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字,孔明。
先生二十七歲,出山輔佐劉備。
五十四歲,病逝五丈原,中間整整二十七年,為劉備,為蜀漢,為少主,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臥龍一出,天下三分。
曆來有人質疑,孔明先生的能力,但從來沒人質疑,先生的人品。
哪怕讓司馬懿,去選擇自己的朋友,他也會選擇先生,而不是自己。
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袁熙那賤人,閒得蛋疼,沒事給自己找事情。
魏明帝曹睿手下,但凡有半個諸葛亮,他也絕對不會,托孤司馬懿。
。。。。。
191年,清河,張頜大營。
就在此時,袁熙帶軍推進到了,距離張頜大營,不到三裡的位置。
“張將軍,西南不遠處,有一隻幾百人的隊伍。”高覽向張頜稟報說道。
“哦?子奐可有探清,領軍是何人?”
聞言,張頜不禁眉頭一皺。
“是袁字旗,領軍之人,頗為年輕,可能是風頭正盛的,袁家二公子。”
高覽想了一下,他推測說道。
“袁熙?他來做什麼?難道說?”
張頜心中疑惑不已,隨即一驚。
“報!!!將軍,袁二公子求見。”
這時,張頜的斥候,進來稟報道。
“什麼?袁熙來了?”高覽更是驚訝。
“這袁熙真是好膽,對了,他帶了幾人?”張頜驚歎不已,又詢問道。
“回稟將軍,隻有兩人。”
那傳信斥候,頓了頓說道。
“什麼?”高覽不可置信道。
“我知道了,放他進來。”張頜閉上了雙目,深呼了一口氣,做出決斷道。
“諾!!!”那斥候領命而去。
~~~
袁熙入敵營,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不過,富貴險中求,賭一把。
哪有,那麼多好事,給你準備著?都需要你,拿命去換,很公平。
。。。。。
185年,洛陽,醉仙樓。
“公瑾,你頭上的傷,怎麼回事兒?”孫策見周瑜額頭有傷,不禁為之擔心。
“額,小事而已,不礙事的。”
周瑜笑得,有些勉強,不太自然。
“公瑾你說謊,快告訴我,是誰打你的,我要他好看。”孫策眉頭一皺。
“額,袁家的袁熙,京城一霸,不太好惹,還是算了吧。”周瑜為難道。
“哼,彆人怕他袁熙,我孫策可不怕,公瑾你等著,這口氣我替你出了。”孫策用力一拍桌子,拍著胸脯保證道。
“伯符!!!”“公瑾!!!”
“伯符!!!”“公瑾!!!”
“伯符!!!”“公瑾!!!”
周瑜深情地看著孫策。
孫策同樣深情地看著周瑜。
~~~
我去,不行了,太甜了,膩死我了,這孫策和周瑜,絕對有一腿。
袁熙:阿嚏,誰背後說我。
為了博得,周瑜一笑,孫策衝冠一怒,胖揍袁熙,名動洛陽城。
不過咱們的袁熙,那也是要臉麵的人,打輸了不敢告家長,隻能和曹昂一起,抱頭痛哭,談孫變色。
。。。。。
千古江山,風流人物,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金戈鐵馬,萬裡馳騁,梟雄鬼謀,往來縱橫,你方唱罷,我剛登台,江山如畫,泣血如歌。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袁熙:千古風流,大丈夫。
。。。。。
總會有新晉寒門,成為新的世家,也總會有老牌世家,跌落成為寒門,每一任皇帝周圍,就會有新的宗室,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而不是一潭死水,給人以絕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治國亦然。
一個健康國家,最重要的就是,流動性和公正性,同時有著,正常的上升渠道,才能散發出,蓬勃生機。
任何事物,老而不死是為賊,袁隗選擇死亡,讓袁家浴火重生,也就是這個道理,很殘酷是嗎?這就天道。
天道無情,是以有情,天道有情,是以無情,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
191年,清河。
在營門外等候的袁熙,終於等到了張頜的傳令,那員傳信的小兵來了。
“我家將軍說了,你可以進去了。”
“多謝,還請前邊帶路。”袁熙看向小兵,伸手一抬,不失客氣說道。
就這樣,袁熙和趙雲,便跟著他往裡走去,就在這時,大帳中走出一員,將軍著裝的人,一看就是大將。
他伸手阻止道,“公子,還請你一人進入,您的侍衛還是,在此等候吧。”
趙雲麵露慍色,就要拔劍相向。
“子龍不可。”袁熙伸手阻止了趙雲。
趙雲仍舊不快,“公子,可是他們。”
“無妨,我相信張將軍,不是那種宵小之輩。”袁熙擺了擺手,正色說道。
“公子真是好膽色,高覽佩服,公子請。”高覽自報名姓,作禮說道。
袁熙點了點頭,便兀自進去了。
。。。。。
倒不是袁熙魯莽,而是他做了不少準備,徐晃的大軍,很快就會抵達,而且,許褚在不遠處,隨時策應。
再加上趙雲的身手,袁熙相信張頜,他是個聰明人,應該不會太無腦。
那萬一有,其他情況呢?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哪來的,那麼多的情況,怕這個,怕那個,打什麼天下,回家帶孩子得了,不行也得上。
。。。。。
191年,鄴城,荀家。
而鄴城方向,發生了一件事。
“仙鶴樓事件,兄長你怎麼看?”
荀彧放下了書簡,向一旁的荀諶問道。
“這,二公子也是無心之失吧。”
荀諶如今很難,回答這個問題。畢竟,他已經拜袁紹為主,成為了袁家的謀臣,立場也就發生變化了。
“嗬嗬,無心之失?那韓立會自殺?”
“其中定有隱情。”荀彧麵色很是難看。
“文若,慎言呢。”荀諶善意提醒道。
荀彧凝了凝神,“放心吧,我有數。”
“那就好,那就好。”荀諶看了眼四周。
~~~
不過,荀諶沒注意的是,屏風背後還有一個人,他就是荀彧好友,郭嘉,郭奉孝,他無意聽到了一些。
聽到仙鶴樓隱秘,以及二公子袁熙,郭嘉眼神變得,十分莫名起來。
~~~
郭嘉,在屏風後旁聽,便是,荀彧故意安排的,他想說服郭嘉,與他一起投靠曹操,便有了這一出。
郭嘉:袁家?二公子?袁熙?有點意思,夠腹黑的,我喜歡。
。。。。。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小子袁家貴胄,口含天憲,主沉浮者,非我而誰?”袁熙冷厲地,看向了長安。
191年,冀州,清河。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死在馬背上,或許就是,袁家人的宿命,袁熙出道以來,大小七十餘戰,不是在征伐,就是在,征伐的路上。
從189年起兵,到216年稱帝,整整二十七年,宣武帝,無日不戰。
袁家的榮耀,那可都是,曆代袁家人,一刀一槍,拿命換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