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裡揚對裡奧的態度,每個月都在改變。
在抵達河灣之前,他隻把裡奧當做一個小蠻子,當做自己排頭兵。
冷血一點的說,即便是消耗掉了也無所謂。
久經戰場的人,心態和常人根本不同。
人命在烏裡揚的眼裡並不重要,哪怕對方是自己非常看中的後輩。
死了就死了,隻要死的有價值。
回到村子後,被他看重並認真調教的年輕後輩,不隻有裡奧和維奇,隻不過這兩年裡都死的差不多了。
這些人的死亡,給剩下的村民帶來了活命的機會。
以之前的惡劣情況來說,死一個族人,就能救九十九個族人,怎麼看都是劃算的。
不僅是烏裡揚,就算是死者的家屬,也都覺得很值。
但到了河灣後,裡奧在一次重傷瀕死之後明顯開竅了,終於懂得用腦子做事,而不是用腦門做事。
這時候烏裡揚開始改變之前不管不顧、放任自流的態度,開始對裡奧指手畫腳,動輒打罵。
這是因為他有了更多的心思,不再將裡奧當做一個戰鬥消耗品。
他開始指望裡奧能夠學會一點軍事常識,成為一個合格的民兵團長,給自己和族人提供更大的幫助。
等到裡奧幾番戰鬥大勝而歸,每次重大決策,也都提出了不錯的建議,烏裡揚才將他當做繼承人看待。
這個時候,他說話做事,都開始和裡奧討論溝通,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習慣將裡奧的話不當一回事。
到了現在,他已經可以放心讓裡奧去獨當一麵了。
這個心態變化的過程,看起來很複雜很漫長,其實不過是半年而已。
半年時間,狗頭人都成熟不了這麼快!
其餘的村民,也是同樣的心態,最開始裡奧想乾什麼,被指揮調動的民兵和村民,都會先等烏裡揚點頭,一些人還會產生質疑。
現在,裡奧一聲號召,村民們根本什麼都不問,拎著吃飯的家夥就跟上去了。
有一百士兵和五百人勞工在手裡,裡奧有了做事的底氣。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賑災光靠救濟是沒用的,不如以工代賑。
但是在古代,以工代賑的次數遠不如直接開倉放糧。
不是古代的官老爺笨,是沒這個條件。
以工代賑隻能在小範圍的饑荒中運用,比如這個省鬨饑荒,但隔壁省有糧食,短時間內有底氣補充大量的外來糧食。
不然工程一動,食物消耗翻幾倍,本來就是饑荒時期,以工代賑不僅勞民傷財,反而還加劇了災情。
除此以外,還要有強大的組織力,執政者上能夠管得住小吏的手,下也能管得住工地的流民。
不然分十個官吏賑災,九個隻想著怎麼撈一筆。
不貪汙是不可能的,哪怕被流民造反,被上官砍頭,也要貪!
十八年後,還是一個好貪官!
十個工頭,九個怎麼想著拉幫結夥,聚嘯山林。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如直接造反等招安。
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以工代賑的記錄,往往出現在王朝的初中鼎盛期,而在王朝末年卻是清一色的開倉放糧。
伊森波爾的領主們不想吃一波流民紅利嗎,不想趁機發展領地,擴張地盤嗎?
他們不是不想,是沒這個執行力。
經營能力差一點的領主,自己的領民都管不好。
開一個流民工地,彆說指揮他們乾活,就連開飯排隊的秩序都管不好。
上麵的貴族想不到要去管,下麵的監工根本不想管。
流民乾了活卻吃不到飯,還要挨監工的鞭子。
除了足夠野蠻強壯的慣犯,剩下的要麼聚成團夥,提高自己的吃飯優先級。
要麼就隻能在乾活的時候儘量偷懶,保存體力,吃點殘羹剩飯,或者乾脆餓著肚皮跑路。
當按勞分配變成按強分配時,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索洛維騎士領修建溫泉山莊,隻招募了五百流民,就已經到了極限。
這還隻是人口問題,想要把他們轉化成合格的勞動力,幾乎傾儘了河灣和佩圖霍夫另外三塊騎士領的基層管理,也就是那些成熟工匠和手裡信任的部下。
沒有這些基層組織,流民就是一團亂,還沒狗頭人好用。
這不是隨便哪個小領主都有底蘊做到的。
裡奧對誰都儘量心懷善意,但也深知人性之惡,要他單槍匹馬帶著糧食去賑災,那就是去送死。
但是一百名全副武裝的河灣老兵,五百個調教完畢的流民勞工,哪怕在五倍數量流民的麵前,也有自保之力,不會自亂陣腳。
流民不是正規軍,而且男女老少都有,還餓得走不動道。
再被人怎麼慫恿、逼迫,真打起仗來,兩波箭雨過去,八成人都要轉身潰逃。
裡奧帶著軍隊和勞工團,點足物資,順著河灣往西部哨塔出發。
這三十裡大路,雖然還是泥巴路,但是在日複一日的踩踏和修繕下,已經能夠讓來往的車隊順暢的出入。
在距離西部哨塔兩裡不到的地方,有一條不到十米寬的小河,從西部密林彙入安澤諾河。
小河的旁邊有一塊空地,僅僅生長著一些幾百年份的大橡樹。
因為橡樹過於巨大,以至於空地上幾乎連草都不長。
裡奧帶人在此駐紮,將勞工團分成五隊,分彆由五個工頭帶領,給他們分配任務。
一隊負責砍伐樹木、一隊采集石料、一隊負責修建營地、一隊負責運輸材料。
還有一隊,則負責去西部哨塔招募流民。
救人的第一步,是開廠!
他要在這裡開一座木薯粉加工廠,搞流水線生產,將流民變成自己的打工仔。
木薯粉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超過一半的工序都不是重體力活,就連老弱也能參加。
所以裡奧對招募流民的招募,一反之前河灣隻要青壯的政策。
有家庭的反而優先!
有家庭的流民,心有羈絆,反而更加溫馴,更好管理。
全家人一起進廠打工,還包吃包住,再發點工資和福利,簡直不要太美。
魔幻中世紀的流民,竟喜提二十一世紀的打工人生活。
隻要源源不斷的鹿角木薯送進去,就有源源不斷的木薯粉送出來。
他們的食物就能自給自足。
至於銷售問題,當前階段根本不急。
河灣領的糧食還沒做到自給自足,賣不掉的就自己消化。
現階段根本不怕糧食庫存多,這反而能夠讓更多的人力安心投入墾荒和其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