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靈將之說 > 第2章 亂之始

第2章 亂之始(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

天下大事,就像一張卷餅,分分合合,時大時小,有的時候,可以大餅卷一切,大一統成一張完美的卷餅,有的時候,又被咬成幾段,藕斷絲連。

聖唐期間,經過安史之亂之後,中央政府的實力和控製力就大大地減弱了,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麵。

聖唐王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封建統治者爭權奪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一般而言,一個大統一王朝由於失去了對內榨取社會資源的能力,從而無力維係軍事力量,或無法抵禦外辱,或無法鎮壓內亂,從而徹底的坍塌,進入群雄逐鹿的爭鬥,從而進入下一個治亂循環。

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是因為聖唐王朝對內榨取社會資源的能力,趕不上它對外擴張的欲望,於是,用番兵番將這些廉價軍事勞動力來維持它過分龐大的國際軍事職能。

而所以安史之亂爆發時,聖唐王朝並非病入膏肓的窮途末路,它仍舊有相當強的能力,來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榨取,甚至在黃河流域的軍事鬥爭常態化後,聖唐還通過一係列的財政改革來加強了這種榨取。

所以,它造成了安史之亂後的一個彆扭的平衡,那就是聖唐王朝既無力清除異己的軍事力量,但也能夠輾轉騰挪,維係住自身的生存。

具體講,就是把安史餘孽封鎖在黃河以北,在豫安置重兵來盯防冀,又用江南的財富輸往西北,養活了西北藩鎮來抵禦吐蕃,養活了京都的中央軍,來維持聖唐王朝的不太穩定的權威。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下的聖唐王朝,在內外因素的疊加下,運用自己不多的牌麵,有意無意的造就了北方的碎片化,而京都的聖唐王廷,為了維護穩定,竭力照看著這個衝突不斷地碎片化,終於在一百多年地看護下,整個北方地碎片化變得牢不可破。

聖唐王朝末期,經過藩鎮混戰、宦官專權和朝廷官員中的朋黨之爭,朝政越來越混亂,雖然聖唐宣宗為一位較為清明的帝王,但也無力改變這個局麵,而在他魂歸星海之後,他的兩位繼任者懿宗、僖宗整日醉生夢死,不理朝政,朝廷腐敗到了極點。

於是,皇室官僚和地主肆意壓榨、搜刮百姓,加上連年的天災,百姓生不如死,許多人被逼無奈,舉起了反抗大旗,在懿宗即位當年,浙東地區,爆發了裘甫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隊伍從最初的百來人發展到了三萬多成員,震動的整個越州。

8年後,駐守在桂的八百名官兵因為對超期駐防不滿,殺了首領後,推舉龐氏為統帥,揭竿而起,他們從桂一路向北進攻,沿途附近的農民紛紛響應,到了徐州,隊伍發展到了二十萬人,雖然這兩次起義都被聖唐王朝鎮壓了下去,但是,更大規模的起義也開始在醞釀。

聖唐末年,鹽稅特彆重,加上奸商抬高鹽價,百姓買不起鹽,隻好淡食,有些貧困農民為了逃避關稅,就靠販私鹽掙錢,而這一種行為是很危險的,需要一幫人一起乾,時間久了,這些鹽販便結成了一支支隊伍。

時間來到了僖宗即位那一年,有一位鹽販首領王仙芝,聚集了幾千農民在豫起義,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發出文告,揭露聖唐王朝官吏造成貧富不平的罪惡,這一個號召很快得到了貧苦農民的響應。

不久之後,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衝突,魯地的鹽販黃巢也起兵響應。

這兩支由鹽販起義的隊伍彙合之後,轉戰魯、豫一帶,接連攻下許多州縣,聲勢越來越大,聖唐王朝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將領鎮壓起義軍,但各地藩鎮為了自保,隻是相互觀望,聖唐王廷卻一點招都沒有。

後來,聖唐王庭,想到了招降之策,派宦官到蘄州見王仙芝,封其官銜,而後者聽說有光宗耀祖的大官可做,欣然同意了,於是,宰相王鐸堂弟王鐐為王仙芝寫信給蘄州刺史裴偓,表示願意接受招安。

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聖唐王庭之職,而黃巢堅決反對,大罵王仙芝“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

隨後以杖擊傷仙芝頭部,頭破血流,其眾喧嘩不已。

見招安不成,蘄州刺史裴偓逃奔ez,不久兩軍分裂,三千餘人從仙芝,仙芝乃大掠蘄州,黃巢引兵二千北上。

不久之後,王仙芝帶領的起義軍在鄂被聖唐大軍打敗,他本人也被殺死,王仙芝失敗之後,起義軍重新整合,眾軍士推舉黃巢為首領,又稱衝天大將軍,轉戰黃淮流域,又進軍長江下遊一帶。

第(1/3)頁

第(2/3)頁

黃巢軍進攻汴、宋二州,為東南麵行營招討使張自勉所阻,轉攻衛南、葉、陽翟等地,聖唐征調義成兵三千人守衛東都附近的伊闕、武牢等地,豫一時勢壯。

黃巢率軍渡江南下,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攻下饒、信等州,同年十二月,進入閩,轉入粵。

第二年10月,農民起義軍攻克羊城,活捉節度使李迢,起義軍在羊城休整兩個月後,補充了人員和武裝,這時,黃巢以百萬都統的名義發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提出了禁止官員聚斂財產,犯贓者滅族的具體政治主張,之後揮師北上。

是年黃巢大軍自桂編木筏,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北向襄陽,聖唐王廷得知黃巢將北上,遣宰相王鐸為南麵行營招討都統,屯兵江陵,又任命李係為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兵十萬屯駐潭州,“以塞嶺北之路,拒黃巢”。

此時農民軍連下永州和衡州,抵潭州城下,李係驚恐,緊閉城門,黃巢揮兵力戰,一日而下潭州,聖唐大軍十萬人血染湘江,讓乘勝追擊,以五十萬軍進逼江陵,王鐸奔襄陽,黃巢兵不血刃占據江陵,北趨襄陽。

之後,起義渡過淮河,向官軍將領發出檄文:“我們攻擊京都,隻向皇帝問罪,與各位無關。各位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觸犯我們!”

各地將領接到檄文,均想保存實力,不願為朝廷賣力。

於是,黃巢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逼近潼關,並且黃巢親自到陣前督戰,大敗聖唐軍,在起義軍攻下潼關之後,僖宗驚慌失措,頭也不回,一路逃到了川地,而來不及逃走的聖唐官員,出城投降。

之後黃巢軍進入京都,守京大將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群眾達百萬軍,入城後,軍紀嚴明,閭裡晏然,曉諭市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向貧民散發財物,百姓列席歡迎。

一月,即位於含元殿,建立了大齊政權,年號金統,原朝官員,四品以下留用,餘者罷之。

不久,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聖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唐室官員惶惶不可終日,史書言: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儘公卿骨,又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

而聖唐大軍一直未對新朝停止進攻,曾經一度攻入京都,黃巢軍露宿霸上,調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

這一次黃巢恨城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而黃巢未派大軍追擊唐軍,讓唐軍有喘息機會。

逃往川地的僖宗反攻,九月,齊軍將領朱溫在同州與王重榮交戰中,投降唐軍,被聖唐廷任命,並賜名全忠。

而聖唐將軍李克用部一萬餘人南下,齊軍大將趙璋戰死,華州、蘭田相繼失守。

黃巢不敵,撤出長安,逃入商山,沿途拋棄黃金珠寶,聖唐大軍爭寶竟不急追,後以齊將孟楷為先鋒,攻逼蔡州,聖唐軍守將秦宗權戰敗投降,之後圍攻陳州,遭遇聖唐軍將領趙犨頑強抵抗,大小數百戰,始終未能攻拔其城,齊將孟楷挺進豫州的途中,中俘犧牲。

黃巢聞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隊屯於溵水,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聖唐大軍在陳州附近的西華大敗黃思鄴,齊軍退軍故陽裡,陳州之圍遂解。

之後黃巢引兵向汴州行進,尚讓以五千精銳直逼大梁,聖唐將軍李克用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齊軍於太康、汴河、王滿渡。

黃巢隻好轉戰魯地,同年三月,朱溫大敗黃巢於王滿渡,黃巢的手下李讜、葛從周、楊能、霍存、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等投降朱溫;而黃巢殘部向東北逃亡,又遇李克用於封丘,時遭大雨,黃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兗州,李克用軍晝夜馳,糧儘不能得巢,乃還。

隨後聖唐將軍時溥派李師悅率兵萬人,與降將尚讓緊追其後,黃巢入泰山,聖唐將軍時溥大將張友與尚讓率之眾掩捕黃巢。

黃巢攻打陳州失敗之後,一路被聖唐軍緊追,最後退到泰山狼虎穀,見大勢已去,他對外孫林言道:“我本想為國討伐奸賊,革新朝政,但功成而不退,以致失敗。現在,我的腦袋不能便宜了彆人,你拿去獻給天子吧,還能圖個富貴!”

林言不忍下手,黃巢毅然自刎,於是林言割了黃巢的首級,然後將黃巢的兄弟,妻子等人都殺了,準備去投降聖唐大軍,但路上遇到一隊野蠻的聖唐軍隊,他們將林言殺了,砍下其首級送給了聖唐軍將領時溥。

第(2/3)頁

第(3/3)頁

由黃巢以及王仙芝所領導的起義軍雖然被撲滅,但它攪動了聖唐的半壁江山,導致聖唐末期國力大衰。

而叛變聖唐農民起義軍的朱溫,被聖唐王廷賜名全忠,用以為將,朱溫鎮壓義軍,重兵在握,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聖唐末期最大的割據勢力。

朱溫追殺黃巢殘部,立了許多功勞,僖宗很高興,對他多有嘉獎,但不久之後,年輕的僖宗莫名其妙就死了,僖宗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逃亡,不過卻死在長安,當時他剛剛回到長安不久,在武德殿駕崩。

僖宗一死,朱溫失了後台,開始被人欺負。

僖宗死的時候太年輕,僅有二子,還全部早夭,他駕崩後,宦官們擁立了他的弟弟為昭宗,僖宗當初寵幸宦官田令孜,但田令孜此時早已被殺,掌權的宦官是楊複恭、劉季述等人,但是他們不識時務,都以為天下還可以像當年那樣,由宦官挾天子以令天下,殊不知時代早已經變了。

昭宗和僖宗全然不同,他一點都不喜歡宦官,一直想除掉這些人,但是他手上沒有兵權,昭宗很有心機,故意挑唆楊複恭與乾兒子楊守立反目,最後將他們二人都除掉了。

昭宗還想平定藩鎮,他組建新軍,又充分利用各藩鎮之間的矛盾,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此時李唐王朝氣數已儘,他怎麼努力都是白搭,後來禁軍被藩鎮擊潰,唐朝的嫡係部隊蕩然無存,至此唐朝再也無力中興了。

晚唐的皇帝中,並不都是昏庸之輩,昭宗和文宗、武宗、宣宗一樣,都是有勇有謀有政治智慧的人,但是昭宗接手的攤子,實在是爛得掉底,就算太宗複生也填不了這麼大的坑,不過昭宗也算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做了他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駐地離長安很近,而昭宗想利用朱溫的力量對抗他,於是朱溫和李茂貞狠狠對掐一場,起初李茂貞與宦官聯手,挾持了昭宗,但是朱溫很能打,圍困鳳翔一年多。

而李茂貞實在是打不過朱溫,隻好殺了宦官,將昭宗送出去,朱溫這才撤軍。

朱溫帶著昭宗返回長安,路上兩人長談了一番。

朱溫問昭宗,為何天下落到這番地步?陛下並不糊塗,卻為何無力治國?

昭宗不敢說藩鎮的事,隻好說宦官專權,掣肘為禍。

朱溫說,此事很容易解決,於是,返回長安當天,將京城所有宦官全部抓起來關到內侍省,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朱溫對昭宗說:“現在再也不會有宦官專權的事情發生了。”

昭宗沉默不語。

昭宗封朱溫為三軍副總司令,又封他為梁王,並賜了許多榮譽稱號,還經常寫詩送他,想以此籠絡他的心,但是朱溫根本不吃這一套,依然將其軟禁,並且朱溫對昭宗逼迫的越來越狠。

昭宗心知大勢已去,大唐朝馬上就要壽終正寢了,但是,他毫無辦法。

正月,昭宗車駕過華州之時,百姓在路邊呼萬歲,昭宗趕緊叫人停車,親自去對百姓們說:“彆叫我萬歲,我早就不是天下之主了!我現在四處漂泊,將來不知道會死在哪裡呢?”

八月十一日夜,朱溫的手下忽然闖宮,昭宗當時心知不妙,從床上爬起,穿睡衣躲在柱子後麵,但被搜出殺死。

昭宗死後,朱溫立昭宗兒子為帝,即哀帝,不久之後,星曆9070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哀帝的帝位,代聖唐稱帝,建國號金,改年號為開平。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