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 / 1)

推荐阅读:

190年,虎牢關外,盟軍大營。

“盟主,如今董卓已經逃亡長安,正可趁勢追擊,望盟主速速決斷。”這次曹操出列,再次進言說道。

“昨日,鏖戰一天,兵馬疲憊,此時冒然追擊,恐怕難以成功。”主位之上的袁紹,幽幽地看著曹操。

“如今,董卓焚毀洛陽,遷劫天子,海內震動,此乃,大漢存亡之秋也,諸位豈可自為家計,而不戮力討賊乎?”曹操十分沉痛地,看著在座的各位諸侯。

聞言,袁紹並沒有,接曹操的話茬。而是緩緩看向了,下首的各路諸侯,見袁紹有意詢問的樣子。一眾諸侯紛紛,低下了高貴頭顱。其實,他們也不想去的。

見諸侯們如此表現,曹操心中失望不已。

“爾等誤家誤國,豎子不足與謀。”見各路諸侯明哲保身,不思為國之大計,曹操憤慨著,轉身出了大帳。

當夜,曹操整備軍馬,獨自進軍而去。

夫英雄者,處世當行,天下之大義,而曹操當得起,英雄二字,起碼討董一役,他曹操無愧於天地。

看到拔營而去的曹家父子,袁熙心中五味雜陳,他敬佩曹操的勇氣,曹操做了他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袁紹:彆看了,曹操走了。

。。。。。

因為曹操的出走,袁熙的心情很差,於是,他向袁紹請命,在洛陽周邊巡查敵情,袁熙想要發泄一下。

袁紹雖然擔心,兒子袁熙的安全,不過,還是準了袁熙的請求,知子莫若父,他心中所想,袁紹一清二楚。

因此,袁熙帶著部分兵馬,往洛陽而去,隨行的將領,他隻帶了許褚,這也是袁紹強製要求的。

有些事情,彆人跟著的話,他不方便做。比如說,那可能出現的,大漢傳國玉璽,袁熙想要試試運氣。

路途之中,滿目瘡痍,斷壁殘垣,袁熙心中,很不是滋味,畢竟,這裡可是,他長大的地方,觸景生情。

很快,袁熙一行人,到達了洛陽外城一帶。

本應天寒的日子,但這裡並不冷。畢竟,還有一些建築,還沒有燃燒殆儘,偶爾還能聽到,哭啼之聲。

不過,並不見人影,不會是冤魂吧。他不是很肯定,隻能打馬而進,袁熙雖然貴為公子,但他膽子不大。

以前那個,繁華無比的洛陽,再也不見了,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想要重建,沒個年可不行。

袁熙此行的目的,發現玉璽的下落,那就必須,趕在孫堅之前,他努力回憶著,以前皇宮位置。

如果此行,能夠得到傳國玉璽,那麼,他們袁家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便是袁熙的圖謀。

如果,袁家能夠獲得玉璽,那麼,袁家的地位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畢竟有傳言,代漢者,當袁家。

玉璽對於彆人,或許意義不大,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對於袁家,那代表著天命。

。。。。。

“袁熙,你若行此,則傾黃河之水,也無法洗儘,你袁家之罪孽。”弘農王妃唐姬,悲憤地罵著袁熙。

“黃河之水,本就是,混濁的。”

袁熙上前挑起,唐姬的下頜,充滿了邪魅。

190年,洛陽,袁紹大營。

亂世,佳人,難自由!!!

夜已深,月又涼,隻有帳中是銷魂。

一聲歎,一行淚,淒苦誰知?

我若是袁熙,鐵定一人渣。

。。。。。

洛陽廢墟之中,袁熙帶人許褚等人,繼續往前探索著,他們偶爾會見到,盟軍零散的行軍斥候。

不過出現了一個意外,他們的前方出現了,上百人規模的,小股難民隊伍,這個時候,著實有些問題。

袁熙打眼看去發現,他們大部分穿的破破爛爛的,乍一看和普通難民,並沒有什麼區彆,但就是很怪異。

“你可知道,大漢太廟在哪裡?”袁熙打馬上前,試探性的叫住一位難民,他指了指北邊的內城方向。

“啊,這,這個,那個,啊,小人不知。”那人不知為何,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顯得很突兀。

“你且把頭,抬起來。”見此,袁熙眉頭一皺。

“啊,大人饒命啊,我什麼都不知。”

那人突然跪倒在,袁熙馬前不斷求饒。

這個時候,袁熙再不發現問題。那就真當他,二公子袁熙是傻子了,於是,袁熙對許褚,打了個顏色。

許褚點頭會意,下馬徑直走向了那人。許褚上前把那人,給揪了起來。“把頭抬起來,我家公子問話。”

火燒洛陽後,百姓被董卓遷往長安,出現個彆漏網之魚,那是可能的,但是一百多號人,那就不好說了。

袁熙也想不到,他即將會,抓到一條大魚。弘農王妃,唐姬,廢少帝的皇後,也將是他未來的禁臠。

但是,命運就是這樣,沒有圓滿的事情,雖然,袁熙俘虜了弘農王妃,但是,他也錯失了傳國玉璽。

。。。。。

袁熙細細打眼看去,隻見此人,除了幾道黑痕之外,竟然一幅陰柔模樣,他頓時恍然了,這人也許就是。

“你是閹人,對不對?”袁熙冷笑說道。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饒了我吧。”

那人跪地求饒,不斷地著磕頭。

袁家和宦官一直不對付,受袁紹的影響,袁熙對他們也無好感。所以,他剛要讓許褚,就地解決他們。

“大,大人,我有重要消息,彙報給您,請大人饒命。”見袁熙要殺他,那人心膽俱裂,立馬叛變了。

“哦?是嗎?”袁熙沉吟著,而就在這時,袁熙明顯感覺到,那些難民的速度,突然加快了不少。

其中,有一束莫名的目光,掃視了袁熙一眼。

“仲康,全部給我拿下。”

袁熙見事不妙,隨即吩咐道。

“諾!!!”許褚大喝一聲。

隨即,他帶著兵士,包圍了難民。

“說吧,你們給我一個解釋。”袁熙打馬而前,看著眼前難民。細看之下袁熙發現,這裡邊閹人還真不少,好家夥竟是皇宮之人。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是偽裝的。

“大,大人,我說出來,您能不能,饒我性命?”那人顫抖著說道,在活命和忠誠前,他選擇了活命。

宦官自古有之,它們是君王勢弱時,製衡大臣的一把尖刀。不過這個度,就看君王的駕馭能力了,使用得當,則朝堂平衡,使用不當,則禍殃民,慎用。

宗室,外戚,宦官,三種勢力,便是,君王秉政的,三種工具箱。他們都是,依附於皇權,為君王服務

不過,每次君王交接之際,那麼三方勢力,就得重新洗牌,不然容易出事,這是曆代血的教訓。

本來,東漢朝堂,由外戚、宦官、大臣,三方勢力組成,三足鼎立,勉強支持著,風雨飄搖的大漢,緩緩而行,但是,這虛偽的平靜,都被袁家給打破了。

袁家先是,利用大將軍,也就是外戚,把宦官勢力,給連根拔起,外戚勢力獨木難支,也被袁家給架空了,按照正常的劇情,那就是,袁家秉政專權的故事了。

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誰知道,殺出了,一個董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