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1 / 1)

推荐阅读:

190年,諸侯討董。

於是,袁紹派遣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等八路諸侯,準備虎牢關迎敵。

之前華雄被殺,胡軫就率領殘軍,撤退到了滎陽,而袁術和孫堅進攻武關,那裡就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不久,顏良和文醜,也到達了盟軍大營,他們從冀州押運了,最後一批糧草回來,並向袁紹交差,這也是為何,之前華雄挑戰時,他們沒有出現的原因。

不過。袁熙了解自己的父親,按照袁紹一貫的作風,他派顏良和文醜去押運糧草,這裡邊肯定大有文章。

不然何必大材小用,讓兩位大將前去,不過,袁熙雖然有一些猜測,但是具體是什麼,他拿捏不準。

在盟軍都忙著,討伐董卓之時,袁紹已經開始算計,韓馥的冀州老家了,還真是齷齪,袁家世食漢祿,沐受皇恩,一百五十餘年,天下世家無出其右者。

然而,袁隗、袁紹、袁熙,這祖孫三代,卻一直乾著竊國的勾當。靈帝有愧於百姓,但是無負於袁家。

竊國者,諸侯也,這袁家人還真是,卑鄙無恥。

。。。。。

當晚,袁紹大帳內,他召集來了一眾心腹,

文臣有田豐、逢記、郭圖、許攸,武將有淳於瓊、顏良、文醜,袁熙也把新來的趙雲,一並帶了過來。

對了還有那,投靠不久的張遼,也是袁熙建言袁紹,讓他參加議事的,以示重視,這讓張遼感動非常。

眾人落座之後,袁紹臉色慘白道,“我與那董賊,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即刻,殺進洛陽手刃此賊。”

“但又一番思量後,覺得進兵之事不能草率,還是要從長計議,務求得個穩妥的計策。” 袁紹頓了頓。

“董賊倒行逆施,而袁氏門生遍布天下,現在天下英傑,都思量為袁公複仇,正可謂人心士氣可用。”

“曹孟德的計策,可謂是萬全上策了,隻是我軍不該兵進河內,而是坐鎮中軍。” 許攸出列言道。

對此,袁紹不可置否,“子遠,何以言之?”

許攸點了點頭,組織了下措辭,“主公當讓王匡,率本部偏師,走河內水域,兵襲孟津,以威洛陽。”

“嗯,言之有理。”袁紹頗為讚同。

他又看向其他人,“諸位,還有何策教我?”

這時,郭圖也出言道,“主公,在直奔虎牢之前,可多召工匠,打造攻城器械,以示久戰之決心。”

袁紹點了點頭,看向田豐,“元皓,交給你了。”

被點了將,田豐拱手應道,“豐定不辱使命。”

安排好諸事後,袁紹心情好了許多,這攻堅主力,都是彆人去做了,也間接保全了,他袁家的實力。

。。。。。

見眾人沒有異議,袁紹便宣布散會了。

眾人走後不久,袁熙收拾好悲戚的心情,見袁紹在那裡發呆,他安慰道,“父親,祖父之事,您無礙吧?”

袁紹輕歎道,“唉,尚可,我兒可是有事說。”

“回父親,孩兒想去虎牢關,跟著眾將軍身後,見見世麵。”於是,袁熙把心中想法,告訴了袁紹。

袁紹擺了擺手,“我以為什麼大事,為父準了。”

袁熙趕緊應道,“多謝父親,定不落父親臉麵。”

“我兒長長見識也好,不過你讓許褚,帶五百精銳,和你本部兵馬,一同前去,切記不要莽撞衝動。”

袁紹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又囑咐了幾句。

袁熙應聲道,“父親放心,孩兒會謹慎行事。”

不管怎麼說,袁紹是一位好父親,如果沒有,袁紹的遮風擋雨,宣武帝袁熙也起不來,袁紹是斬荊棘者。

作為第一代梟雄,開拓者的袁紹,乾儘了各種,奸詐肮臟之事,如果沒有袁紹,在前邊開路的話,作為第二代梟雄,奠基者的袁熙,怎麼可能光輝正麵?

。。。。。

於是,盟軍向虎牢關推進了,期間董卓派軍隊,襲擊袁紹的側翼,不過,被曹操和公孫瓚,給擊退了。

就在虎牢戰役,正式打響前夕,李儒向董卓獻策,他想決口黃河,水淹盟軍,剛開始董卓心動了。

不過,董卓猶豫再三後,他拒絕了李儒的建議,因為,他董卓雖然混蛋,但是他還有一絲的底線。

更何況,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也不怎麼合算。

他董卓還有退路,還不到那一步,對嗎。

水火二策,自古最險,非不得已不用,容易折壽的,君不見,周瑜和諸葛亮嗎?這李儒真是一狠人呢。

雖然,董卓是大魔王不假,但他自幼生長關西,也是一豪爽之輩。比起縱橫朝堂,擅權謀的袁紹。

董卓身上多少,保留了幾分,西北人的質樸。

公元190年,而就在這期間,王匡奉袁紹之命,帶領偏師沿黃河西上,兵進河內水域,以牽製洛陽。

不過,被李儒提前安排,在孟津的守將,李蒙和王方所發現,於是,一番激戰後,王匡等人戰敗。

不得已,王匡帶領殘軍,火速撤退至官渡。

這李儒確實,智如妖孽,可惜了,如果董卓最後,沒有墮落的話,他們的組合,至少能打出,強秦之勢。

。。。。。

既然來了漢末,那三英戰呂布,這場戲要是不看,豈不可惜?隋唐演義中,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不也是偵查過,單雄信大戰程咬金、羅成、秦叔寶等人嗎。

出了大帳後,袁熙追上了張遼,詢問道,“文遠,你說我們此次,進攻虎牢關,我盟軍的勝算幾何?”

張遼頓了頓,如實說道,“回公子,此事遼不敢大言,但我與公子交情匪淺,又得公子舉薦,故實言相告,依遼看,我軍勝算不大,即便勝也將是慘勝。”

袁熙麵色一肅,“哦?是嗎,文遠請詳解與我。”

其實,袁熙也能推測出一二,隻是想和張遼加深牽絆,故而才有此問,他可不想張遼珠玉蒙塵。

張遼點了點頭,開始對比起來,“公子,我軍戰略總體沒錯,但是他們忽略了,兩方兵士的實力較量,而且董軍據守虎牢,占據地利,易守難攻,如果盟軍疲憊之時,西涼鐵騎再趁機殺出關,那我軍將難以抵擋。”

袁熙消沉道,“難道,董軍真的,難以爭鋒?”

西涼軍是大漢邊軍,東漢後期,基本上無日不戰,精銳中的精銳,都是皇甫嵩為大漢,留下的屏障。

若逢盛世,西涼軍將是,大漢的驕傲,但這是一個亂世對嗎,西涼軍注定成為,諸侯爭霸中的一把尖刀。

沒有了信仰的他們,眼中的光芒,也逐漸暗淡了下去,董卓霸政之初,還能控製局麵,激發其戰鬥力,後來董卓被刺殺後,西涼軍直接,四分五裂了。

。。。。。

要不是有董卓這個,關西豪強代表,政治強人統領,換個其他什麼人,被反噬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所以,西涼軍的強盛,與董卓相始終,沒有了正義性,又沒有了政治強人,西涼軍衰落是必然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