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人在香江,締造全球商業帝國 > 第531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

第531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1 / 1)

推荐阅读:

4月4號,花旗銀行那邊,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

他們再次與一家投資公司順利結束談判,拿下對方166的豐田汽車股分。

至此,林浩然掌控的豐田汽車股份,已經超過10,達到1011。

同時,按照豐田汽車所披露的股東信息,這個股份比例,已經正式成為豐田汽車公司的第三大股東,距離第二大股東,僅剩038的比例。

而花旗銀行,也完成了他們的最低收購比例。

由於花旗銀行都是秘密與這些基金公司或者投資公司進行談判,即便已經有人知道花旗銀行如今在增持豐田汽車股份,也不清楚他已經持有多少股份了。

再加上花旗銀行以往的投資慣例,所以即便如今增持的股份已經超過10,也沒人知道。

而且,花旗銀行沒有進入豐田汽車董事會,所以根本無須對外公布自己的持股信息。

正常情況下,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為了爭取最大利益化,股東都會主動披露。

可是,如今林浩然才是這背後真正的持股者,而他也沒打算公布,因此自然也沒有人知道,豐田汽車的股份變動,居然如此之大。

時間,很快來到了競拍的那一天。

林浩然下午到達置地大廈,便坐在公司,一直等待霍健寧的消息。

涉及到一千多億日元的交易,以及涉及到置地集團在日本未來重要布局,因此,哪怕林浩然再不管事,也對此事非常重視。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直到下午快五點鐘,霍健寧終於匆匆忙忙地趕回來。

此刻,霍健寧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不用霍健寧開口,林浩然便已經猜測到,一定是有好消息了。

不出意外,長和不動產公司,被他們拿下了。

果然,霍健寧一踏入林浩然的辦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向林浩然彙報:“老板,競拍過程比我們預想的要順利許多。儘管有7家公司參與競標,但他們最終給出的價格並不高昂。

這些參加競拍的財團或者公司似乎都抱著撿便宜的心態,而真正有意收購長和不動產公司的企業,竟無一家。

因此,我們的成交價最終鎖定在1298億日元,之後再無其他企業與我們競價,這個價格,比市場價低了大約13個百分點!

從今天起,日本本土的房地產企業長和不動產公司,將正式並入置地集團,且僅是資產方麵的合並,其負債與我們無關!”

此刻,霍健寧的語氣,顯得十分激動。

拿下長和不動產公司的資產,置地集團便不再是那家在日本隻有四塊地皮的房產企業了,而是一家擁有多個在建地產項目的日本房地產大企業。

更為關鍵的是,長和不動產公司的大部分員工也將成為置地集團的一員。

除了少數員工選擇跳槽外,大部分員工目前正等待政府的妥善安置。

當前房地產行業不甚景氣,而長和不動產公司擁有數千名員工,涵蓋繼承建築工人以及土建工程師、機構工程師、水電工程師、綠化工程師等等多個崗位的員工,人力構造非常完善。

許多人即便離職,也難以迅速找到滿意的新工作。

這無疑為置地集團帶來了便利,對置地集團而言,這是一份寶貴的人力資源,將對其發展大有裨益。

畢竟,在日本,置地集團的地產業務尚缺乏深厚的基礎。

若要尋求發展,人力資源無疑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重新全麵招聘不僅費時費力,難度也相當大。

而今,直接繼承了大型地產企業長和不動產的大部分人力資源,無疑為置地集團日本分公司節省了大量精力。

長和不動產公司的員工結構相當完備,這意味著置地集團在收購這家公司後,可以無縫銜接地繼續其運營。

“做得好,果然沒讓我失望!”林浩然聽了之後,也非常開心。

這一千多億日元的地產項目,等經濟泡沫來臨,不敢想象能夠給他帶來多少倍的回報率。

當天傍晚,離開置地大廈之後,林浩然便回到了家中。

走進五樓的書房,林浩然從一個保險櫃裡,拿出了一個小本子。

這個小本子裡麵,有他對置地集團接下來十年的規劃!

也是他在請教了一些專業金融人士之後,逐漸完善的計劃。

林浩然並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這是他的秘密,哪怕是山田惠子,都不清楚此事。

而霍健寧,也隻知道他初步階段的計劃,至於後續的計劃,等到了時機,林浩然會繼續跟他說。

畢竟作為置地集團日本分公司的掌門人,霍健寧不可能什麼都不給他知道,置地集團還得靠他去發展呢。

剛開始,霍健寧提出過反對。

這樣的計劃,風險太大了,作為一名會計出身的霍健寧,很清楚如果置地集團日本分公司這麼去發展,萬一遇到資金鏈斷裂,會發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不過,最終林浩然還是說服了霍健寧,而霍健寧也選擇了相信這位對他而言屬於恩人的老板。

這個布局,簡單而言,一共分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蓄勢布局。

第二階段:泡沫狂歡。

第三階段:勝利大逃亡!

他要學習前世李加誠、某皮帶等大佬的辦法,學習他們好的點子,棄掉不好的地方。

在地產平淡期甚至是危機期的時候,地皮、樓盤緊緊地拿在手中。

等房價大漲之後,再將這些資產逐一拋出,從而實現資本的巨大增值。

耐心與遠見是地產投資中的關鍵,既然知道日本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經濟泡沫,房地產會野蠻暴漲,他自然不會現在就建好樓拋售了。

因此,在經濟泡沫之前,林浩然都沒有打算拋售房產,而是以租待售!

當然了,這也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這期間隻有投入,資金回籠速度過慢,僅僅依靠收租,想要大賺是不可能的。

放到其它公司,根本不敢這麼做,畢竟擁有的資金流再強,也不敢肯定什麼時候會房價大漲。

可林浩然不一樣,他非常清楚,日本的經濟泡沫期是從1985年開始,到1989年達到頂峰,到90年代初期,這個泡沫開始破裂。

而如今,已經是1981年了,距離經濟泡沫的開端不過剩下四年時間罷了,許多地產項目,興建都需要三四年時間。

所以,這個時間對林浩然而言,並不算長。

他隻需要耐心地繼續擴大公司在日本的地產規模。

當然了,僅僅依靠自己的資金,顯然肯定是很難發展得更快的,為此,他已經製定了一個周祥的計劃。

1981年到1985年,處於蓄勢布局階段!

在這期間,大量囤積地皮!

如今,東京的商業地價平均隻有50萬日元每平方米而已,可到了1990年的時候,這個峰值會達到恐怖的3650萬日元平方,所以,在泡沫來臨前,他需要囤積大量的地皮,至於開發?慢慢來!

而資金這塊,如果僅僅依靠他的資金去投資,顯然太慢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銀行合作,通過土地轉貸的模式,以土地為抵押向銀行借款,然後購買新土地,再抵押的循環,實現資產規模3年內擴大比他自身投資58倍的規模。

比如,原本他在日本地產業可能隻投資了一萬億日元,可經過這樣的操作之後,他的資金可能會達到五萬億日元甚至更多的規模。

這一切,需要與日本有關政商界進行合作,政界,比如讚助自民黨的建設族議員,提前獲知《首都改造計劃》《綜合保養地域整備法》等政策動向。

這樣,他便能夠清楚東京的城市發展走向,從而買入最適合的地皮,獲取最高的利益。

而商界,自然是與銀行打好關係,比如花旗銀行,除此之外,他還需要與本土的住友信托、日本興業銀行等建立主銀行關係,爭取土地評估價上浮20甚至更多的特色授信。

這樣一來,他的資金問題,便不再是問題了。

想要快速擴張,僅僅依靠自己的資金,肯定是不可能的。

得學習佳寧集團、某大集團等的方式。

簡單地說,就是不擇手段地擴張!

當然了,他與佳寧集團這種不一樣,他不擔心自己會資金鏈斷裂,香江那邊的資產,是他最大的底氣。

隻要熬到泡沫期,這一切便都不是事兒了。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1985年到1989年,屬於泡沫期的狂歡!

這個階段,他要利用資本來運作,讓日本分公司這邊,吸納更多的資金,同時,開始利用日本的資金逐漸進行跨國資本套利,比如收購美國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等!

第三個階段,勝利大逃亡!

最終,在泡沫結束之前,開始進行資產出清,比如將手中的地產資產逐步轉讓,換取大量的資金,從而實現套現。

有些難以出手的產業,就利用其它辦法,比如攜帶資產注資孫正義的軟銀集團。

最終,通過一係列的布局,林浩然打算在日本起碼要賺幾十倍的回報率。

至於最終能夠從日本套現多少並且順利逃離,他如今自然也算不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