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斬敵百人,斬敵主將斬敵軍戰旗!
這等戰果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至少在這戰事開啟,乃至大明對外開啟多場大戰下都無人能夠做到。
如此悍將,張武兩人又怎會不敬。
“兩位客氣了。”
朱應笑了笑,抱拳回道。
張武。
樊慶。
後者之名不大,但是前者卻是在未來的大明有著很大的名聲,因為他是朱棣靖難後的功臣,甚至被追封了國公的。
可見他的勇力與統兵之力。
但如今朱元璋都還活著,靖難還有很多年,這張武自然也還在這大寧府擔任副千戶。
而且還是居於朱應麾下。
對於朱應而言,看著這等曆史名將都在自己麾下,他也是對未來充滿了期許,未來可期。
知曉曆史。
知曉未來。
權勢!
並不難。
“這一戰下來,第一騎兵營也是折損不少,想要補充兵力還需在大戰結束後。”
“騎兵營具體情況,由兩位副千戶為你介紹一番。”
“你剛剛擔任千戶之職,我給你三日時間熟悉,三日之後立刻動兵,繼續進攻建州韃子。”陳亨對著朱應說道。
“標下領命。”
朱應當即躬身領命。
“有什麼事直接來找我。”
陳亨笑著點了點頭,帶著親衛離開了此間。
在他離開後。
“兩位兄弟,如今第一騎兵營還有多少將士?”朱應直接問道。
“回千戶。”
“尚存六百八十九人。”
“此番與韃子交戰,我第一騎兵千戶營擔任先鋒主攻擊,故而傷亡有些大。”張武立刻回道。
“恩。”
朱應點了點頭,表情也是略微沉重。
雖說自張武口中稟告隻是數字。
但朱應也是經曆了昨日的大戰的,死亡籠罩了整個戰場,朱應也親眼看到了袍澤兄弟的死去,極為的血腥殘酷。
可是。
這也是必然。
戰爭本就是如此。
說到底。
朱應也是幸虧在剿匪時適應了殺敵,否則昨日在戰場上也根本不會那般勇猛。
“啟稟千戶。”
“第一騎兵營眾兄弟都在等候千戶訓話。”樊慶恭敬道。
“好。”
朱應看向了另一邊,所有聚集起來的千戶營將士,當即點頭。
隨後大步走了過去。
“拜見千戶大人。”
當朱應走到了陣前,第一千戶營近七百將士全部一拜,聲音震耳欲聾。
大明將士的威勢儘展。
這時代的大明將士是當之無愧的精銳,更何況還是邊軍。
感受到這聲音裡的威勢。
朱應點了點頭,當即道:“諸位免禮。”
“謝千戶大人。”
所有將士齊聲道,每一個都是帶著好奇,還有敬畏之色的看著朱應。
“諸位將士。”
“你們當中有些人不識我,有些人應該聽過我的名字。”
“但無關緊要。”
“從今日起。”
“我朱應將會是與眾兄弟並肩作戰的袍澤兄弟。”
“上了戰場,血勇為先。”
“我朱應在此向眾兄弟承諾,朱應永遠都會衝殺在所有兄弟前麵。”
“將不偷生,士不畏死,此為百勝之軍。”
“我朱應要做的就是這種不偷生之將。”
“倘若朱應怯戰而逃,貪生怕死,騎兵營任何兄弟都提刀斬下朱應首級。”朱應沒有廢話什麼,當即大聲說道。
在這軍隊之中可沒有什麼畫餅不畫餅,而且就算是畫餅也是軍功殺敵而晉升,這是當今皇上定下的。
在軍中,唯血勇為先,勇猛善戰得敬。
聽到朱應的話。
一旁張武與樊慶的表情也都變得驚訝。
顯然沒有想到會說出這些話來。
但彙聚的騎兵營將士看著朱應的目光卻是變了。
“誓死追隨朱千戶。”
“誓死追隨……”
所有將士都紛紛高呼道。
顯然。
他們也被朱應的氣概所折服。
……
大明都城,應天!
奉天殿。
百官齊聚。
朱元璋身著龍袍,威嚴端坐在了龍椅上。
在龍椅之下的階梯上,太子朱標身著儲君冕袍,帶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同樣威壓朝堂。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齊聲高呼,山呼聲響徹整個大殿,似傳遍整個皇宮。
大明之官員氣,在此展現。
“平身。”
朱元璋一抬手。
“謝吾皇。”
滿朝文武高呼回應,繼而紛紛站起來,以文武分列在了兩旁。
“有本奏,無本退朝。”
侍奉在朱元璋身邊的太監總管大聲嘶喊道。
“啟奏皇上。”
“臣有本啟奏。”
居於文臣一列的宜人文臣站了出來,大聲道。
“準奏。”
朱元璋一擺手。
“奉皇上旨意,調集糧草輜重。”
“今戶部已自國庫,自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等八個府域調集。”
“由戶部詔令,各府域調集,今糧草輜重已經分批運送至大寧府,北平府。”
“半個月內,糧草輜重都將至,至少足夠我大明二十萬將士五個月之用,後續糧草調撥仍在持續征召。”
作為戶部尚書的趙勉站出來,恭敬啟奏道。
“不錯。”
“趙卿辛苦了。”
朱元璋冷漠的臉上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為了大明,為了皇上,此乃戶部職責所在。”趙勉當即回道。
“調兵如何了?”
朱元璋又看向了兵部尚書唐鐸。
“回皇上。”
“宋國公還有諸位將軍已經啟程前往大寧府。”
“兵力也自各府域調集,總計兵力二十萬,開赴大寧府。”
“據兵部掌握情況,一個月內,大軍必至大寧,開始對元庭進攻。”唐鐸唐當即啟奏道。
“籌劃了這麼久,終於到了這一日了。”
“傳咱的旨意。”
“讓馮勝提著納哈出的人頭來見咱。”
“將遼東之地徹底奪回。”朱元璋眼中閃過厲色的道。
“臣領旨。”
唐鐸當即應道,隨後退回了自己的朝列。
“標兒。”
“大寧怎麼樣了?”
朱元璋看向了階梯上的朱標,原本語氣嚴肅,可麵對自己兒子時,語氣無比溫和。
“回父皇。”
“此番剿匪為引,實則是吸引北元目光。”
“相信大寧府已經有所戰果了。”朱標笑著回到。
也正在這時!
“報。”
“大寧府捷報。”
……