒險,從兩霸之間,虎口拔牙。

當然,袁紹這正是,算準了這一點,打算以渤海為餌,請君入甕。

至於此戰成敗,袁紹不在乎,隻要能消耗,公孫的有生力量,那就可以了,他需要整合,冀州的時間。

東漢末年,政治話語權,基本掌控在,世家豪強手中,所以,戰爭的定性,以及輿論導向,他們說了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