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旼炡啊,一會你要是餓了,自己點外賣啊。”
明言說著,還掏出了幾張紙幣壓在客廳的桌子上。
他考慮到金旼炡點外賣需要零錢,所以留下的錢有零有整,大概十萬韓元,約合軟妹幣五百塊左右。
“小舅舅,我這裡有錢。”金旼炡沒有拿錢,她來首爾的時候,媽媽給零花錢了。
“你的錢留著買點喜歡的東西,當練習生以後,交朋友都需要用錢的。”
明言雖然沒當過練習生,可是對於韓國的一些社會文化還是有所了解的,他還真有點怕金旼炡麵團似的性子去了以後挨欺負。
小家夥好奇地眨巴了幾下眼睛:“小舅舅,你要出門嗎?”
她現在叫小舅舅越來越順嘴了。
“嗯,出去一趟,你在家乖乖的啊。”明言不放心地囑咐道:“要是有陌生人敲門,千萬不要開,知道嗎?”
“小舅舅,我知道。”
金旼炡有些害羞,她覺得自己好像被當成了小孩子。
雖然……麵前的人確實是她的舅舅,可是兩個人的年紀才差了七歲左右。
十五歲和二十二歲,說是兄妹倆都沒有任何問題。
“那就好,我儘快回來,錢不夠就給我打電話。”明言從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從來沒有體會過多少牽掛的感覺。
現在有了金旼炡這個小家夥,還真惦記得緊。
“小舅舅。”
“嗯?”
“我還沒有你電話呢。”
明言一拍腦門,自己把這一碼給忘了:“旼炡,你先把電話號碼給我,我給你打過去。”
金旼炡的手機還真不錯,三星的最新型號,估計是老姐出門前給孩子新買的。
“小舅舅,我的電話號碼是……”小家夥瞥了一眼明言的手機。
小舅舅用的手機是蘋果6 s。
“看什麼,喜歡蘋果?”
明言感受到了自家外甥女的目光,笑著問道。
他第一次當人家長輩,正處於一身牛勁沒處使的地步,巴不得金旼炡能讓自己買點什麼呢。
金旼炡感覺自己的手機震動了一下:“不是,小舅舅,你和智秀歐尼的手機殼好像是一樣的。”
“啊,你說這個……”明言把手機翻過來看一下,隨後笑著說道:“這是友情的象征,輕易不能換。”
手機殼是林娜璉第一次結算之後非要買的。
明言、她自己、金智秀,三人組一人一個,不收還不行。
當然,明言和金智秀半點都不客氣,有人送就收唄,大家是從小一起長到大的死黨,了不起喊幾句“林老板大氣”就能把林娜璉哄得樂樂嗬嗬。
“是智秀歐尼送你的嗎?”
“不是,另一個。”
金旼炡非常佩服自己的小舅舅。
她才來首爾幾天,光是美女藝人都見到兩個了,金智秀和鄭秀晶各有特色,沒想到在看不見的地方還有。
難道……自己的小舅舅是個玩家?
明言並不知道金旼炡的小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什麼,不然非要好好教育一下這個小家夥不可。
他開車開到了位於江南區的公司hwada ictures。
在韓國眾多演藝公司當中,這個名字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主要原因就是全公司的藝人隻有明言一個,主業是電視內容製作,藝人經紀隻是附帶。
或者說,是專門為明言開展的業務。
“老師,我隔老遠都聞到咖啡的香氣了。”
明言來到一間掛著金恩淑銘牌的辦公室,敲了一下門就推開進去了。
“我一聽到腳步聲就知道是你小子,整個公司隻有你不管不顧的。”金恩淑揉了揉眉心,無奈地說道。
明言笑道:“誰讓我有個好老師呢。”
hwadaon工作室的子公司,社長正是著名編劇金恩淑,這種體製也是希望產出更多優質內容。
韓國本身編劇的地位就比較高,想拉攏這些著名編劇不是那麼容易的,起碼要把自由度給足了。
換句話說,這家公司就是金恩淑的一言堂。
“我呀,當初在那麼多人中,怎麼就挑中了你這個皮猴子呢。”
金恩淑哭笑不得。
明言的演技可以說是她一手帶出來的,拍《繼承者們》的時候,這小子的膽子就特彆大,一個新人就敢直接找到著名編劇麵前提出自己的見解,並且成功引起了金恩淑的興趣。
再加上選拔的緣分,一部劇拍完,師徒名分就定下來了。
這可不是口頭上叫叫那麼簡單,那是有真感情的。
“可能是因為我長得帥吧。”明言不是驕傲,隻不過那會還是個學生的自己能被選中確實是靠這張臉,金恩淑對於《繼承者們》演員的顏值要求可是很高的。
金恩淑笑著搖了搖頭。
她知道,明言隻有在自己麵前才會擺出這幅模樣,平時在劇組或者拍攝的時候從來都很老成。
這樣的孩子才招人稀罕呢,清楚什麼時候辦什麼事。
明言毫不見外地起身自己倒了一杯咖啡,隨後就坐下來靜靜等著金恩淑開口。
金恩淑詢問道:“八道拌麵的廣告商去見了麼?”
“我和元龍哥一起去見了,問題不大。”
明言拍完《太陽的後裔》之後,在韓國九五後甚至九零後男演員中已經屬於比較有號召力的了,有不少代言都找了過來。
不過,從《繼承者們》到《沒關係,是愛情啊》,他都處於積累口碑的階段,一直到《太陽的後裔》才算是開始爆發。
“談下來幾個了?”
“三個。”
《太陽的後裔》屬於二零一六年上半年現象級的大爆劇,明言作為男二號理所當然地吃了不少紅利。
舉個具體的例子,明言的代言費都已經漲到五六億韓元了。
作為參考,宋仲基和孔劉目前的代言費大概十億韓元左右。
“嗯,你現在終於有點大勢演員的意思了。”金恩淑抿了一口咖啡:“說說吧,今天過來找我有什麼事?”
作為老師,沒有什麼比看見學生取得好成績更欣慰的事情了。
“老師,我外甥女前幾天不是來了麼?”
“對啊。”
“我想讓她上翰林藝術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